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vavideha,新曰毘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毘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毘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阿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经上曰:「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於天,其神下直於人,所以司善恶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復始。」宿曜经下列胡国波斯语天竺语之名。日曜太阳,胡名蜜Mihr,波斯名曜森勿Yek sumbad,天竺名阿弥底耶(二合)Aditya。月曜...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ucilinda,又作目脂邻陀,目真邻陀,目邻,母真邻那,母止邻那,文真邻陀。龙王名。译為解脱。闻法而脱龙苦,故名。住於金刚座侧之池中及目真邻陀山之目真邻陀窟。西域记八曰:「帝释化池东邻中有目支邻陀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来初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uta,Sudhā,旧称须陀,译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饭,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论四曰:「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欲界天之食物须陀味也。起世经七曰:「四天王天,并诸天眾,皆用彼天须陀之味。(中略)欲食时,即於其前有眾宝器自然成满,天须陀味种种异色。诸天子中有胜堂者,其须陀味食色最白净。若彼天子果报中者,其须陀味色则稍赤。若彼天子福德下者,其须陀味色则稍黑。时彼天子以手取天...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ahā,又作沙訶,娑訶楼陀。新云索訶。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眾生安忍於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眾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眾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為叁恶五趣杂会故也。此為叁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undari,孙陀罗难陀尊者之本妻,译曰艳。 又Sundari罗汉名。一聚落之小儿,生而端正,名孙陀利,波斯匿王率小儿诣佛所,佛说四諦之法,小儿悟道,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十。 又有婬女名孙陀利,在大眾中诽谤佛,是佛十难之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名為孙陀利宿缘经。摄於兴起行经...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阿育王有一子,名摩哂陀,有一女名僧伽密多,王弟帝须比丘,请王令二子出家。王问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摩哂陀时年满二十。推目犍连帝须為和尚,摩訶提娑為阿闍梨,受具足戒。僧伽密多年十八岁,推曇摩波罗為和尚,受六法。此為王登位后六年之事也。摩哂陀...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ā anna,声闻乘之人,断叁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叁界之见惑已,方预参於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Udayana,旧称优填,于闐。新称优陀延,鄔陀衍那,嗢陀演那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鄔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释迦方誌上曰:「鄔陀衍那王,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瑜伽略纂十六曰:「云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那(此...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别名知事。僧中之职名。司僧中之事务者。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Karma-dāna,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中略)秦主勅选道碧法师為僧正,慧远為悦眾,法钦慧斌掌僧录。」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Vimalacitra,新云吠摩质呾利。阿修罗王之名。译曰净心,綺画,宝饰等。娶乾闥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於帝释,即帝释之舅也。法华文句二曰:「毘摩质多,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波海水出声。名毘摩质多,即舍脂父也。观佛叁昧云:索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宝殿,纳...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作金毘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见[迦毘罗]条。劫比罗者Ka ila,金毘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作槌。打物发声之小木也。集韵曰:「椎,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说文曰:「击也,又銕椎也。」涅槃经十叁曰:「如鸣椎集僧,严鼓戒兵,吠贝知时,是名法世。」勅修清规法器章曰:「椎,斋粥二时。僧堂内。开鉢念佛唱食徧食施财白眾皆鸣之,维那主之,下堂时圣僧侍者鸣...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adya,酒之总名。俱舍论十四曰:「酝食成酒,名為窣罗。酝餘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瑜伽略纂十一曰:「末陀蒲桃酒也。」翻梵语九曰:「摩陀池,译曰醉也,增一阿含经叁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毘奈耶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观经十六观之一。观念极乐之观音菩萨身相也。观经曰:「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陀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中略)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或作堆惕鬼,埠惕鬼,埠场鬼。以[怡-台+追]惕鬼為正。坐禪时来作人障碍之鬼名也。治禪病经下曰:「罗旬踰等一千长者子,始初出家,请尊者阿难摩訶迦叶舍利弗等為和上。摩訶迦叶教千比丘数息静处。鬼魅所着,见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两口,举面放光,以手击攊两腋下及餘身分,口中...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云帝释窟。在摩伽陀,帝释尝於此请问疑事於佛,佛演释之,即佛说帝释所问经是也。弥勒菩萨今在窟中。西域记九曰:「因陀罗势罗窶訶山,唐言帝释窟,其山岩谷杳冥,花林蓊鬱。岭有两峰岌然突起,西方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昔如来尝於中止。时天帝释以四十二疑事画石请问,佛...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鉢底Dāna 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檀那,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為檀,去鉢底留那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Ḍā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 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銖。见大乘法数二。 又(术语)阿陀那(Ādā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那微细识。」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為本体。德Guna為属性。业Karman為作用。同Sāmānya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比丘受头陀法者,不数数食,及小食等。唯受一坐食。法於一坐中食,令满足。更无坐食。设未满足,有因缘起者,亦无更坐食。故名一坐食。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叁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叁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
《三藏法数》 / 259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Agni,又作阿祇尼,阿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為火神,拟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偈颂中,因陀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為印度人所崇拜。后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广大,经说之,西天每作之。寄归传四曰:「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於禺中(正午)之时,授事(执事)便鸣健椎。寺庭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取金银铜石之像,置以铜金木石盘,内令诸妓女奏其音乐,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净白[(畾/(冗-几+互...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禪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於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於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釐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名鉢塞莫。是念叁宝名时记其数之具也。牟黎曼陀咒经曰:「鉢塞莫,云数珠。」木槵子经曰:「佛告王(毘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為示叁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訶迦叶在韦提訶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於彼石室忽然不现,现於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法数》 / 51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坏色之衲衣也。比丘之法衣以木兰等不正色染坏之,谓之坏。纳缀种种之杂片而造之,谓之衲。因而指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谓之坏衲。祖英集上曰:「坏衲之外皆清堕。」(此指迦叶尊者,為头陀第一,常着坏衲)。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周利槃特愚蒙,婆罗门师教之以蓬瓮二字,道蓬,则忘瓮,道瓮,则忘蓬。此二字為吠陀论中之秘密语也。参照[半託迦]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萧齐曇摩伽陀耶舍译。佛将於法华说无量之法归於实相之一、先说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故谓之為法华之开经。又法华论列法华十七名,无量义经,其一名也。是法华之实相,有自生无量义之理,故以為别名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叁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叁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係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叁...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崙,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於各地时,摩哂陀传至此岛之叁藏尚存,新再翻為巴利语,於是施註释。彼又為其翻译,至缅甸,传将来佛典。锡崙之佛徒,服其学德,以為弥勒再来,尊崇之极深。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作跋陀,[车(乏-之+犮)]陀。颰陀和罗Bhadra āla之略。菩萨名。见跋陀婆罗条。玄应音义五曰:「颰陀,经中或作[车(乏-之+犮)]跋拔,叁形同蒲沫切,此译云仁贤,或云贤护。」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金刚界曼荼罗中四执金刚神之一。位於曼荼罗之西南角,幢幡為叁摩耶形,字者风大之种子也。 又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眾也。位於西方。 又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中之一眾,位於最西北。大日经疏五曰:「最西北隅置护方风天眷属。」同十曰:「风神真言曰:皤也吠,即以本名...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秦罗什译。佛在祇陀林中,婬女弃一小儿於路边,眾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