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条搜索结果

一乘

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同品曰:「唯此一事实,餘二则非真。」文句四上...

《佛学大辞典》 / 1083字 / 2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性

即法相宗。以立五性各别故。见[法相宗]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不定性

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叁乘之种子皆具,或可為阿罗汉,或可為辟支佛,或可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叁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叁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叁...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切皆成

谓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对於五性各别而言。盖叁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餘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為无餘界迴心之说。故谓一切眾生无不成佛者。今举叁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性成佛

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者,根性不定也。谓若近声闻则习声闻法,若近缘觉则习缘觉法,若近菩萨则习菩萨道。习声闻、缘觉之法者,沉滞小果,不乐度生,不求佛道,故不成佛。习菩萨利生之行者,取证菩提,而得成佛,故名不定性半成佛。 二、无种性不成佛,谓无有正信善根,拨无...

《三藏法数》 / 39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圆觉经五性差别

经中依一切眾生断理事二障之浅深迟速而差别五性:一、凡夫性,凡夫散善之人,未断一毫之惑之人。二、二乘性,声闻缘觉之二乘,但除事障(见思二惑),而未断理障(尘砂无明)之人。叁、菩萨性,渐断二障而证大圆觉之人。四、不定性(是圭峰之说,文说顿渐二性),又曰顿超如来性(...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无种性

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无无漏之善种,毕竟不能出离生死者,又名无性有情。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不成。」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教

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性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证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叁、菩萨性,菩萨,...

《三藏法数》 / 26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性相二宗十异

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性

法相宗所立。一切眾生之机类,分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 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 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叁、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四、不定性,有二种叁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

《佛学大辞典》 / 401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趣寂

二乘人趣向寂灭之涅槃,谓之趣寂。五性中之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也。唯识述记八本曰:「彼趣寂者,心乐趣寂,為此心拘驰流无相,不趣无上正等菩提。」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性

於瓔珞经所说六种性中除第六妙觉性之果性,取因位之种性而為五种性也:一习种性,為十住之位,研习空观,而破见思之惑。二性种性,為十行之位,不住於空,而能教化眾生,分别一切法性。叁道种性,為十迴向之位,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之佛法。四圣种性,十地也,以前之住行向...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种性

五性之一。见[五性]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