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条搜索结果

嚼食

珂但之译语。见[珂但]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毘,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智旭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二十种外道

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四见

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於其一,名為四见。智度论七曰:「復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亦如是。」又华严经疏叁,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一、计一,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為计...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迦旃延

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叁卷钞

南山道宣着,捨毘钞之异名。一部有叁卷,因行事钞為六卷钞,故即谓此為叁卷钞。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半者蒲饍

Pañcabhojanīya,旧曰半者蒲闍。译言五噉食,五正食。寄归传一曰:「半者蒲饍,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正,准义翻也。一饭,二麦豆饭,叁麨,四肉,五饼。」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奢耶

Bhojaniya,食名。见[半者蒲饍]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元照

杭州灵芝寺元照,字湛然,初依东藏慧鑑律师专学毘。后从神悟禪师讲天台之教观。復从广慈之才法佛受菩萨戒,博究南山之律宗。而意篤净业。每曰生弘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而已。住灵芝叁十年,宋徽宗政和六年九月一日寂。寿六十九。謚大智。唐太宗贞观中,终南山。澄...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半者珂但

Pañcakhādanīya,又曰半者佉闍,半者佉但。译言五嚼食,五不正食。可啮嚼而食之五物也。寄归传一曰:「呵但即啮嚼受名,半者谓五也。(中略)半者呵但应译為五嚼食:一根,二茎,叁叶,四华,五果。」饰宗记五末曰:「五种佉闍(此谓不正食),谓枝,叶,花,果,细末磨...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阿祇儞

Agni,又作阿祇,阿拟。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為火神,拟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偈颂中,因陀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為印度人所崇拜。后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半者蒲膳

Pañcabhojanīya,旧曰半者蒲闍。译言五噉食,五正食。寄归传一曰:「半者蒲饍,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正,准义翻也。一饭,二麦豆饭,叁麨,四肉,五饼。」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乾陀

又作犍陀。略曰乾。见[犍]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Nuni,译曰寂。又作寂默,寂静。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则悉多太子始入劫毘罗城时,使诸释子寂静无言,故父王附以牟之称,又出家后常修禪行,而寂默无言,故从时人受牟仙之号。牟本為静止身口意叁业之学道者之尊号,通於内外之称号也。毘奈耶杂事二十日:「是时...

《佛学大辞典》 / 683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四藏

小乘之大眾部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经為叁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毘曇、毘、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沙弥、沙弥、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外道六师

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一、富兰那迦叶,梵语富兰那,字也(无翻),迦叶因母之姓而为姓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名为色空外道,以色破欲界有,以空破...

《三藏法数》 / 546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杨枝

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嚙小枝之头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观虚空藏菩萨经

一卷,宋曇摩蜜多译。说欲治人罪者,应先决定毘,观想虚空藏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 《观虚空藏菩萨经》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种发心

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虚空藏菩萨经轨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虚空孕菩萨经,二卷。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已上叁部同本异译)。观虚空藏菩萨经,一卷。大集经虚空藏品(已上方等部)。大虚空藏菩萨念诵经,一卷。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圣虚空藏菩萨陀罗经,一卷。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咒经,一卷。佛说虚...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犍子

见[犍]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具足戒

為比丘,比丘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為二百五十戒,比丘為五百戒(实為叁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為四波罗夷,十叁僧残,二不定,叁十捨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百眾学,七灭諍。比丘之叁百四十八戒,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叁十捨堕,一百七十八波...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半者佉闍

见[半者珂但]项。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