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 条搜索结果

八忍

一、苦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忍,名苦忍。(四善根者,即四加行,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数》 / 610字 / 2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忍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数》 / 506字 / 1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御制大乘妙莲华

昔如来于耆阇崛山中,与大阿罗汉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无量等众,演说大乘真,名无量义。时天雨宝华布濩充满,慧光现瑞洞烛幽显,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人天得未曾有,咸皆欢喜赞叹,以为乃诸佛如来秘密之藏,神妙叵测,广大难名,所以拔滞溺之沈流,拯昏迷之失性,功德弘...

《妙莲华 / 592字 / 1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数》 / 3621字 / 18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观身五种不净

一、种子不净,种子不净有二:一者内种,谓观此身从昔烦恼业生。二者外种,谓揽父母遗体而成此身。以观之,此身内外因种实为不净。大智度论云: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从白净生,但从秽中出。也。 二、住处不净,住处不净者,谓观此身十月在于母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

《三藏数》 / 413字 / 1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数》 / 1270字 / 1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种性自性

性即不迁变之义。此不迁变性,如来之自性,故云性自性。(虽有七种之名,不出如来第一义心也。) 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乃万善聚集之因也,此约圣而论。故云:即叁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 二、性自性,谓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各有自性存于内故,...

《三藏数》 / 437字 / 1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味

一味者,喻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即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故云:决了声闻之王。以无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譬如从...

《三藏数》 / 354字 / 1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人

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云:叁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藏数》 / 100字 / 1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数》 / 446字 / 1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关斋戒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数》 / 381字 / 1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善心

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也。

《三藏数》 / 56字 / 1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像

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佛说作佛形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造塔功德,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无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无明。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门名义集》 / 542字 / 1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

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 / 8517字 / 1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数》 / 341字 / 1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六十六、口诵乘船而不解用喻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捉、如正、如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洄澓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捉、如正。”船盘回旋...

《百喻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06字 / 1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善星

佛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禪定,谓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為无涅槃之,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禪比丘。涅槃叁十叁曰:...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施食获五福报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数》 / 205字 / 1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叁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叁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叁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藏数》 / 357字 / 1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宝

佛宝。宝。僧宝。叁宝有叁种。一者一体叁宝。身体有妙觉。名为佛宝。身体有妙轨。名为宝。身离违争。名为僧宝。二者别相叁宝。丈六化身以为佛宝。不说教以为宝。大乘十信已上。小乘初果已上。名为僧宝。叁者住持叁宝。泥龛素像以为佛宝。纸素竹帛以为宝。凡夫比丘...

门名义集》 / 114字 / 1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文理,而有、律、论、咒之不同。者,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数》 / 443字 / 1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二种火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表金刚座。端严者,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品

之全部有由多品合成者。分一品而书写之,名曰一品。各均可书写其一品。而其例则由书写供养為始。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数》 / 2561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空,心不退转...

《三藏数》 / 879字 / 1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般涅槃

常略称為涅槃。有大乘小乘之二。小乘之大般涅槃叁卷,晋显译。与白祖译之佛般泥洹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无懺译称為北本涅槃。分十叁品。二叁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涅...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数》 / 965字 / 1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