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之初夜偈曰:「白眾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禪。」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阴历九月曰授衣节,禪家有授衣节之上堂,镜堂圆禪师建仁录授衣节上堂曰:「人间九月授衣时,破绽禪和犹未知,趁暖急须先补缀,待寒方觉已迟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於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禪而欲睡眠时,為此防之,又為养身疗病。寄归传叁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喇嘛教之一派,十四世纪顷,宗喀巴Tsongkha a慨红教之腐败而别為开始者,衣冠等皆用黄色,行於西藏,蒙古,伊犁。西藏新志中曰:「黄教之大喇嘛有四:一达赖喇嘛。二班禪喇嘛。叁哲布尊丹巴。四多伦诺尔阿嘉胡图克图。相传哲布尊丹巴,為菩萨之转生,其势力普及蒙古地方。寺在图...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第四禪天之九天也。仁王经上曰:「九梵叁净。」同天台疏上曰:「言九梵者。谓第四禪九天:一无云、二福生、叁广果、四无想、五无烦、六无热、七善现、八善见、九色究竟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以禪那為示,故名。禪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為叁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称為禪宗。所谓禪宗者,非叁学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来禪,祖师禪之称起。以经...
《佛学大辞典》 / 372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色界之第二禪,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之叁天,名曰叁光。旧译仁王经上曰:「九梵叁净,叁光叁梵。」 又指日月星而言,见[叁光天]项。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Nanda,比丘名。译曰善欢喜。亦名牧牛。对於孙陀罗难陀而谓為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获阿罗汉果。根本律云:「难鐸迦尊者,佛遣彼為尼眾说法教诫时,五百苾芻尼闻法得阿罗汉果。」萨婆多论云:「往昔惟卫佛出现於世,為眾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旃...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又作九相。於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為观禪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着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ādbmātakasaṁjñā,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ṁjñā,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叁、壤想Vi adumakasaṁjñā,死尸之破坏也...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叁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眾德,故名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於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
《佛学大辞典》 / 537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地狱之鬼卒,或為牛头之形,或為马头之形。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蹌矟,駈入城门。」五句辛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智度论十六曰:「见合会大地狱中,恶罗剎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鵰鷲鶉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毘罗国,彼诸民眾,稟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於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旃檀重阁讲堂,化彼民眾。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齎持牛头旃檀树奉上世尊,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又称赤栴檀。栴檀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叁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於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举古则為韵语,发明其意者,称為颂古。禪林宝训下曰:「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竇宏其音,显其旨,汪汪乎不可涯。」碧巖第一则颂评曰:「颂古祇是绕路说禪,拈古大纲据款结案而已。」碧巖种电钞一乾曰:「盖颂古者颂出古则之奥义,令知斧头元是铁也。其中或有扬或有抑,虽涉言语...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檀者梵语檀那Dāna之略,译曰布施。叁檀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叁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檀有叁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叁者无畏施。」以此叁檀摄六度。金刚般若论上曰:「檀那有叁种:一、资生施者,谓檀那波罗蜜。二、无畏施者,谓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叁、法施者谓毘梨耶波罗...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於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禪定麤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餘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於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法佛报佛化佛也。即叁佛菩提等。 又太平之佛鑑禪师慧勤,龙门之佛眼禪师清远,天寧之佛果禪师克勤。此叁师為杨岐派第叁祖,五祖山法演之法嗣,称為杨岐之叁佛,又名演门之叁杰。释门正统叁曰:「杨岐叁佛最為竞爽。」佛祖通载叁一曰:「演门二勤一远,声价籍甚,丛林谓之叁杰。」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一切菩萨欲证圆觉而修禪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禪定而生,其禪定有叁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於无為也)。二、叁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為之幻行也)。叁、禪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於此叁行,单修一行者有叁人;叁行互...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色界中有四重之天处。皆修禪定所生之处故曰禪天。其第一禪天更有叁天,第一為大梵天。第二為梵辅天。第叁為梵眾天。此叁天通曰禪梵天。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又名中间叁昧,中间静虑,中间禪。大梵天王所得之禪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其中初禪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寻与伺之心所相应,第二禪以上,七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则寻与伺皆不相应,而至极寂静。然其中间,唯有伺之心所相应而寻之心所不相应之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禪家之宗旨,不依经论文句,单传心印也。碧巖初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机,遂泛海得得来,单传心印。」祖庭事苑曰:「传法诸祖,初以叁乘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矣,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為...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又曰羯若鞠闍Kanyākubja,所谓曲女城也。今曰克脑其Kanauj,在恒河禪那河之间。太古王城曰拘苏磨补罗Kusuma ura,在梵授王时,触仙人之怒,以其恶咒使九十九婇女一时腰曲,故有此名。续高僧传作鞬拏究拨闍。翻為耳出城。玄奘渡天时,吠奢种曷利沙伐弹那Harṣavardhana,王君临此地...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鉢罗窟,宾鉢罗窟。以窟上有毕鉢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鉢罗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鉢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叁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闍崛...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人身马头之狱卒也。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猿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鎗槊驱入城内,向无间狱。」十王经曰:「引路牛头肩挟棒,催行马头腰擎叉,苦牛食牛牛头来,乘马苦马马头多。」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禪已上,得发无智,於六通中,谓之他心通。大乘义章十五曰:「他心智者,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智度论二十叁曰:「他心智,缘他心有漏无漏心心数法。」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尝见行脚禪和。佩带小摺经目。奉為法宝。阅其名目卷数。与藏内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检西游记。见有唐僧取经目次。即此摺所由来矣。按西游记係邱长春借唐僧取经名相。演道家修炼内丹之术。其於经卷数目。不过借以表五千四十八黄道耳。所以任意摭拾。全未考核也。乃后...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初更五点后,经少时,鸣鐘十八下,名之為定鐘。又名十八鐘。正当亥时。其后少时,打二更。凡坐禪至定鐘而止,眾便出僧堂,若更欲坐禪,则报言定鐘坐禪,乃再入堂。定鐘之后锁前门,眾皆自后门出入。今俗所谓初夜之鐘者,正是定鐘也。见象器笺十八。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略云四禪,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四禪天也。此四禪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於色界,且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禪。 (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触十功德。 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
《佛学大辞典》 / 1048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法华经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為身,口,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有相无相之二门,入定观念為无相安乐行。散心念诵為有相安乐行。万善同归集二曰:「南岳法华懺云: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有相行,二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佛华严叁昧之略。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為理趣。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叁昧。是华严大经及梵网经所说。无量寿经上曰:「得佛华严叁昧,宣畅一切经典。」六十华严经叁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叁昧,其叁昧名佛华严。」瓔珞经曰:「我先於第叁禪中,集八...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禪定以防心,抑制妄动,故譬之於城。与遗教经堤塘之喻同。行事钞上一之叁曰:「禪定心城,以戒為廓。」又以身為城郭,故曰心城。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宝眼净天告善财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又作布瑟波Puṣ 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此名。」禪宗正脉序曰:「布瑟波印於饮光。」名义集叁曰:「布瑟波,此云华。」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新曰八解脱。再加八胜处十一切处,谓之叁法。此叁法為远离叁界贪爱一具之出世间禪也。智度论二十一曰:「背舍為初门,胜处為中行,一切处為成就也,叁种观足,即是观禪体成就。」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浴像功德经曰:「应以牛头旃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藭、白檀、鬱金、龙脑、沈香、麝香、丁香,如是等妙香。随所得者以為汤水,置净器中。」然禪宗之一法,但用七种之香。象器笺十叁曰:「旧说曰浴佛香汤方,沈香(一两),白檀(一两),甘松(半两),丁子(半两),熏陆(...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唐石霜诸禪师会下有禪坐而不卧者。天下谓之枯木眾。宋僧传十二(庆绪传)曰:「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眾是也。」传灯录十五石霜章曰:「师止石霜山二十年间,学眾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天下谓之枯木眾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对於死灵之语。即生者之神识也。 又蒙古源流一曰:「内藏包罗者(内藏对於外象而言,外象定自叁坛起手,叁坛者,风水土叁坛也),自禪天一神变幻降世起,渐渐蕃衍,色界十七天,无色界四天,欲界二十天,并过去未来现在世界之六种生灵,以次而成。因彼生灵神变而来,故寿无算。虽...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之八法為妨害禪定者,故称為八灾患。对於火水风叁灾,彼曰外灾,此曰内灾。离此八种之内灾,即色界之第四禪定也,故外叁灾不至第四禪。俱舍论二十八曰:「下叁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慧远有二人:一,庐山东林寺慧远,俗姓贾氏,雁门人。初学儒,二十一岁出家,以道安為师,达大乘之奥旨。时襄阳有寇乱,道安散徒眾,远辞而至荆州,将往罗浮,抵潯阳,爱庐峰清静,住於山阴。时有沙门慧永,在西林寺,原為同门。永劝刺史桓伊兴东林寺,使远居之。於是隐士刘遗民雷...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彼欲得一旦所失之五通,於林间一心专至,当垂得时,有鸟在树上,以急鸣乱其意。捨树而至水边求定。復闻鱼斗动水声,不得禪,即生瞋恚。我当尽杀鱼鸟。此人久后得定,生於非想天。寿八万劫终,下生而為飞狸,杀诸鱼鸟,作无量罪,堕叁恶道。见智度论十七,止观辅行四之二。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公案名。尽天尽地悉摄尽於一指头上之意。景德传灯录第十一,金华俱胝传,俱胝时為实际尼所勘破,愤慨不能措。偶以杭州天龙和尚到其庵。俱胝因问之。天龙时竪一指示之。俱胝即坐,大有所悟。由是常竪一指对学者参问,不别為提唱。当欲示寂,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禪,一生用不尽。由是...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