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条搜索结果

兴渠

Hingu,又作兴瞿,兴旧,兴宣。五辛之一。玄应音义十八曰:「兴渠,此言讹也,应言兴旧兴宜。出闍乌荼娑佗那国,彼土人常所食者也,此方相传以為芸薹非也。此树汁似桃胶,西国作食皆着之,今时阿魏药是也。」慧琳音义六十八曰:「兴瞿,梵语药名,唐云阿魏也。」宋僧传二十九慧日...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1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弥提

尊者名。见中阿含经四十叁。梵Sammiti’。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七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八

世合五十叁佛与叁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叁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叁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叁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兜率内院

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於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於此,已生人间,成佛於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金刚萨埵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十二贤圣

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地。妙觉地。总合而数为四十二贤圣。

《法门名义集》 / 25字 / 1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斋

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经,十王经。地藏本经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叁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世自在王

又曰世饶王。佛名。饶即自在之义。无量寿经存此二名。阿弥陀佛在因位时,於此佛所出家,建四十。无量寿经钞二曰:「义寂云:旧本名楼夷亘罗Lokeśvararāja,此存梵音,翻之名為自在王。憬兴云:於一切法得自在故。玄一曰:世间利益自在,故言世自在,亦言世饶,即自在义為王也...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波罗蜜

檀戒忍精禅慧为六。第七方便波罗蜜(回善施物为他求果。名为方便胜智)。第八(要期起行名之为)第九力(伏戒断障名之为力)第十智(能知六度法门。名之为智)。

《法门名义集》 / 72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百五十讚佛颂

尊者摩咥里制吒造,唐义净译,一卷。以百四十八颂讚嘆佛德者。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佛在波罗捺国為四眾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於罗,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於忉利天。见贤愚经十叁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品,经律异相四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俱舍宗

八宗之一。俱舍论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区分有十八部,异论纷纷。如来灭后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罗汉,依健駄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结集大毘婆沙论二百卷,由是十八部中萨婆多部之宗义确立。此论為由六足论之义而解释发智论者。故本宗之大义,集成於此。其后经五百年,世亲菩萨出世,初於...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又曰施印,满印。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求闻持法曰:「右手復作与诸印,五指下垂,现掌向外,是与印相。」摄真实经曰:「第叁结施诸印,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眾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迦尼吒

巴利语Akaniṭṭha,又作阿迦腻吒,阿迦抳搋。梵语曰阿迦尼瑟吒Akaniṣṭha,又作阿迦尼沙吒,阿迦尼师吒,阿迦抳瑟搋。略曰尼师吒,尼吒,或二吒。译言色究竟。色界十八天中之最上天名。慧苑音义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阿迦,云色。尼瑟吒,云究竟。谓色界十八天中,此最...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1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1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十八、

复次,得见谛者,不为天魔诸外道等之所欺诳,是故应勤方便必求见谛。 我昔曾闻,首罗居士甚大悭吝,舍利弗等往返其家,而说偈言: 恶道深如海,乱心如浊水, 为悭流所漂,言则称无物。 嫉妒之大河,邪见鱼鳖众, 充满如是处,漂流不止息。 今当拔悭根,成就施果...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52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七有

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為二十八有。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祇润生七有即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即二十九有),见[润生]条。 又一地狱有。二傍生有。即畜生也。叁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唯识论

有二本:一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叁译:一后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一卷,题曰大乘唯识论。叁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註释如...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1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八宿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十二品无明

為天臺圆教所断之无明也。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各断一品之无明也。见四教仪集註下。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弘誓

梵语僧那,译曰誓。诸佛有总,四弘誓為总,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以所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缘四真諦而发此四也。止观大意谓一眾生无边誓度,是缘苦諦而度无边眾生之也。二烦恼无数誓断,是缘集諦,而断无尽烦恼之也。叁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0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