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条搜索结果

他化自在天

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為第六天。此天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śavartina,此天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為害正法之王。即四中之天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也。...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3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妄尽还源观六门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

《三藏法数》 / 1077字 / 2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俱生神

与一切人之出生俱生而记人之善恶者。玄奘译之药师本愿经曰:「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青丘之药师经古迹下曰:「传说:本识与身生,故名俱生神。能熏习故,言具书持。表法王故言授...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2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婆伽婆

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一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

《佛学大辞典》 / 793字 / 2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不动如来

东方阿閦如来也。阿閦,译不动,又译无动。大教王经曰:「结破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持衣角,入东方不动如来叁昧。」略出经曰:「由结阿閦佛触地契故,得心不动。」拔济苦难陀罗尼经有不动如来净除业障咒。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叁昧

之一。

《佛学大辞典》 / 5字 / 1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天子之略称,四之一。第六天之王也。其名云波旬,有无量之眷属,常障碍佛道者。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梵云罗,此译云障,能為修道作障碍也。亦名杀者,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即第六天主也。名曰波旬,此云恶爱,即释迦佛出世王名也。诸佛出世,各不同。如迦叶佛时名头...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坛炎天天供

设七处坛场,供养阎王之法会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