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条搜索结果

七流

见思之二惑使眾生漂流而流转,华严孔目章说七流:一、见諦所灭流,初果之人见真諦,而断欲界之见惑。二、修道所灭流,二果叁果之人,修四諦之观,而断欲界之见惑。叁、远离所灭流,第四果之人,修四諦之观,断尽见思之惑而无餘。四、数事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华严经寿量品中如来自说之一段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一切皆空宗

华严宗所立十宗之一。见[十宗]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9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可思议解脱经

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詰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 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叁十叁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為此经所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為...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忧陀那

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舍脂

Śaci,又作舍支,设施。可爱之义,研之义。慧苑慧琳共以為月之别名者,误也。月之梵名為Śaśin。舍脂者,帝释夫人之名。因名帝释曰舍脂鉢低Śaci ati,杂阿含四十曰:「彼释提桓因,名舍脂鉢低。佛告比丘:彼阿修罗女,名曰舍脂,為天帝释第一天后。是故帝释名舍脂鉢低。」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金刚界血脉

谓金刚界法师资相承之血脉也。据日本密家之说,其所传不一準。华严寺海云阿闍梨之所传者,其次第為大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义操,海云。慈恩寺造玄阿闍梨之所传者,其次第為大日,普贤金刚萨埵,曼殊室利,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义操,法全。...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他心通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叁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贤七圣

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见真理,故名。见道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為七圣:一随信行,二随法行,叁信解,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部大乘经

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二大集经,叁大品般若经,四法华经,五涅槃经。法华玄义曰:「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黄卷赤轴

又云黄纸朱轴,谓佛之经典也。案写经典用黄纸,盖準於唐代之黄勅,一為尊之,一為防虫害也。维摩经垂裕记一曰:「唐贞观中,始用黄纸,写勅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詔曰:詔勅施行,既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今后尚书省,颁行天下,并宜用黄纸。」华严演义章曰:「言黄卷赤轴者,...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宗

律,法相,叁论,华严,天台,真言,禪之七宗也。是於八宗中除俱舍成实加禪宗者。元亨释书诸宗志举此七宗。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破地狱偈文

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為二人引至地狱,於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真法界

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復无际,动静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钞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体。」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為一真法界也。其体绝待故曰一,真实故...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月面佛

此佛之寿命,仅一日一夜。华严疏钞十二曰:「如月面佛寿,一日夜故。佛名经第六云:(中略)月面佛寿一日夜,日面佛寿一千八百岁,梵面佛寿二十叁千岁。」弥陀经略记曰:「或有佛短眾生长,如东方月面如来,彼佛寿命,一日一夜。」碧严第叁则曰:「马大师不安,院主问近日尊候如何...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牛头山

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婆稚阿修罗

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於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处被缚,或云五恶,物繫物不得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為帝释所缚。」法华玄赞二曰:「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阿修罗)前军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祖

华严宗禪宗有七祖。日本净土真宗亦有七祖。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密严国

大日如来之净土也。密严经及金刚顶一切瑜祇经说之,為金胎两部法身之依处。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谈之极乐世界,皆為此异名。密严者,以叁密庄严之大曼陀罗道场也。不空译之密严经上曰:「今此世界名曰密严,是中菩萨。悉於欲、色、无色、无想、有情之处,以叁摩地力生智...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教章

叁卷,唐法藏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和本之下卷,题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也。唐本叁卷,俱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宋净源序曰:华严一乘教分记。新罗崔致远所着贤首传中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刊定记

华严刊定记。十六卷。静法寺慧苑释新译之经,见地与贤首异。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尸弃

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法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毘舍浮

Viśvabhū,又作毘舍符,毘湿婆部,鞞恕婆附,毘摄罗,毘恕沙付,毘舍婆,鞞舍,随叶,浮舍。第叁十一劫中第二佛之名。智度论九曰:「鞞恕婆附,秦言一切胜。」慧苑音义上曰:「毘舍浮,正云毘湿婆部。言毘湿婆者,此云徧一切也。部,自在也。言徧一切皆得自在,或翻為一切有也。」...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毫

疏云: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此言华严大经,功德浩博,不可测量,不可称说,而虚空界有尽,一毫之善无穷也。

《三藏法数》 / 66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