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9 条搜索结果

吉祥天女

旧称功德天。新称吉祥天。本為婆罗门神。而取入於佛教者。父德叉迦,母鬼子母,毘沙门天之妹。功德成就,与大功德於眾生。或云為毘沙门天之后妃。然无确实轨之说。金光明二曰:「功德天品。」最胜八曰:「大吉祥天女品。」义释四曰:「吉祥天女,旧译云功德天女。」大疏演...

《佛学大辞典》 / 621字 / 1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法数》 / 446字 / 1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伊罗婆那龙象

伊罗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那,烟罗婆那,蔼罗筏拏,爱囉博拏,哀罗筏拏,烟罗槃那,蔼那婆那,伊那鉢那,伊罗鉢那,[口垔]罗鉢多罗,伊罗鉢多罗,医罗鉢咀罗等。伊罗為树名。或梵汉并称,谓為伊罗叶,黳罗叶,瑿罗叶等。因陀罗乘御之象也。普通翻為香叶。见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1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关斋戒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威音

梵名Bhiṣmagarjitasvararāja,法华常不轻品曰:「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如来,劫名离衰,国号大成。是威音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之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眾生,已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后於...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1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像

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佛说作佛形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造塔功德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云:决了声闻法,是诸。是以无垢藏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1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畺良耶舍

Kālayaśa,叁藏名。梁高传叁曰:「畺良耶舍,此云时称,西域人。叁藏兼明,以禪门為专业。宋元嘉初来京洛,太祖文皇帝深加嘆赏,使居钟山道林精舍。沙门宝誌崇其禪法,沙门僧含笔受译药药上,观无量寿寿六十终。」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人

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云:叁贤十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藏法数》 / 100字 / 1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伽蓝神

护卫伽蓝之神。佛说有十八神。释氏要览上曰:「七佛云:有十八神护伽蓝:(一)美音,(二)梵音,(叁)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叁)颂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文殊师利发愿

身口意清净 除灭诸垢秽 一心恭敬礼 十方三世佛 普贤愿力故 悉睹见诸佛 一一如来所 一切刹尘礼 于一微尘中 见一切诸佛 菩萨众围绕 法界尘亦然 以众妙音声 宣扬诸最胜 无量功德海 不可得穷尽 以普贤行力 无上众供具 供养于十方 三世一切佛...

《文殊师利发愿》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1320字 / 1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

二十一、大光明始发道心缘品

有知慧巧便人,以小缘故,能发大心趣向佛道;懈怠懒惰人,虽有大缘,犹不发意趣向佛道。是故行者,应强心立志勇猛善缘,何以知然?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四众诸臣民,前后围绕,供养恭敬。于是众中,多有疑者:“世尊,本以何因缘故?初发无上菩提之心,自致成佛...

《贤愚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1724字 / 1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善心

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是也。

《三藏法数》 / 56字 / 1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说法,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法高

佛说一切法高。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心印

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义。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实义也。犹如宗之所谓叁法印,一实相印。以此佛之心印直印於眾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黄檗传心法要上曰:「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1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无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者,取其无相一法,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一极正觉,任机而通。流转起灭者,必在苦而希乐,此叩之感也;顺通示现者,亦施悲而用慈,即救世之应也。根异教殊,其阶成七。先为波利等说五戒,所谓人天善根一也;...

无量 / 1072字 / 1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 / 8517字 / 1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一雨

一雨者,喻佛所说一乘之法也。盖佛说法华,惟谈圆教一实相理,纯一无杂,即是如来一音宣澍一乘法雨,咸令众生开佛知见。云:一雨所润。是也。

《三藏法数》 / 67字 / 1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叁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叁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叁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藏法数》 / 357字 / 1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施食获五福报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法数》 / 205字 / 1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律、论、咒之不同。者,法也、常也。凡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难

一、值佛难,谓众生因无始惑业,轮回六道之中,四趣不得见佛闻法,固不在言;设得人身,若生在东西北叁洲者,佛不出现于彼,皆不见佛;得生南洲,而或居边地,或着邪见,佛虽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见佛;而况佛不常出,值遇良难。故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此举人之值佛难...

《三藏法数》 / 542字 / 1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十九、大光明始发无上心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迦兰陀竹园。尔时阿难,在林树间,静坐思惟,欻生此念:“如来正觉,诸根具足,功德慧明,殊妙难量。世尊先昔,本何因缘,发此大乘无上之心?修习何事,而得如是胜妙之利?”作是念已,即从禅起,往诣佛所,头面作礼,前白佛言:“如诸世尊,于诸世间人...

《贤愚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550字 / 1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为四谛。四谛有二。一者小乘有作四谛。二者大乘无作四谛。生死果为苦。烦恼为集谛。寂灭是名灭谛。以无二法得道。是名道谛。大乘无作四谛。观苦谛。知集无和合。是集谛。知灭无灭。是灭谛。以无二法得道。是名道谛。

《法门名义集》 / 99字 / 1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九轮

又曰空轮。為安於塔顶九重之金轮也。有九重,故云九轮。在空中故云空轮。皆俗称也。本名相轮、轮相、金剎、金幢、露盘等。轮相之数,依人而有多少。法苑珠林叁十七曰:「十二因缘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叁缘觉、四罗汉、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若轮...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僧伽罗

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為大商主时之名。亡罗剎国而立僧伽罗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宝,為风波飘流至一罗剎女国。罗剎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罗剎女知诱惑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广神

具名广大神。此神有二种:一称鳩那耶神,住於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称遮毘佉罗神,住於大海中,出生种种之吉祥神主与过患神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神者,心真如门也。遮毘佉罗神者,心生灭门也。见释摩訶衍论。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仙豫

又曰仙誉。国名。昔释迦如来為仙豫时。杀诽谤大乘法之五百婆罗门,婆罗门命终后,生於地狱,悔过,发大乘之信,即生於甘露鼓如来世界。涅槃十二曰:「我念往昔於此阎浮提作大国,名曰仙豫,爱念敬重大乘典。(中略)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阎摩罗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般涅槃

常略称為涅槃。有大乘小乘之二。小乘之大般涅槃叁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无懺译称為北本涅槃。分十叁品。二叁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涅...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城隍神

陔餘丛攷叁十五曰:「敬哉冬夜笺记,谓城隍之名见於易,所谓城復於隍也。又引礼记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水则隍也,庸则城也。以為祭城隍之始,固已。然未竟名之為城隍也。按北史慕容儼镇郢城,梁大都督侯填等舟师至城外,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神。儼於是顺人心祷之。须...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宝

长阿含云:增劫中,则有轮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出生。在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高贵德菩萨

具名光明徧照高贵德菩萨。涅槃二十一卷已下高贵德菩萨品之对告眾。佛对之说修行涅槃十种之功德。涅槃疏十九曰:「光明徧照,论外化广。高贵德,辨内行深。」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五官

所说十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轻重者。十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轻重岂由情所愿,低昂自任昔因缘。」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伊罗鉢龙

Erā attra,伊罗鉢龙,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叁法印

一切作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无常有为作法体藉缘兴。迁变非恒。故名无常。无我一切诸法体无性实自在之功。故名无我。别依大乘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涅槃寂灭者。叁毒六垢永离无余。山体恬怕。名为寂灭。若依大乘亦通理灭。此叁法咸言印者。揩定不移故为印。

《法门名义集》 / 109字 / 1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光明真言

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吽。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捨所苦身,往於西...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月叁舟喻

谓澄江一月,叁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向南、北行。向南者,见月随南;向北者,见月随北;停舟者,见月不移。盖譬如来智无不周,体无不在,无依无住,无去无来。皆由众生缘有生熟,故见如来有去住相。法身之体,本无去住也。一月喻佛,叁舟喻世间众生见佛不同,是名一月叁舟喻也...

《三藏法数》 / 118字 / 1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