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 条搜索结果

龙种上尊王佛

文殊菩萨之本地。首楞严叁昧经下曰:「龙种上如来。」心地观经叁曰:「龙种净智尊王佛。」智度论二十九曰:「龙种尊。」法华文句记二曰:「龙种上尊王。」异名同体也。见[文殊]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五

二者后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第四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在舍卫国中祇园精舍大道场。大会众中有百亿菩萨摩诃萨众。五万亿声闻缘觉众。八万亿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四部弟子众。五万亿龙神八部众。八千亿鬼神夜叉众。世主四天王及诸转轮圣王有七万亿众八千亿天帝六欲诸天众。九...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9412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九字曼荼罗

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六字陀罗尼

有叁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见[六字章句陀罗尼]条。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叁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叁、对...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宝冠菩萨

胎藏界文殊文殊菩萨右第二位之尊,密号曰庄严金刚主文殊菩萨庄严之德之使者也。為童子形,叁髻黄色,左手持细叶青莲,上载宝冠,右手载宝珠当胸,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九

第五云何次第得入解脱门。一者入曩字观本无无性自性义。不空成就如来说成就金刚菩提解脱门。就此门中说有一品。一者十圣菩萨入地等妙二位修学进趣圣道成佛菩提第九品。是时毗卢遮那如来。在一切诸佛千百亿法界清净海性秘密三摩地。如来显现千百亿微尘数莲华海藏世界。一一世界复现...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80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七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菩萨修行次位。第四云何次第得入净土门。一者入左字观本净妙行义。观自在王如来说妙观理趣净土门。就此门中说有二品。一者先演不思议法界圣道如来真如法藏自在圣智第七品。二者后说有三贤菩萨入法位次第修行回向菩提第八品。如来次第先当且说圣智品法义门。...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8496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叁本华严经

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叁本。下本有十万偈,叁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於阎浮提。支那所译之叁本,即皆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世尊陞坐

「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法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二

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菩萨心等虚空性如法界。广度有情无尽众生。又令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与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作为导首。是故...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5177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文殊

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叁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瓔珞经曰敬首(以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若憍陈如

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八

是时毗卢遮那如来。在一切法界圣性中。现千百亿世界海。入一切诸佛圣智金刚三摩地百宝莲华海藏法性三昧。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坐宝莲华千光王座。毗卢遮那如来告语。一切诸佛一切菩萨当知谛听谛听。汝先问长养十心者。于此大会众中。吾今为大智通菩萨等请问。从是十发趣心。修入坚...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147字 / 10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為菩萨影响释迦耳。」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0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十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复从摩醯首罗天王宫下。至南阎浮提。来往说法。在舍卫国中祇园精舍大道场会。如来在于百宝莲华台。于宝座上入师子奋迅金刚三昧从三昧。起光明遍照千百亿微尘世界佛刹净土一切三世法界有顶非想非非想天一切有情大梵诸天六欲天主帝释诸天四王大神转轮四圣王等百亿...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4714字 / 10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三

尔时如来次说无动门。就此五门之中。第二门。云何次第得入无动门。一者入罗字观本空离尘义。阿閦如来说圆成实相无动门。就此门中说有二品。一者先说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力第三品。二者后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第四品。今者就此无动二门中。当从第一先说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257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乞[口*栗]双提赞Khri-Sron-Lde-bTsan

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开元十六年,十叁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陀罗尼及密乘修法等...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如来。在摩醯首罗天王宫中于毗楞伽宝摩尼宝殿中。如来在百宝摩尼宝座上。与共毗卢遮那如来。于金刚性海莲华藏会。同说此经。与无量大梵天王等。并与微尘数一切菩萨摩诃萨众说。毗卢遮那如来法界性海秘密金刚界莲华台藏世界海。于中有大圣曼殊室利菩萨。现金...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8182字 / 9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女子出定

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叁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叁昧起,汝自问之。文殊遶女人叁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文殊发愿经

文殊师利发愿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文殊师利发愿经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普贤行愿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颂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 《文殊师利发愿经》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一默

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故经中叁十二菩萨,各谈不二法门竟,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即默而说,即说而默也。(梵语文殊师利,华...

《三藏法数》 / 137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9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善财採药

五灯会元(文殊章)曰:「文殊一日令善财採药曰:不是药者採将来,善财徧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云:无有不是药者,文殊云:是药者採将来,善财乃拈一枝草度於文殊文殊拈起示眾云: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治人。」(是禪门例之机语,经论无此事)。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8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僧堂

在禪宗之寺院。為僧坐禪之所,故曰僧堂,亦曰禪堂,亦曰云堂。以眾集如云之多也。亦曰选佛场,以於此选择作佛之人也。亦曰斋堂食堂。於僧堂之外设斋堂者,為后世之事,古於僧堂兼禪与斋也。堂面东,前后设入口,东口名前门,西口名后门,堂之中央安置释迦或文殊迦叶等圣僧中之一像...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祖

(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一如

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叁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讚弥陀偈曰:「同乘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一根

一根,即耳根也。盖由此方之人,耳根最利,闻法易入。故文殊选拣圆通之门,取耳根为第一也。然以耳根为圆通门者,特假其通入而已,必期脱去声尘,反闻自性,然后为复本归源之至。一根既然,诸根亦寂。经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

《三藏法数》 / 121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字文殊

又曰五字咒,五字陀罗尼等,阿罗婆遮那之五字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令法久住法

為依文殊一字法,而修之秘法。日本东寺之无名法是也。此法极秘。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字文殊

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為(那)其本经為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叁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楞严叁关

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曰:「慈云法师导式居天竺日,有贵宦註楞严,求师印可。师烹烈燄谓之曰:閤下留心佛法,诚為希有。今先申叁问,若答之契理,当為流通。若其不合,当付此火。宦许之。师曰: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註释?叁四四叁宛转十二,流变叁叠,一十百千,為是何义?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菩提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法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利剑

或以譬弥陀之名号。或以表文殊之智。叁千佛名经上曰:「罪绳繫心,经九百劫,难解难脱,唯在佛名猛利剑耳,必可断罪业绳。」善导之般舟讚曰:「门门不同八万四,為灭无明果业因。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心经秘键曰:「文殊利剑绝诸戏。」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