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条搜索结果

夏腊

又曰夏臈,法臈。比丘之年岁也。比丘每岁為九旬之安居,由其安居之数,以算法龄,称曰法臈几岁,故安居中与安居竟之日,犹如世俗之旧腊与岁首。此所以用夏腊之字也。以此夏腊之多少而定僧中之长幼。月灯叁昧经六曰:「当问其夏腊。」僧史略下曰:「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佛腊日

七月十五日之夏满日名佛腊日。腊者岁末之称,佛家以一夏九旬安居之竟為岁末,故此日谓為佛之腊日。僧史略下曰:「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生為计,乃数夏腊耳。经律又谓十五日為佛腊日也。」腊或作蜡,见[...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江湖会

禪宗夏安居之别名。多集江湖人為安居法会之义。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钵和罗

Pravārana,又作盋和罗,鉢和兰。玄应师之说,安居竟谓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养叁宝之饭食,谓為鉢罗,译曰自恣食。宗密师之说,鉢和罗為鉢多罗之误。玄应音义五曰:「鉢和罗,亦言鉢多罗,梵音讹转,此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曰:「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罗饭。」...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八大灵塔

八大灵塔名号经曰:「一、佛生处,迦毘罗城龙弥儞园。二、成道处,摩迦陀国泥连河。叁、转法轮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园。四、现神通处,舍卫国祇陀园。五、从忉利天下处,桑伽尸国曲女城,佛忉利天安居竟,自七宝宝阶降下处。六、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破僧,僧眾分离...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毘兰多

又作毘兰,国名。佛於此国受毘兰若婆罗门之请。叁月安居。但食马麦。即如来九恼之一也。大宝积经二十八曰:「如来昔在毘兰多国,受毘兰若婆罗门请,叁月安居而食麦。」兴起行经下曰:「我及卿等於毘兰邑,故食浮麦九十日。」梵Vairantya。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华色

比丘尼。又名莲华色尼,温盋罗苾芻尼,鬱波罗比丘尼。佛由忉利天降时,此比丘尼,化為轮王,最初拜佛。智度论十一曰:「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下阎浮提。(中略)眾人欲求先见佛礼敬。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便化為转轮王,眾人见避坐,到佛所已,还復本身,最初礼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叁时

谓释迦如来入灭之后,其教法住世,有此叁时不同也。 一、正法时,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人有禀教者,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证果,是名正法。据法住记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减五百年。又据善见论云:后为比丘尼说八敬法,还得一千年。...

《三藏法数》 / 534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自恣五德

安居竟日行自恣举罪之式,选僧眾而為自恣举罪之任者,必具二种之五德:一不爱,二不恚,叁不怖,四不痴,五知自恣与不自恣,此名自恣之五德。又:一知时,二真实,叁利益,四柔软,五慈心,此名举罪之五德。行事钞上四曰:「四分律取具二五法者,谓不爱恚怖痴,知自恣不自恣,此名...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知净语

比丘有净语,犹如忌词。如比丘要草木时,谓斫木摘花等,是為不净语。谓「知之」「看之」者,是為净语。又如对金钱而言「收」「取」等,是尽属不净语。净语凡有四种,一汝知是,二汝看是,叁我须是,四我与是。从此四净语中之第一种曰知净语。又云知净。行事钞中坏生种戒曰:「五分...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草单

安居之戒腊簿。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日之异名也。以此日比丘安居结了為诸佛欢喜之日故也。盂兰盆经曰:「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毘兰若

婆罗门名。请佛安居,废忘而不知佛至,如来於叁月唯食马麦(引宝积经文毘兰多下),然智度论等谓之阿耆达婆罗门。是毘兰若取其国邑而名,阿耆达多应為其本名。巴Veraūj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持犯

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谓之犯。而戒律有止恶作善二门,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恶之法,而防止叁业,谓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说戒懺悔礼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励叁业,谓之作持。二犯者,一作犯,盲动叁业以触止持之法,即由作而為犯者。二止犯,怠慢叁...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盂兰盆供

当日调百味之饮食及百种之器具,供养安居告终之眾僧也。供祖先之亡灵及施於饿鬼,非本意也。云栖之正讹集曰:「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為盂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施食自缘...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夏眾

為夏安居之僧眾。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迦絺那月

又作迦提月,迦栗底迦月,羯栗底迦月,迦利邸迦月,迦剌底迦月,迦哩底迦麼洗Kārttika等。安居竟之明日,叁十日间,為比丘受迦絺那衣之时,故以之名月。但配月有新旧之别,南山旧译家,以四月十六日(阴历)為前安居之入日,故七月十五日為安居竟日,自其翌日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之...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夏首

安居之初日也。圆觉经曰:「若经夏首叁月安居,当為清净菩萨止住。」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盂兰盆会

佛弟子目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问救法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种供物供叁宝。请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会。盂兰盆经曰:「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為作盂兰盆,施...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一夏九旬

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為夏安居之日数。略曰一夏。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灌腊经

般泥洹后灌腊经之略名。灌者四月八日之灌佛也,腊者七月十五日之盂兰盆也(此日為比丘安居之终日,故云腊)。佛依阿难之问,说灭后於此两日可设斋会者。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 《般泥洹后灌腊经》

安居

见[安居]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夏中

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眾圣点记

持善见律毘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眾圣点记。出叁藏记十一善见律毘婆沙记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来年载,至七月十五日受岁竟,於眾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歷代叁宝记十一曰:「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齐言僧贤(善见律译者),师...

《佛学大辞典》 / 515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法腊

腊者岁末祭神之名。即以為岁末之称。比丘受戒后,每年夏行叁月安居,其安居竟,即為比丘之岁末,谓之法腊。又名夏腊,戒腊。比丘為出俗者,故不以俗年算之,必数此夏腊。以法腊之多少定比丘之坐次,谓之腊次。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商诺迦缚娑

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那,商诺迦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安居

南山旧律谓五月十六日已后之叁月,义净新律谓六月十六日已后之叁月。见[安居]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王舍城结集

佛灭之年,五百大阿罗汉等相会。於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毕波罗窟Pi ala或七叶窟Sa ta ārṇi而安居。此时阿难诵经藏,阿那律诵律藏,期於世尊之遗法不生违见。此即第一结集,又云五百结集。此结集后世传说甚多,或言有窟内窟外之二派,有上座大眾之异见。遂由此传说之无根据,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二种戒

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於防止恶行,称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於作善,教以积极的行為者,亦名為戒,此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叁月安居之规定是也。 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佛学大辞典》 / 47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八种粥

佛在迦尸国竹园中,与诸比丘一处安居。尔时,诸居士作种种粥,持诣竹园,以施佛僧。故有八种之名。(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居士者,清净自居也。) 一、酥粥,酥粥者,谓以牛马等酥,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二、油粥,油粥者,谓以荏酥麻等油,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叁、胡麻粥...

《三藏法数》 / 271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又作臈。岁终祭神,汉谓為腊。因而比丘受戒后,终叁旬之安居,名為腊。取岁终之义也。出家之年岁,与俗异,以受戒以后之安居数為年次也。故有戒腊夏腊法腊等称。玄应音义十四曰:「腊力盍切,案风俗通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腊猎也,猎取禽兽祭先祖也。此岁终...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比丘尼八归敬戒

比丘尼当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尼当礼初受戒之比丘。不得骂比丘。不得说比丘之罪及其过失。当从大德之僧受具足戒。尼,犯僧残当从僧懺悔。每半月宜受僧教诫。宜从比丘叁月安居,夏满宜诣僧中求自恣之人。以上八法谓之比丘尼之八敬法。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作持戒

区分戒為二种:一作持戒,二止持戒。前者积极的命行,某行為后者命禁止也。即不杀不偷等之戒谓之止持戒,作说安居之善事為作持戒。又称止持门作持门,诸恶莫作為止持门,眾善奉行為作持门。但此区别,戒本中非一一分类者,区别戒本与犍度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

四十卷,唐义净译。书受戒安居之大事。其他说些细之杂事者。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自恣日

安居之竟日也。见[自恣]项。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上臈

臈字正书為腊字。原出於僧腊戒腊。出家受戒,竟一夏(夏期叁月之安居)為一腊,竟二夏為二腊,因而数僧之年。谓生年曰世寿,谓出家受具后之年曰法腊。又僧中之席次,依此腊数而定高下,谓之腊次。僧史略曰:「所言腊首,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从四月十六...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钵刺婆刺拏

Pravraṇa巴Pavāraṇā,译曰随意自恣。当安居之末日,使他随意於见闻疑叁事,举发安居中自己之过罪,以為忆念懺悔云。旧译云自恣。使他恣举己愆也。寄归传二曰:「凡夏罢岁终之时,此日当名随意,即是随他於叁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愆之义,旧云自恣者义翻也。(中略)鉢刺婆刺拏译為...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二十犍度

一,受戒犍度,说受戒之法,故名。二,说戒犍度,说每月说戒懺悔之法,故名。叁,安居犍度,说每年自五月(旧律),六月(新律)。安居之法,故名。四,自恣犍度,说夏安居竟日,使比丘随意举他所犯之罪而懺悔之之法,故名。五,皮革犍度,就比丘着皮革说其法非法,故名。六,衣犍...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结制

谓结一夏九旬安居之制度。即為安居之行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安居

一夏九旬之安居也。行事钞上之四曰:「由夏中坏行义多招讥復重故。文云:自今已去听叁月夏安居。」见[安居]条。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受新岁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安居之竟日,佛命目犍连召集叁千大千世界安居之阿罗汉,行自恣之法。此经与同法护译之受岁经经目相似,其说明则大异。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 《佛说受新岁经》

小乘二部

小乘之分派,诸说不定,今记其梗概,有二部四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之五种。但四部五部為以戒律為本之异说,二部,十八部等则正為宗义之分派也。二部即上座部大眾部。此有二种:一為结集之异同,非宗义之别称。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於窟内与窟外两处结集叁藏。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

一卷,唐义净译。明安居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二十犍度

犍度為梵语Khaṇḍa,译作章篇。戒律,於作持门之戒,区别為二十类。四分律叁十一卷至五十叁卷。编集之為二十篇。如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稀那衣犍度、俱睒弥犍度、瞻波犍度、呵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諍犍...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五藏

佛灭之年,安居时,大眾部之眾,在窟外结集法藏而為五藏。见[藏]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