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
诸比丘言:“如来世尊!极为希有恭敬父母。”
佛言:“非但今日极为希有恭敬父母,于过去世亦曾希有恭敬父母。”
比丘问言:“过去恭敬,其事云何?”
佛言:“往昔波罗㮈国,有一贫人,唯生一子,然此一子,多有儿息,其家贫穷。时世饥俭,以其父母,生埋地中,养活儿子。邻比问言:“汝父母为何所在?”答言:“我父母年老会当至死,我便埋之。以父母食分,欲养儿子,使得长大。”第二家闻,谓此是理,如此展转,遍波罗㮈国,即以为法。复有一长者,亦生一子,此子闻之,以为非是,即作是念:“当作何方便,却此非法?”遂白父言:“父今可应远行学读,使知经论。”其父便去,少得学读,而便还家。年转老大,子为掘地,作好屋舍,以父着中,与好饮食。作是思惟:“谁当共我,除此非法?”天神现身,而语之言:“我今与汝,以为伴侣。”天神䟽纸,问王四事:“若能解此䟽上事者,为汝拥护,若不解者,却后七日,当破王头令作七分。四种问者:一者、何物是第一财。二者、何物最为乐。三者、何物味中胜。四者、何物寿最长。榜着王门上。”
“国王得已,促问国中:“谁解此者?若有解者,欲求何事,皆满所愿。”长者子取此文书,解其义言:“信为第一财,正法最为乐,实语第一味,智慧命第一。”解此义已,还着王门头。天神见已,心大欢喜,王亦大欢喜。王问长者子言:“谁教汝此语?”答言:“我父教我。”王言:“汝父安在?”长者子言:“愿王施无畏!我父实老,违国法故,藏着地中。愿听臣所说。大王!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时王问言:“汝欲求何等?”答言:“更无所求,唯愿大王去此恶法。”王可其言。宣下国内:“若有不孝于父母者,当重治其罪。”
“欲知尔时长者子,今我身是也。我于尔时,为彼一国,除去恶法,成就孝顺之法,以此因缘自致成佛,是以今日,亦复赞叹孝顺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