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条搜索结果

藏通

叁藏与通。天台四之第一第二。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乘

成佛唯一之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法。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同品曰:「唯此一事实,餘二则非真。」文句四上...

《佛学大辞典》 / 1083字 / 20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九识

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叁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叁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喇嘛服装

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服装着袍子袈裟,戴僧帽。虽因服色而分派,然有崇尚黄之僧徒,為红色之服装者。同一黄,二种服色。盖年老者用黄,年少者用红,其习尚然也。其平素所着衣服,毫无异於常人。惟於仪式上服法衣。维西之僧徒,用阔袖长衣。虽严冬常露两肘,帽子冬季戴平顶之...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1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大秦寺

波斯国之火。来唐之长安。太宗勅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於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诣闕闻奏,勅令长安崇化坊立祆...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不出叁藏十二分,故第二论藏所摄。然藏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百部

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叁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无相,虽不叙,...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金毘罗

又作金毘囉,禁毘罗,宫毘罗。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毘罗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毘罗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是也。 又(动物)译曰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代叁段

总括释尊一代之说,视如一经,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叁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為序分。无量义经法华经普贤观经為正宗分。涅槃经為流通分。此日本日莲上人依傍天台五时判,主张法华经中心主义之名目也。见观心本尊钞四种叁段下。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0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乘究竟

一乘之法,為一代中究意至极之。即法华经是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百一十城

善财童子以福城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於我所。」六十华严五十九曰:「弥勒说曰:此童子者,昔於频陀伽罗城,受文殊师利,求善知识。展转经由一百一十...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乘显性

圭峰所立五之一。见[五]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0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代

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代中所说大小乘之诸也。止观义例下曰:「一代法,会在法华。」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