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也。 一、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叁业所作,一依法度,披陈过罪,求哀忏悔,是名作法忏。 二、取相忏,谓...
《三藏法数》 / 223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世间禪,此有二种: 一,根本味禪,此有四禪,四无量,四空之叁品。合為十二,称為十二门禪。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禪,欲大福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证而為观慧,故名隐没。於其禪定生爱味,故名有垢。所观之境界不分明,故名无记(...
《佛学大辞典》 / 1365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禪定]同。心定一境而审為思虑者。是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為寄於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禪那之体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智度论二谓「如舍利弗有瞋恚餘习,佛由禪定起经行,罗睺罗从佛,佛问罗睺罗:何故羸瘦?罗睺罗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苏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当自知。佛问罗睺罗眾中谁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禪定以防心,抑制妄动,故譬之於城。与遗教经堤塘之喻同。行事钞上一之叁曰:「禪定心城,以戒為廓。」又以身為城郭,故曰心城。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宝眼净天告善财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支即支分,如树之根干,是一枝条有异,禅支之义亦尔,从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义,谓定心浅薄,易于摇动,若得觉观等法支持,则定心安隐牢固,故名支也。 一、觉支,初心在缘为觉。谓行者于定中发初禅,清净色法,触其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初觉此触,故名觉支。 二、观...
《三藏法数》 / 272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叁昧耶戒也。定者,安住於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叁标注。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观察所对之境之麤想,谓為寻,旧谓之觉。其细想谓為伺,旧谓之观。属於色界无色界之诸定,依此寻伺之有无而分叁种:一、有寻有伺叁摩地,定心寻伺皆有者。初禪天之根本定及其未至定(谓初禪之加行定)是也。二、无寻有伺叁摩地,定心唯有伺者。在初禪与二禪天间之中间定(大梵天之...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旧曰非有想非无想。无色界有四天,此為其中之第四天,叁界之最顶也,因而亦曰有顶天。非想非非想者就此天之禪定而名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无如下地之麤想,故曰非想,尚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俱舍颂疏世间品叁曰:「非想非非想天,谓此定体非前七地麤想,名為非想。若想全无...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寄位修行相,谓善财初见文殊,寄十信之位,智明生信,发菩提心,依此而起净行,参诸善友,修远离法,见诸法空,顿圆自性,发足南行,顺智光明,是名寄位修行相。(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
《三藏法数》 / 505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色界无色界谓之定地,欲界谓之散地。定地者,生得之心禪定之地也,散地者,生得之心散乱之地也。於欲界得入禪定者,依行力而修起色界无色界之定心,欲界当分之果报,无有定心。故欲界中之六欲天并四大洲地狱等尽称散地。辅行六曰:「欲界六天,地狱,洲,等同是散地。故但為一。」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色界之禪定,有四重,此乃第二重之禪定也,定心微细,无寻伺之心所。於叁受之中感受喜乐之二受者。参照[四禪定]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禪那Dhyāna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卢。属於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於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於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体,即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叁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案明蕅益梵网合注,以為即十行法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所得之叁昧名。如於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於佛之智海印现一切之法也。大集经十五曰:「譬如阎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為大海印。」宝积经二十五曰:「如大海,一切眾流悉入其中,一切诸法入法印中,亦復如是,故名海印。」探玄记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天台译叁昧為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观二曰:「通称叁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於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信成就发心,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
《三藏法数》 / 331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為目的。為欲叁昧发得,於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叁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道场专心称名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网经心地品曰:「十发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叁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入坚法忍中。」案明蕅益大师梵网合註以為即十住法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令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叁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
《三藏法数》 / 583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名叁摩呬多Samāhita,译曰等引。定名也。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引。等谓身心之安和平等也。人若修定则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唯识述记六上曰:「等持通定散。但专注境义。等引唯定心庆作意注故。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谓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时名之為等。此由定...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观佛叁昧之异名。一心称佛之名号曰口称叁昧。观念净土之依正二报,曰观佛叁昧,或定心叁昧。观佛之目,对於口称之名号而言。定心之称,对於口称之散业而言。此定心口称之两叁昧,总為念佛叁昧。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叁昧及口称叁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因明入正理论一部所明也。八门者何?一曰能立,因喻满足,圆成宗义,生他之正智者也。二曰能破,检出他过失之量,我能斥其非(名之曰显过破),或立量而破之(名之曰立量破)者也。叁曰似能立,宗因喻之叁支互有缺,或叁支完全,而所陈有过(叁十叁过是也),堕於自负者也。四曰似...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道纯真之谓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虽经几多生死,亦不遗忘现前之习气也。叁、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於真净也。四、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作法懺,向佛前披陈过罪,身口所作,一依於法度者。為灭犯戒之罪。二,取相懺,於定心而运懺悔之想,如佛来摩顶,以感瑞相為期者。為灭烦恼之性罪。叁,无生懺,正心端坐,而观无生之理者。為灭障中道之无明。观普贤经曰:「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实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离情念分别之心识也。有二种,一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為有漏之无分别心。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於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為随念,计度,自性之叁种。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音声念诵,发声念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也。叁叁摩地念诵,住於定心而观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实念诵,是亦住於定心而观文字之实相也。见略出经四。 又一音声念诵,二叁摩地念诵,叁金刚念诵,此叁者与上述相同。四降魔念诵,内住悲心,外现威猛,顰眉顾视,瞋怒厉声也。...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