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叁种袈裟之一。又名九条袈裟,或单名九条。即僧伽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製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十诵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条,成分别若干长若干短,总说九条。作衣竟日,即应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应...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又作尸陀林,尸多婆那Slta-vana,尸多译曰寒,婆那者林也。弃死尸之处是曰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音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同十八曰:「尸陀林。」有部毘奈耶杂事十四曰:...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禪林之语。葬礼维那不举啟请,直举南无萨怚他,曰平举。以不举啟请故亦不举摩訶梵,盖恐妨诸方人之结缘讽经也。东渐清规送亡式曰:「维那平举楞严咒,不啟请,曰平举。」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法华经见宝塔品,释迦如来之十方分身佛,各将一菩萨,為供养多宝塔,来灵鷲山时。释迦如来以神力,叁变秽土而為净土也。初变娑婆一世界,次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后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為净土。依此谓之叁变土田。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大衣即僧伽梨有叁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上十叁条;中僧伽梨,下十五条,中十七条,上十九条;上僧伽梨,下二十一条,中二十叁条,上二十五条。下僧伽梨二长一短,中僧伽梨叁长一短,上僧伽梨四长一短。」古来所通行者其间上上品之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Sumanā,又作修摩那,苏摩那,须曼那。花名。玄应音义叁曰:「须摩那花或云苏摩那华,其色黄白,亦甚香,不作大树,纔高叁四尺,四垂似盖者也。」慧苑音义下曰:「须摩那花,此云悦意花。其形色俱媚,令见者心悦,故名之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须摩那,亦云苏摩那。玄奘云善称...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1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叁波訶),曰萨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罗,曰毘罗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罗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聚落之名。华严经六十四曰:「聚落名伊沙那。」探玄记十八曰:「依天竺,本名伊舍那,此云旷野,亦名怖求。」慧苑音义下曰:「伊沙那者,此云长直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须弥山周围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论十一曰:「苏迷卢Sumeru居中,次踰健达罗山Yugaṁdhara,伊沙多罗山Īśādhara,竭地洛迦山Khadiraka,苏达梨舍那Sudarśana,頞湿缚羯拏Aśvakarṇa,毘那怛迦山Vinataka,尼民达罗山Nemiṁdhara,(中略)前七金所成。」颂疏十一曰:「踰健达多,此云持...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1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毘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大之义,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毘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捨所苦身,往於西...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Eḍavarṇa,龙名。羊色之义(名义大集,一六七)。伊那,译言树。槃那,译言叶。因於过去曾坏树叶,堕在龙中,故以為名,如Era attra之解,是别一龙也。出於探玄记十八。见[伊罗鉢龙王]条。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為天竺佛陀禪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叁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又曰意成身。由Manomaya译之。初地以上之菩萨身。為眾生济度如意受生而得之身,故名。胜鬘经曰:「大力菩萨意生身。」宝窟中末曰:「意生身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四卷楞伽经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无碍,故名意生。」同经叁说叁...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又作忧承伽摩。鸟名。译曰高行。起世因本经二曰:「优禪伽摩,隋言高行,鸟名也。」异译经本曰:「忧承伽摩,此言高逝。」梵Uccaṁgama。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祇树,梵语也,或云祇陀,或云祇洹,或云祇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為佛建立...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