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9 条搜索结果

他化自在天

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為第六天。此天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śavartina,此天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為害正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3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数》 / 4349字 / 3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提耶山牟尼仙所住之处。与大比丘众俱无量无数声闻大众。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说月藏讫。尔时南方有大香云雨。大香雨。大华云雨。大华雨。无量璎珞云雨。种种璎珞雨。大衣云雨。大衣雨。于佉罗提耶山牟尼仙所住之处。是诸大雨皆悉遍满。大阴云雨而香...

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 7453字 / 3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

五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心,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经云:妙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修习何,得神通道?佛遂为说欲界中之五通焉。 一、足不履地,谓身能飞行,履空如地,是为足不履地。 二、知人心命,谓能知他人之心,行善行,生善处处,是为知人心命。 叁、回眼千...

《三藏数》 / 236字 / 3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九识

识以了别为义,谓能照了分别一切诸故也。 一、眼识,谓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是能见者,名为眼识。 二、耳识,谓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是能听者,名为耳识。 叁、鼻识,谓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

《三藏数》 / 863字 / 3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普供养真言

即「唵。誐誐。叁婆韈日囉斛」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註解二曰:「此明行人,念真言时,运心作观想。此所供之物,用净界嚂字真言,及以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徧。以為清净食,自然周徧界。手印(吉祥手印)者,以右手大拇指与无名指相捻,餘叁指皆舒散,次念变食真言。」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妄尽还源观六门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

《三藏数》 / 1077字 / 2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忍

一、苦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忍,是名苦忍。(四善根者,即四加行,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数》 / 610字 / 2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忍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数》 / 506字 / 1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鍐览唅欠

khaṁ,大日如来之真言有叁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莫,叁曼多,没駄喃,阿鍐览唅欠。」叁种悉地陀罗尼曰:「下品悉地,阿罗波左那。中品悉地,阿尾罗吽欠。上品悉地,阿鍐览唅欠。」佛顶尊胜佛果叁种悉地真言仪轨曰:「阿鍐览唅欠,毘卢遮...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乘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叁乘之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叁。后至华,会叁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

《三藏数》 / 175字 / 1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数》 / 3621字 / 1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门游观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即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数》 / 756字 / 1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数》 / 1270字 / 1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数》 / 446字 / 1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