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条搜索结果

冬斋

禪林冬至之秉拂,办都寺斋名為冬斋。见象器笺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斋

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毘舍罗

Viśāla,神王名。佛祖统纪十七曰:「染武帝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乃遣郝騫等往西竺求之,(中略)郝騫谢文华等八十餘人,应詔西行求像。至舍卫国,从王乞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午时既就。顶放光明,际霪香雨。騫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0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七尊礼懺文

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毘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摩地礼懺文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二祖传

一卷,清世宗御笔恭绘古德道像十二尊又取其本传提纲摘要作為小传每传又作一讚刻石大内,以备摹搨流布。未既,世宗崩。高宗以所搨祖像十二轴赐武林理安寺。后修寺志,即以此传讚载於首册。然此传讚,未刻书板。民国七年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印光法师捐资刻於扬州藏经院。其十二祖...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唯识论

有二本:一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译:一后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一卷,题曰大乘唯识论。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註释如...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健驮梨

咒名。持之则能腾飞於空中,是由健驮罗国女巫所出之咒,故从女声而云健驮利。俱舍论二十七曰:「有咒术名健驮梨,持此便能腾空自在。」同光记二十七曰:「真諦云:有女天名健驮梨,翻為持地。此咒是健驮梨所说,从能说女天為名,故称健驮梨。」玄应音义二十曰:「健驮梨,持咒女...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僧帐

唐会要曰:「旧制僧尼簿,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留州县。又开元十七年八月十日,勅僧尼宜依十六年旧籍,则僧尼供帐始於此耳。」僧史略曰:「唐文宗太和四年正月,祠部请天下僧尼具名申省,以凭入籍。入籍造帐,自太和始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乾峰

越州乾峰和尚。洞山良价之法嗣。见会元十、传灯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七

外国时有恶雨,若堕江湖河井城池水中,人食此水,令人狂醉七日乃解。时有国王多智善相,恶雨云起王以知之,便盖一井令雨不入。时百官群臣食恶雨水,举朝皆狂脱衣赤裸,泥土涂头而坐王厅上,唯王一人独不狂也,服常所著衣天冠璎珞坐于本床。一切群臣不自知狂,反谓王为大狂,何故所...

《杂譬喻经》 / 345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二河白道

以水火二河,喻眾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心。观经散善义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云云。」智度论十七曰:「河譬如...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弥叉

外论之名。译曰观察。闍提首那所造。广释二十五諦。饰宗记七末曰:「依涅槃经第十九,名闍提首那,彼造弥叉论,此云观察,广辨二十五諦。」涅槃经十九曰:「闍提首那,与佛论二十五諦遂屈伏,剃髮而為弟子。」梵Samiksa。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百十六地狱

根本地狱之八热各有十六游增。共為一百二十八。於此加根本之八热。而為一百十六。见界义。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七

是亦观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於未来之老死一支,作顺逆之二观。谓观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顺观,与观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观之二智也。如是过现之老死亦尔。故世合而有六智。此六智缘理如实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实智。...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昧之力也。梵语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七尊出生义

金刚顶瑜伽十七尊出生义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焰摩天

Yā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徧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十六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欲天

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天,帝释天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天。、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於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切智

佛智之名。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於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七尊心要

金刚顶瑜伽略述十七尊心要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平等王

阎魔王之别称。以其公平司罪福之业也。慧琳音义五曰:「梵音爓魔,义翻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演密钞曰:「炎魔王此云平等王。」五会法事讚本曰:「若得念佛深昧,不怕途平等王。」佛祖统纪曰:「华严感应传,郭神亮為使者追至平等王所,因诵若人欲了知四句偈...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顶堕

菩萨於十信之相似位永断见思二惑永不沈於途,得六根互用之功德。於此安其分,着其法,不更进修而入十住之位,是名顶堕。离界之惑之位,故云顶,於此顶位堕落不进,是即顶堕。八教大意曰:「若专住似位名為法爱,已得相似六根互用,已破两惑永无坠苦,若爱此似位名為顶堕。」智...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七尊礼

金刚顶瑜伽十七尊礼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二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0日

善现药王

妙药之名。晋华严经十七曰:「譬如雪山有大药王名曰善现,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若闻香者鼻得清净,若尝味者舌得清净,若有触者身得清净。若取彼地土,悉能除灭无量眾病,安稳快乐。」往生要集上末曰:「善见药王灭一切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二应

由观音普现色身昧应现之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阴盛苦

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眾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眾苦,故曰盛。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眾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眾苦,名五盛阴苦。」次一义,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為五盛阴...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行观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

《三藏法数》 / 513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二十二门

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无见,二、有对无对,、善恶无记之性,四、欲色无色之界,五、有漏无漏,六、有寻有伺无寻无伺,七、有所缘无所缘,八、有执受无执受,九、大种所造,十、积聚非积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烧所烧,十、能称所称,十四、五...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金刚牙菩萨

梵语曰缚日罗夜叉Vajrajakṣa,又译曰金刚食。金刚界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标咬噉一切怨敌之德,住於金刚药叉摩耶形,有大牙。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作拳当臆。」略出经曰:「由结金刚牙契故,设是金刚尚能摧破。」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佛通戒偈

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二十五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昧,华言正定。二十五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佛世界

谓一佛所化之世界也。又曰一佛土或一佛国土。中阿含经十七,谓二佛无同时出现者,恰如转轮圣王,一四天下同时无二人云。此為一佛教化,普及须弥四洲,更不须餘佛出世之意,即一佛所化之世界為一四天下之说也。然智度论五十曰:明五重世界,谓千大千世界為一世界,数之至恒沙,谓...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弥勒

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成无上道品

“尔时,菩萨既已降伏一切魔怨,拔诸毒刺建立胜幢,坐金刚座已,灭一切诸世间内诤斗之心。灭诤斗已,内外调伏,心清净行,为令一切世间众生作利益故,为令一切世间众生得安乐故,为令一切诸恶众生发慈心故,为断一切诸恶众生结垢行故。自已灭除睡眠缠盖,心得清净,光明现前,正念...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277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观诸异道品

“尔时,太子自手执刀,割于头髻,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即时无量百千诸天,生大欢喜,遍满其体,不能自胜,以喜欢心,齐出声叫,大歌大啸,弄诸衣裳,口大唱言:‘悉达太子!今已出家。悉达太子!今已出家。其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已一切生法众生,当得解脱于彼生法,乃至应...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084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