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条搜索结果

叁种天

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天也。 一、世间天,谓十方世界,一切刹土中,诸大国王,虽处人中,享受天福,是名世间天。 二、生天,即一切众生,修行十善之因,受其果报,或生欲界天,或生色界天,或生无色界天,是名生天。(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

《三藏法数》 / 16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邪正二戒

一、邪戒,谓外道之人,执邪为道,非因计因,自计前世因从鸡中来,便即独立,行于苦行,或计因从狗中来,便即啖食粪秽,行于苦行,是名邪戒。 二、正戒,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三藏法数》 / 138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业道经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為海龙王说一切法,无不由心,应修十善,终明广摄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 《十善业道经》

顺分

顺為顺益之义,分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為顺分。此有叁种:一顺福分,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為涅槃。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竪,悲...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世无障碍智戒

此戒能成就叁世无障碍之智,故名為叁世无障碍智戒。又名叁昧耶戒,自性本源戒,叁平等戒,菩提心戒,无為戒,真法戒。入坛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叁世无障碍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经一曰:「应授彼叁世无障碍智戒。」同疏五曰:「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大...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

十善业道也。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善恶

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瓔珞经以顺理為善,违理為恶。经下曰:「一切眾生识始起一想住於缘,顺第一义諦起名善,背第一义諦起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為善,违名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

《佛学大辞典》 / 1135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六漏

漏,即失也,落也。谓因烦恼惑业,漏落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漏自性,谓六根对于六尘,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诸惑,由惑造业,遂招叁界生死,是则惑自性业为有漏之因,是名漏自性。(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

《三藏法数》 / 387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十恶

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叁邪婬,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誑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麤恶语。七綺语,新云杂秽语。语含婬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十恶為苦报之业因,故名曰十...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不两舌

十善之一。两舌者,向两边说是非而使相斗諍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祇陀饮酒

未曾有经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捨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有何过?答国中豪贤时斋共饮,亦无餘过。佛言若如此终身无过。」止观二曰:「祇陀末利,唯酒唯戒。」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八福生处

谓修五戒十善,兼行布施,福业优劣不等,故感报所生之处,则亦高下不同,故名八福生处。(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也。) 一、人中富贵,人中富贵者,谓天地所生,惟人...

《三藏法数》 / 638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

十善之业行也。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刘虬所立五时教

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為顿教,餘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叁乘差别之教门。叁、佛成道后叁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叁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刘虯所立五时教

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為顿教,餘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叁乘差别之教门。叁、佛成道后叁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叁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戒善

持戒之善根。前生持五戒则今生生於人间,前生持十善戒则今生生於天上。国王為人间已上者,故由前生十善持戒之功也。见[十善]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业道

叁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於叁途,名之為道。」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业道,以其能趣恶处故為道。」业以思之心所為体,十善十恶,共為业(即思游履之所),故名為道。即业之道也。俱舍论十七曰:「业之道故,立业...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戒经

受十一善戒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不恶口

十善之一。不发麤獷之恶言骂辱他人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戒力

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王於人中,有此功力,谓之十善戒力。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八犍度

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餘涅槃,无餘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叁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叁、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叁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叁业之所行,叁业道,乃...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种净业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叁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叁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

《三藏法数》 / 297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善不受报

竺道生尝着善不受报论。其言曰:依五戒十善等善伏恶,以受人天之身报,但是增上缘,故实者是善非是受报,是与菩萨本业经下所谓「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為生灭果,故善果从善因生,恶果从恶因生,名善不受生灭之果。若凡夫圣人一切善皆名无漏,而言受无漏果者。佛化眾生行善背恶故...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不綺语

十善之一。不作污杂之语,巧佞之辩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牛皮

被牛皮而向日,则弥坚,繫龙鬚而入水,则益痛。牛皮龙鬚虽贵,还害身。以譬人天有漏之福,伤法身之慧命也。止观五曰:「设便欲捨叁途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转换,翻更益罪。似鱼入笱口,蛾趣灯中。狂计邪黠,逾速逾远,渴更饮咸。龙鬚缚身,入水转痛。牛皮繫体,向日弥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业道

十善之业行,為生於善处之道,故曰十善业道。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业

一引业,二满业。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例如人趣上自一人下至贱民,同一人趣之果报為总报,其中根有利钝,形有好丑,福有多少等,人人各异,谓之别报,引发其总报之业因,谓之引业,成满其别业之业因,谓之满业。见俱舍论十七。 又一、善业,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而能感善趣之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自性戒

十善戒者,不待佛之制止,自性可受持之戒也,故云自性戒,又云本性戒。大日经疏十七曰:「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二出家。此二眾中復有二种戒:一自性修行,二是制戒。今此十戒是菩萨修行戒也。以此善性故,一切菩萨应行之,即涅槃所谓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粟散

小王之多如散粟也。自轮王以下领一国一州者,皆云粟散王。仁王经上曰:「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小王眾多,犹如粟散。」大部补注十叁曰:「或云取数之眾多,故云粟散,或云如人把粟散置盘中,各得分位。」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慈力王

往昔慈力王行十善,鬼神无食,以人皆持戒,时五夜叉来见王,王以身血施,令饱满,而愿若我当来成佛时,令汝得法食,且先度。慈力王即今释迦牟尼佛,五夜叉即今五俱伦也。见贤愚经二,慈力王血施缘品。梵Maitrabala。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六大

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徧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為大。盖非情為五大所成,而有情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义,虽涉于显密而说之。然显教之义,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灭无常之假法而说之也。仁王经观空品曰:「色受想行识空...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八戒斋八种胜法

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叁)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善知识十德

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毘目仙人举十喻嘆其功德:一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二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叁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四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五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

见[十善戒力]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生天因

可受生於天界之因业也。释氏要览引业报差别经曰:「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相应生色界天。若离色修,远离身口。以定相应,生无色界。」又引正法念经曰:「因持戒不杀不盗不婬,由此叁善得生天。」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罪福

五逆十恶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无量寿经下曰:「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百论疏上之上曰:「罪以摧折為义。造不善业,感彼叁涂,得於苦报,摧折行人,目之為罪。福是富饶為义。起於善业,招人天乐果,故称為福。」俱舍光记十五曰:「罪福二门,非皆...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善法

五戒十善為世间之善法,叁学六度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

见[十善戒力]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福行

叁行之一。五戒十善等感人天福利之行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正法

十善為顺理之正法,故有此名。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有漏善法

有漏之业因有善恶,五戒十善,是善地,五逆十恶,是恶法。有漏之善法,招有漏之乐果,即人天之果报。有漏之恶法,招有漏之苦果,即鬼畜之果报。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有漏因

招叁界果报之业因也。即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善菩萨

是圆教十信位之菩萨也。仁王经上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苦轮海。」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法

佛言成就十法,為住於大乘:一成就正信,二成就行,叁成就性,四乐菩提心,五乐法,六乐观正法,七行正法,八顺於正法,九远离我慢等事,十善通达诸微密之语,而不乐声闻及缘觉等。见大乘十法经。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戒品

戒之品类。五戒,十善戒等。梵网经下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又明戒之篇章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是梵网经中之一篇章。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