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 条搜索结果

八忍

一、苦法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法,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苦法忍。(四善根者,即四加行,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法数》 / 610字 / 2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于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2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经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无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无明。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20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经》 / 8517字 / 2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四门游观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即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法数》 / 756字 / 19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大般经卷中

尔时,弗波育帝等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今以中上法,互相开导。”于是,弗波育帝等五百人,即于佛前,受三归依并及五戒。弗波育帝等,重白佛言:“唯愿世尊及比丘僧,明受我供。”于时,如来,默然许之。弗波育帝等,知佛许已,即从座起,与其来众,礼佛而退。还到其舍,通夕办好香...

大般经》 /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 / 8364字 / 1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8日

五十八、二子财喻

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财物。”二子随教,于其死后作二,兄言弟不平。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云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二瓶亦复中破作二,所有瓫瓨亦破作二,钱亦破作二,如是一切所...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318字 / 1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菩萨四心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叁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大般经卷下

“尔时,雪山有八万四千白象,日日来到,列王殿前。时,王心念:‘此诸白象恒来我所,经由道路,践踖众生。’即便敕语主兵臣言:‘自今已后,不须此象日来我所,经一千岁可令一来,但令四万二千便足,不必其满八万四千。’王玉女宝,名曰善贤,与余夫人及以婇女八万四千人,于静室中坐...

大般经》 /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 / 8109字 / 1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2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天鼓雷音佛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佛,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叁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1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段生死。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中天竺

天竺,其中央部云中天竺。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一品经

经之全部有由多品合成者。一品而书写之,名曰一品经。各经均可书写其一品。而其例则由书写供养法华经為始。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梵行

梵者清净之义,断婬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婬行法名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禪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婬,今更讚此行梵天行断除婬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1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无相

谓真理之绝眾相也。又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经叁十曰:「名為无相,以何因缘名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1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二种

一者性净。二者方便。性净天真之理。体通叁世。其德圆备。本无增减。虽隐显从缘。而体无染累。故就实彰名。称曰性净也。方便净。含灵禀识。虽有真性。烦恼惑覆心莫能自反。要须籍善知识开示。有方顺教传修理鉴理事。解观渐增。烦惑捐尽。尔乃体用行成报用方便。是以果...

《法门名义集》 / 167字 / 1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善星

是佛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禪定,谓為真。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為无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禪比丘。经叁十叁曰:...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立心识叁说(即立见,相,自性)之流。陈那所立。与四家皆為唯识之正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大般

常略称為经。有大乘小乘之二经。小乘之大般经叁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经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经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经同本。大乘之大般经。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无懺译称為北本十叁品。二叁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一代叁段

总括释尊一代之说教,视如一经,為序正宗流通叁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為序。无量义经法华经普贤观经為正宗经為流通。此日本日莲上人依傍天台五时教判,主张法华经中心主义之名目也。见观心本尊钞四种叁段下。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心识之一说。即起认识作用之时。唯起於自体。至於见,乃自无始以来妄执之熏习,与能缘所缘相似,而发现之徧计所执也。安慧所立,与难陀之二说,均非正义。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叁论宗

依中论等叁论而立宗,故名叁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為高祖,马鸣為次祖,龙树為叁祖。龙树有二弟子,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罗什。罗什来中国,尽译叁论,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叁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大般经序

大般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经》 / 855字 / 1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Kumbhāṇḍa,又作弓荼、究荼、恭畔荼、拘荼、俱荼、吉荼、拘辨荼、鳩满拏。鬼名。噉人精气之鬼。译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长天王之领鬼。探玄记二曰:「鳩荼,依正法华经,名厌眉鬼。噉人精鬼等,亦名冬瓜鬼。王名毘楼勒,此云增长王,是南方天王。领二部鬼:一名鳩...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1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高贵德王菩萨

具名光明徧照高贵德王菩萨。经二十一卷已下高贵德王菩萨品之对告眾。佛对之说修行经十种之功德。经疏十九曰:「光明徧照,论外化广。高贵德王,辨内行深。」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二义

一、了义,谓诸大乘经宣说胜义,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之类,皆究竟显了,名为了义。 二、不了义,谓诸经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

《三藏法数》 / 88字 / 1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道行般若经序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