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条搜索结果

山外宗

支那天台山,绍四明之流,称為山家宗,晤恩之流义,称為山外宗。详见[晤恩]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宫讲

於宫中讲经文也。支那古代已行之。如东晋之竺潜於元帝太兴元年在内殿讲经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出队迦提

迦提者安居竟之月名。支那僧眾,夏安居毕,持花鸣鐃而行道曰出队迦提。出队者出眾队之义。僧史略上曰:「又此土夏安居毕,僧眾持花执扇吹贝鸣鐃,引而双行,谓之出队迦提(取迦提月名也)。」暹罗於此月,国王整卤簿诣诸寺,眾庶群参。谓之迦提。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慧琳

唐西明寺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始事不空叁藏為沙弥。印度之声明,支那之训詁,无不精奥。撰大藏音义一百卷。元和十五年,寂於西明寺,寿八十四。见宋高僧传五。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无遮会

Pañca- ariṣad,P añcavarṣikā- ariṣad,梵语般闍于瑟。译曰无遮会。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也。印度国俗屡行之,支那则梁武大通元年初行之(佛祖统纪通塞志)。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于瑟大会。」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禪宗

以禪那為示,故名。禪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為叁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称為禪宗。所谓禪宗者,非叁学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来禪,祖师禪之称起。以经...

《佛学大辞典》 / 372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九会曼陀罗由来

九会曼陀罗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於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叁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叁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平江絛

谓禪林两头有总之带也。為支那之平江所產,故名。平江在临安府。说见象器笺十七。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袈裟衣

天竺本制,叁种之袈裟即為衣,来於支那日本,则袈裟之外,有一种称為衣之僧服也。见[衣]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荼吉尼法

据以上所举经疏之说,荼吉尼原為有通力之一种鬼神,成就此法则其人亦得通力,因而印度外道多修此法。而真言密教為摄受彼外道谓佛亦说此。然支那传译之经轨中未有此,日本盛行此法,且出种种之经轨,而以狐精為其本体,其经轨如阿罗婆沙曩吒枳尼经,相欢陀罗尼经,刀自女经,神验咒...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小乘寺宾头卢為上座

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為上座。」支那寺院原以憍陈如或宾头卢為上座,后依不空叁藏之奏请,以文殊為上座。表制集二曰:「伏望自今已后令天下,食堂中於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為上座,询之圣典具有明文。(中略)斯乃天竺...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尼大师

尊尼而称為大师者,支那多其例。见象器笺五。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拔提

河名。支那但取流於涅槃林之尸赖拏拔提Hiranyavati之拔提二字,以為河之名,与阿夷罗拔提Ajiravati混同,阿夷罗拔提者,舍卫城侧之河也。见[阿恃多伐底]条。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荆溪

支那天台第九祖湛然,晋陵荆溪人,故号荆溪大师。佛祖统纪七曰:「九祖荆溪尊者湛然,姓威氏,世居晋陵荆溪。时人尊其道,因以為号。」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时分

西天之历法分昼夜有种种。依佛法则以昼叁夜叁之六时為常法。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大日经疏四曰:「如梵历中说,昼夜各有叁时。」 又其世法分為八时。西域记二曰:「居俗日夜分為八时。」註曰:「昼四夜四於一一时各有四分。」 又昼夜分十二时,是依大集经所...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厕纸

天竺皆用筹,支那僧多依竺法,又间有用纸者。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监斋使者

监护僧食之神。支那僧寺称為监斋菩萨。青面朱髮。见象器笺四。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真丹

印度人亦称我国曰真丹,与震旦,神丹。皆异译之字也。西域记曰:「翻摩訶支那為大汉国,或谓日出东隅,其色如丹。故云震旦真丹者,此皆讹说。今谓神丹者,唯借其音耳。」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打给

為给与也。禪门供给大眾粥饭等曰打给。打為支那俗语,一切事所触皆曰打。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河淮

河者河北。淮者淮南。支那天台之鼻祖,北齐慧文之住处。止观一上曰:「南岳师事慧文禪师,当齐高之世,独步河淮,法门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震旦

Cina,又作振旦,真丹,神丹。翻译名义集曰:「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近人或云:震即秦,乃一声之转。旦,若所谓斯坦,於义為地。盖言秦地耳。参照[支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指难

支那

《佛学大辞典》 / 4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九识

是性宗所立。於八识之外,证有无為之真如识。初无着菩萨造摄大乘论,至支那而二译不同。梁朝真諦,乃立九识。前六识如常,第七识名阿陀那识,第八识名阿梨耶识,第九名菴摩罗Amala识。译曰无垢识或清净识,即真如也,真心也,楞伽经之真识也,是华天性宗九识家之立义也。然唐玄奘...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北方佛教

南方佛教之对。纪元前叁世纪阿育王传道师派遣后,发达於印度北部,传播於西藏,支那,日本等之佛教总称。此等处所现存之经典,与锡崙,缅甸等所谓南方佛教国之经典為小乘教者相反。含大乘经典為多,两者显有相异之点,故从地理上之区分,称為北方佛教。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分别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受戒得福或反之而堕者,事佛有叁辈不同,及支那国非法者多事等。 又阿难分别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 《佛说阿难分别经》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青衣派

叁国佛教略史曰:「现时支那之佛教,大别二派:一黄衣派,即喇嘛也。一青衣派,即旧来之诸教也。(中略)青衣派中,尚存天台、华严、禪宗、真言、法相、净土诸宗典型。」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建盏

支那建安所造之茶盏也。象器笺二十曰:「宋蔡襄茶录云:茶色白,宜红盏。建安所造者紺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為要用。」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鬼门

指家及城郭之东北隅,曰鬼门。是支那之俗说也。山海经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叁千里。其卑枝向东北,万鬼出入,谓之鬼门。法苑珠林十云:依神异经曰:东北方有鬼星石室,屋叁百户,而其所石傍题曰鬼门。门昼日不闭,至暮则有人语。有火青色,此鬼门之说所由来也。荒唐之说...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天竺宗派

有小乘二十部。出於宗轮论。见[小乘]条。又大乘有中观(龙树宗),瑜伽(弥勒宗)二宗。出於寄归传。中观宗為支那之叁论宗,瑜伽宗為支那之法相宗。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叁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见[宗派]条。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欧文佛书之一

〈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為叁部份,此為之一。〉欧美各国开佛教研究之端绪者,虽在百年以前,然当其初期,不过仅街谈巷议,试其臆说耳。惟曾驻札尼波罗加德门府之霍奇孙,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彼地初发见梵语之佛典,千八百叁十七年以来,寄赠之於各地图书馆,法...

《佛学大辞典》 / 6231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华鬘

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ālā,因而以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餘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鉢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罗末利,(中略)是等鲜妙华。吉祥眾所乐,採集以為鬘。」玄应音义一曰:「梵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银地道场

支那天台山之古佛道场,智者大师於此传法。大明一统志四十七曰:「银地岭在天台县北叁十里,与金地岭相接,相传為定光佛示现处。」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阿毘曇门

阿毘曇者,梵语,译言无比法等。即发智六足等小乘之诸论也。以之為宗通入涅槃谓之门。当於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智度论十八於佛法明蜫勒门阿毘曇门空门之叁门,其中曰:「阿毘曇门,或佛自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又智度论二曰:「阿毘曇叁种:一者阿...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金刚智叁藏

金刚智,名。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叁藏者尊称。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於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叁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支那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芦叶达磨

达磨於大通元年来支那為武帝说法,见其非器,去梁,溯江至魏洛阳时,折芦叶為船而渡江云。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如法袈裟色叁种

一似黑,二似青,叁似赤。似黑者,即緇色,為黑泥之色,似青者,铜青也,似赤者,果实之染色,天竺谓之乾陀色,支那谓之木兰色,日本谓之香染者(香染丁子香以染之)。百一羯磨九曰:「凡作卧具(叁衣),应作两重染令坏色。或青(极好深青,律文不许,随时污色,事在开听)或泥(...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箭过新罗

新罗远在支那东方,若放矢远过新罗去,则谁知其落处,以喻物之落着难知。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年忌

人亡后叁年等修佛事追荐其人谓之年忌,又云年迴。盖佛教弔祭亡者止於中阴七七日也(大灌顶经梵网经等)。故支那称為累七斋又称七七斋。每七日修斋会也(释氏要览下),然百日已后之佛事,於佛教无本据,其中百日与一周忌叁年忌依支那之儒礼也,百日即儒之卒哭,一周忌者小祥,叁年...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百八鐘

晨昏大鐘,打之一百八下也。勅修清规法器章曰:「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叁通,各叁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叁下稍紧。」其百八之数,支那之世典以為合所谓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而成百八者。群谈采餘曰:「鐘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真諦叁藏

西印度优禪尼国人,梵称波罗末陀Paramārtha。又曰拘那罗陀Guṇarata。梁大同十二年叁十餘岁来支那,受武帝好遇,会逢国难,往北齐,赴东魏,流离间,述金光明经,摄大乘论,唯识论等译,及世亲传等着二百七十八卷。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寂。岁七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外教

佛法以外之教。印度有九十五种之外道,支那有九流百家等。佛祖统记叁十九曰:「沙门道安作二教论,以儒道九流為外教,释氏為内教。」二教论曰:「聚虽一体而形神两异,散虽质别而心数不亡。故救形之教,教称為外。济神之典,典号為内。」又。治心之术,名為内教。修身之教,名為外...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支那五山

一、径山兴圣万寿寺,在杭州。二、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在寧波。叁、太白山天童景德寺,在寧波。四、北山景德灵隐寺,在杭州。五、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在杭州。此為宋南渡后所定。后元文宗时,建金陵之天界大龙翔集庆寺独為五山之冠。明朝依之。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支那提婆瞿怛罗

Cina-deva-gotra,译曰汉天种。见西域记十二。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