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条搜索结果

香台佛品第十

时舍利子作是思惟。食时将至。此摩诃萨说法未起。我等声闻及诸菩萨。当于何食。时无垢称知彼思惟便告之曰。大德。如来为诸声闻说八解脱。仁者已住。勿以财食染污其心而闻正法。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皆得未曾有食。 时无垢称便入如是微妙寂定。发起如是殊胜神通。示诸菩萨大声...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329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安咀罗缚

国名。在迦毕试国北方。玄奘归途,通过此国。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掌珍论

具名大乘掌珍论,一卷,清辩菩萨造,唐玄奘译。明诸法无相之义,破护法之诸法有相,即破相宗之根本论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药师经轨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玄奘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义净译。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一卷,金刚智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不空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一卷,失译人名。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二卷,沙囉巴译。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观所缘缘论

一卷,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以因明叁支之法,说明心外之所缘缘非有,心内之所缘缘非无者。註释如下:观所缘缘论会释一卷,明明昱会释。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观所缘缘论释记一卷,附问答释疑,明明昱录记。观所缘缘论释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不二法门品第九

时无垢称。普问众中诸菩萨曰。云何菩萨善能悟入不二法门。仁者皆应任己辩才各随乐说。时众会中有诸菩萨。各随所乐次第而说。 时有菩萨名法自在。作如是言。生灭为二。若诸菩萨了知诸法本来无生亦无有灭。证得如是无生法忍。是为悟入不二法门。复有菩萨名曰胜密。作如是言。我及...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2466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甚希有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住鹫峰山。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无量菩萨诸天人等。尔时尊者阿难。于日初分为乞食故。着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行乞。遥见一所有大层阁。营构初成严丽绮饰甚可爱乐。既见是已内自思惟。若有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造如是高广层阁。严丽绮饰甚可爱乐...

《甚希有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2146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显扬圣教论

二十卷,无着造,唐玄奘译。法相宗十一论之一。取瑜伽论之枢要者。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挍正后序

此一卷经宋乡则同。同有四十三段。丹本唯有十八段耳。多少如是不同文义。始终迥异如何去取。今捡宋乡本经有四大错。丹有二事以知其正。何则此卷品名既是二法。则应始终唯说二法。而宋乡本经四十三段皆是一法。则名义不相当。是一错也。又宋乡本卷初二段及第三段前六行文。则是诸本...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138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欧文佛书之一

〈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為叁部份,此為之一。〉欧美各国开佛教研究之端绪者,虽在百年以前,然当其初期,不过仅街谈巷议,试其臆说耳。惟曾驻札尼波罗加德门府之霍奇孙,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彼地初发见梵语之佛典,千八百叁十七年以来,寄赠之於各地图书馆,法...

《佛学大辞典》 / 623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观有情品第七

时妙吉祥。问无垢称。云何菩萨观诸有情。无垢称言。譬如幻师观所幻事。如是菩萨。应正观察一切有情。又妙吉祥。如有智人。观水中月。观镜中像。观阳焰水。观呼声响。观虚空中云城台阁。观水聚沫所有前际。观水浮泡或起或灭。观芭蕉心所有坚实。观第五大。观第六蕴。观第七根。观十...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3238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嘉尚

唐慈恩寺嘉尚。玄奘门下四哲之一。游奘之门,受瑜伽唯识之旨,奘译大般若时,為证义缀文。又在则天武后朝,与薄尘灵辩等预译场之证义,功绩甚多。后不知所终。见宋高僧传四。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迁化

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原為儒典之语。前汉书外戚传曰:「李夫人卒,武帝自作赋曰:(中略)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文选魏文帝典籍论文曰:「日月游於上,体貌衰於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亦志士之大痛也。」佛者更為说,偏名释氏之死,化者化度,教化济度眾生...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名德

有名声德行者之比丘之尊称。唐僧传(玄奘传)曰:「鉢伐多国有数名德。」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名望

名誉德望也。唐僧传(玄奘传)曰:「久持名望,亦雅足才力。」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妙吉祥言。汝今应诣无垢称所慰问其疾。时妙吉祥白言。世尊。彼大士者难为酬对。深入法门善能辩说。住妙辩才觉慧无碍。一切菩萨所为事业皆已成办。诸大菩萨及诸如来秘密之处悉能随入。善摄众魔巧便无碍。已到最胜无二无杂。法界所行究竟彼岸。能于一相庄严法界。说无边相庄...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3784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五译之一,常称药师经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菩提分品第八

时妙吉祥问无垢称。云何菩萨于诸佛法到究竟趣。无垢称言。若诸菩萨行于非趣。乃于佛法到究竟趣。妙吉祥言。云何菩萨行于非趣。无垢称言。若诸菩萨虽复行于五无间趣。而无恚恼忿害毒心。虽复行于那落迦趣。而离一切烦恼尘垢。虽复行于诸傍生趣。而离一切黑暗无明。虽复行于阿素洛趣...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2796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观如来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无垢称言。善男子。汝先欲观如来身故而来至此。汝当云何观如来乎。无垢称言。我观如来都无所见。如是而观。何以故。我观如来非前际来非往后际现在不住。所以者何。我观如来色真如性。其性非色受真如性。其性非受想真如性。其性非想行真如性。其性非行识真如性。其性非识...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2251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五性

法相宗所立。一切眾生之机类,分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 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 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叁、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四、不定性,有二种叁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

《佛学大辞典》 / 401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恭御陀

梵名Kongodha,东印度古王国名。在乌荼国之西南。玄奘渡天时,此国外道甚盛,不信佛教,国王為热心之溼婆教徒。见西域记十等。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5178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4日

二法品第二之一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若有苾刍。成就二分。于现法中。多诸忧苦。无喜乐住。有灾有患。有恼有烧。有罪有责。为诸有情同梵行者之所诃毁。身坏命终。生诸恶趣。云何为二。一于根门。不能守护。二于饮食。不善知量。诸有苾刍。成就此二。于现法中。多诸忧苦。无喜乐住。有灾...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318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菩萨品第四

尔时世尊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汝应往诣无垢称所问安其疾。慈氏菩萨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时间。为睹史多天王及其眷属。说诸菩萨摩诃萨等不退转地所有法要。时无垢称来到彼所。稽首我足而作是言。尊者慈氏。唯佛世尊。授仁者记。一生所系当得无上正...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401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菩萨行品第十一

佛时犹在庵罗卫林为众说法。于众会处。其地欻然广博严净。一切大众皆现金色。时阿难陀即便白佛。世尊。此是谁之前相。于众会中欻然如是广博严净。一切大众皆现金色。佛告具寿阿难陀曰。是无垢称与妙吉祥。将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赴斯众会现此前相。时无垢称语妙吉祥。我等今应...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3779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唯识二十论述记

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释唯识二十论。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缘起圣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大众。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吾未证得三菩提时。独处空闲寂然宴坐发意思惟。甚奇世间沉沦苦海。都不觉知出离之法。深可哀愍。谓虽有生有老有死此没彼生。而诸有情不能如实知生老...

《缘起圣道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923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二法品第二之二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若有苾刍。减省睡眠。具念正知。心常安住。悦豫清净。于诸善法。善观时宜。而正修习。如是苾刍。减省睡眠。具念正知。心常安住。悦豫清净。于诸善法。善观时宜。而正修习。于二果中。随证一果。谓于现法。或证有余依涅槃界。或不还果。尔时世尊。重...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702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入阿毘达磨论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单简述有部宗之法相者。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三法品第三之一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诸有情界。互相亲近。不相乖违。诸劣胜解种类有情。与劣胜解种类有情。更相亲近。参染承事。诸妙胜解种类有情。与妙胜解种类有情。更相亲近。参染承事。在过去世诸有情界。已相亲爱。不相乖违。诸劣胜解种类有情。与劣胜解种类有情。已相亲近。参染承...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072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高昌

西域古王国名。汉代之车师前部,后汉戊己校尉之故地,今新疆省戈壁沙漠东北部之吐鲁番,哈剌和绰附近之地也。往时佛教盛行,梵汉两种之经典并行。北凉时,產法盛法眾等诸师。北魏时,曇学威德辈,於此地译贤愚经。东晋智严智简等入竺,途次入此地,求行资。玄奘亦停留一月,国王麴...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第二

尔时广严城中有大菩萨离呫毗种名无垢称。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殖善根。得妙辩才具无生忍。逮诸总持游戏神通。获无所畏摧魔怨力。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满。明了有情意乐及行。善知有情诸根胜劣。智度成办说法淳熟。于大乘中决定修习。于所作业能善思量。住佛威...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233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林。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并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众前后围绕时薄伽梵临般涅槃。愍众生故。以慈软音告阿难曰。吾今不久当般涅槃。一切有为无不悉舍。一切佛事皆已究竟。我已宣说离窟宅法妙甘露法最自在法极安乐法。是法深妙...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81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0日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临涅槃悬记灭后初百年乃至第十百年之事。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唐僧取经

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经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為,锁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莫知所由来。奘礼拜勤求。僧口授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道路开闢,虎豹潜形,魔鬼藏迹。至佛国,取经六百餘部而归。其...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贤首

比丘之尊称。犹言贤者,尊者。义净译新律中多用此称。 又(菩萨)华严经贤首品有贤首菩萨。 又(人名)佛说贤首经有併沙国王妃贤首夫人。又华严宗第叁祖,唐法藏,字贤首。其祖康居国人,来居长安。藏年十六,诣四明山阿育王塔鍊一指,誓学华严。尝预玄奘叁藏之译场,然以所见不...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嘱累品第十四

尔时佛告慈氏菩萨。吾今以是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所集无上正等菩提所流大法付嘱于汝。如是经典佛威神力之所住持。佛威神力之所加护。汝于如来般涅槃后五浊恶世。亦以神力住持摄受。于赡部洲广令流布无使隐灭。所以者何。于未来世。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天龙药叉健达缚等。已种无...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1187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破恶见论

玄奘叁藏在印度造。世不传。慈恩寺传四曰:「时法师欲往乌荼,乃访得小乘所製破大乘义七百颂者。(中略)备得其旨,遂寻其谬节,用大乘义而破之,為一千六百颂,名破恶论,将呈戒贤法师。」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声闻品第三

时无垢称作是思惟。我婴斯疾寝顿于床。世尊大悲宁不垂愍。而不遣人来问我疾。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哀愍彼故告舍利子。汝应往诣无垢称所问安其疾。时舍利子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时间。在大林中宴坐树下。时无垢称来到彼所。稽首我足而作是言。唯舍利...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4496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玄鑑居士

印度人。為护法菩萨之檀越。常给侍之。菩萨没后,护持其所着唯识之释论,授之玄奘叁藏。见唯识枢要上本。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一法品第一之一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我观世间。无别一法。覆障群生。驰骋流转生死长途。如无明盖。所以者何。世间群生。由无明盖所覆障故。驰骋流转生死长途。是故汝等。应如是学。我当云何修起慧明。破无明盖。出贪爱网。汝等苾刍。应如是学。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无别...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464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甚希有经

一卷,唐玄奘译。是无上依经之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与附属品第七之别译。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 《甚希有经》

二法品第二之三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施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云何财施。谓有一类补特伽罗。能施种种美妙饮食。香鬘衣乘房舍卧具。资产灯明病缘医药。舍如是等。分布惠他。名为财施。云何法施。谓广为他宣说正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满清白梵行之法。令诸有情。闻...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296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成唯识论

十卷,护法等十菩萨各造论十卷,释世亲之叁十颂。唐玄奘师合糅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三法品第三之二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于此世间。子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等子。二者胜子。三者劣子。云何等子。谓有一类父母。具戒成调善法。能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子亦具戒。成调善法。能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394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一法品第一之二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若有于贪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于自心。未离贪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于贪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于自心。已离贪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900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叁佛栗底

Saṁvṛti,世俗諦之梵语,旧师译為世俗諦。玄奘译為隐显諦。义净译為覆俗諦。隐显者,隐真理而显事相之义。义林章二末曰:「此諦理应名隐显諦,隐覆空理有相显现,如结手巾為兔等物。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随古名名世俗諦,梵云叁佛栗底,故以义释名隐显諦。」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说无垢称经

六卷,玄奘所译之维摩经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叁藏

Tri iṭaka,经律论也。此叁者,各包藏文义,故名叁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叁藏达叁学者,称為叁藏。特為真諦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於下。一、素呾缆藏Sūtra iṭ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德护

梵名室利毱多,又曰尸利崛多Srigu ta,那连提黎耶舍译曰德护。玄奘译曰胜密。王舍城之长者也。受外道之劝,造火坑於门内,置毒药於食中,请佛欲害之。佛知而至其家,现大神力。长者见神力,惭愧懺悔。佛即授长者月光等以大菩提之记。见佛说德护长者经,西域记九。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界身足论

六足论之一。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译,叁卷。已上五论加入施设足论者,对於发智身论谓之六足论。见俱舍论光记一。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称赞大乘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法界藏诸佛所行众宝庄严大功德殿。与无央数大声闻众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示为女相名德严华。承佛威神从座而起。稽首作礼而白佛言。何等名为菩萨恶友。新学菩萨知已远离。尔时佛告德严华言。我观世间。无有...

《称赞大乘功德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96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慈恩寺叁藏法师传

十卷,唐慧立本,彦琮笺。玄奘叁藏之传记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

复次世尊。如余处说。缘有四种。所谓因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并增上缘。世尊。今者依何缘说无明缘行。依何缘说次第乃至生缘老死。世尊告曰。我依诸行总相宣说。有四种缘。今此义中。我惟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次第乃至生缘老死。此增上缘复有二种。一远二近。复言世尊。此增上...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5047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為胜军王说正法治国之道,并观欲乐之无常。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唯识叁十论颂

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triṁśati-śastra-kārikā,常云叁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之本颂也。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处十六会

四处者一為王舍城之鷲峰山,二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叁為他化自在天宫,四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鷺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於鷲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於鷲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訶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讚般若,同為...

《佛学大辞典》 / 859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蜜利车

Mleccha,又作弥离车,弥戾车。胡种之称。译曰垢浊种。续高僧传四(玄奘传)曰:「迦果斯地北,民杂胡戎,制服威仪,不参大夏,名為边国蜜利车类。唐言译之垢浊种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弥离车或作弥戾车,皆讹,正言蔑戾车也。」华严疏钞十四曰:「蔑戾车者,叁藏云恶中恶,亦...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缘起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天人等俱。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今为汝分别解说。” 苾刍众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缘起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009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5日

因明正理门论本

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复说佛地为第十一。如是诸地几种清净几分所摄。 尔时世尊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诸地四种清净十一分摄云何名为四种清净能摄诸地。谓增上意乐清净摄...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924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五摄论

无着菩萨摄集一切大乘之要义而作论,名摄大乘论。天亲无性二菩萨作释论而通其义,梁真諦,唐玄奘,各翻译之,故有五名。一无着摄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名曰摄大乘论,陈真諦译,叁卷,亦名摄大乘论,唐玄奘译,叁卷,名摄大乘论本。天亲摄论,又名世亲摄论。天亲菩萨,通释无...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玉泉玉花两宗

玉泉谓天台宗,玉花谓法相宗。出新译之经论於支那传法相宗者,玄奘师也。故就其所居谓之玉花。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羯若鞠闍

Kanyākubja,国名。译曰曲女城国。中印度。周四千餘里,国之大都城,临西殑伽河,长二十餘里,广四五里,名曲女城。玄奘渡天时,戒日王於此开无遮大会。西域记四曰:「羯若鞠闍国,唐言曲女城国,中印度境。」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乌鐸迦汉荼

Uṭakhāṇda,北印度健駄罗国之都城名。在信度河之北岸。玄奘自印度归,至此流失多数之经卷云。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大慈恩寺叁藏

玄奘叁藏尝住大慈恩寺,故有此号。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道宣

姓钱氏,唐丹徒人。十六落髮,隋大业中,从智首法师受具戒,唐武德中,充西明寺上座。及玄奘叁藏自西域还,奉勅从於译场,宣撰行事钞,戒疏,业疏,高僧传,广弘明集等二百卷。尝筑一坛,俄有长眉僧来谈道,乃宾头卢也。復叁果之梵僧礼坛讚曰:佛灭后住像法世,兴发毘尼者,唯师一...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道昭

日本人,入唐謁玄奘叁藏,叁藏加意教诲。告曰:经论文博,劳多功少,我有禪宗,汝可承此法传於东土。昭喜修习,早得悟解。又指令见相州隆化寺慧满禪师。满委曲开示,且付以楞伽经。业成,辞叁藏,叁藏以佛舍利经论及相宗之章疏付之。昭归,盛弘相宗,日本始闻唯识之旨。寿七十二寂...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其无量大苾刍众、天人等俱。 尔时,憍萨罗主胜军大王,尊位威德皆悉成就,为欲瞻仰请问佛故,严驾出城往如来所。乘至下处步进入园,遥见世尊坐一树下端严殊妙,诸根闲寂其心宴然,已能善得最上调顺寂止究竟,已能善到第...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3170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9日

申河

唐书西域传注曰:「玄奘纪之尼连禪河,今為申河矣。」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维摩詰所说经

维摩经之具名。叁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叁译:一吴支谦译,题為维摩詰经。二為今经。叁唐玄奘译。是為说无垢称经。叁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註如下:维摩詰所说经註十卷,姚秦鳩摩罗什僧肇道生叁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后秦僧肇注。常称為註维摩。维摩经义记八卷,隋慧远...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恒沙定

多如恒河沙数之禪定。乃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眾机之禪定也。玄奘记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於一一日,每晨朝时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往生要集上末曰:「地藏菩萨,每日晨朝入恒沙定,周徧法界拔苦眾生。」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笯赤建

Nujkend,印度西北方中央亚细亚之地也。玄奘入竺时过此地。见西域记一。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药师经

有五译:一,题曰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一卷。二,宋慧简译,一卷,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叁,隋达摩笈多译,一卷,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四,唐玄奘译,一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五,唐义净译,二卷,药师琉璃光七佛...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吾今愍念一切有情,略说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令受持者当获殊胜利益安乐。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885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宝尚光基

玄奘门下之四哲。即大慈恩寺之法宝,嘉尚,普光,窥基也。见宋僧传四。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菩萨戒本

一卷,唐玄奘译。与曇无讖译之菩萨戒本经同本,但中有开性罪之八条,瑜伽稟承宗之戒本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相宗八要

八卷。明末白下雪浪洪恩,演说宗教,特从大藏中录八种示人,以為习相宗者之阶梯。盖两土之着作也。其八种之名目:一、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唐叁藏法师玄奘奉詔译。二、唯识叁十论。世亲菩萨造。玄奘译。叁、观所缘缘论。陈那菩萨造。玄奘译。四、六离合释。失造论及译人名。五...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略名。十卷,唐玄奘译。佛依地藏菩萨之问而说十种之佛轮。十轮者即佛之十力也,一一力譬转轮圣王。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寂照神变叁摩地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灵山,海眾駢集,贤护菩萨问法。佛答以寂照神变叁摩地,使菩萨於一切诸法皆得圆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理趣叁昧

诵读理趣经式。一心行此法,故名叁昧。有显密之二行。显行者,读玄奘译之般若理趣分,密行者,读不空译之理趣经。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一切法相品第四

尔时德本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诸法相善巧菩萨。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说是语已。 尔时世尊告德本菩萨曰。善哉德本。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095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阿毘达磨俱舍论

解释上之本颂者。世亲先造本颂,后造释论。释论之中固牒举本颂也。唐玄奘译,叁十卷。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识身足论

六足论之一。佛灭后一百年,提婆设摩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十六卷。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摩顶松

佛祖统纪二十九玄奘传曰:「初游天竺,手摩门径松曰:吾西求法,可枝向西,吾若言归,枝可东指。既往枝果西,一日忽东指,弟子曰:教主归矣。因号摩顶松。」叁体诗李洞送僧还南海诗曰:「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枝。」东坡诗集和合浦愈上人韵诗曰:「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异部宗轮论

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萨婆多宗之所传也。宗派之部类各异,故曰异部。所宗之法互有取捨,轮转不定故名宗轮。述小乘二十部之宗旨者。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古今译经图纪

四卷,唐翻经沙门靖迈撰。自汉明帝时摩腾尊者始,至唐太宗时玄奘叁藏终。各叙其所译之经论。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淄州

淄州天云寺慧沼,亲承於玄奘慈恩,造唯识了义灯七卷,释唯识论及慈恩之述记,着慧日论,最胜王经疏等。见宋僧传四。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意趣

佛之说法,有四意四秘,可以解决一切之所说。说别有言外之意趣者,名四意趣。依此四意趣,可决一切之佛意云。玄奘译摄论释五谓復有四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如说我昔曾於彼时名毘婆尸佛,非昔时毘婆尸佛即今释迦佛,但诸佛所证法平等,故说我即彼...

《佛学大辞典》 / 528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戒日王

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闍国Kanyākubja,曲女城之王,本為吠奢种。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译言喜增。及兄王為邻国之王所杀。嗣兄為王,号尸罗阿迭多。唐译戒日。立六年復兄之讎,臣五印度,有象军六万马军六万,垂叁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於五印度城邑建立精舍,设饮...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大乘叁藏

依智度论之意则叁藏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叁藏,华严经等為经藏,梵网经等為律藏,阿毘达磨经等為论藏(阿毘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為总部之叁藏。小乘之叁藏,称為别部之叁藏。玄奘译世亲摄...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卷,唐玄奘译。与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諦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异译。慈恩传七曰:「据梵本具云能断金刚般若。旧经直云金刚般若,欲明菩萨以分别為烦恼,而分别之惑...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 本站介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西域记

具名大唐西域记。又曰西域传,十二卷。总持寺沙门辩机撰。唐玄奘游西域诸国之纪行者。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王法正论经

佛為优填国王说王法正论经之略名。唐不空译,与玄奘译之王法正理论同本。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旧俱舍

陈真諦叁藏所译之俱舍释论,对於唐玄奘叁藏译之俱舍论而称為旧俱舍。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

毘婆沙,译曰广说。佛灭后四百年初,五百罗汉,由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广解释发智身论者。唐玄奘译,二百卷。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天请问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颜容殊妙,过于夜分,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是天威光,甚大赫奕,周遍照曜誓多园林。 尔时彼天以妙伽他而请佛曰: 云何利刀剑?云何碜毒药? 云何炽盛火?云何极重暗? 尔时世尊亦以伽他告...

《天请问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876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

颂数六百,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俱舍,译曰藏。包藏之义。包藏根本阿毘达磨论要义,故谓之俱舍论。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迦摩缕波

Kāmarū a,国名。在东印度。周万餘里,人体卑小,语言少异於中印度,崇奉天神,不信佛法。自佛教兴至唐世,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净信之徒惟窃念佛耳。王拘摩罗,闻玄奘叁藏在摩揭陀,频遣使延请叁藏。叁藏由戒贤论师劝至彼处盛颂大唐天子圣德,与王同行还,会於戒日王之无遮会...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圣教序

唐太宗製。述玄奘法师至西域求经译布中夏之事。后有高宗在青宫所作述圣记。末附玄奘所译心经。弘福寺沙门怀仁集王羲之草书以勒石。今按原文。记作於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至高宗咸亨四年始立碑。世谓之集王圣教序。别於褚圣教而言。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西域记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着。英人有恭寧翰者。久居印度。精心攷古。着玄奘游蹟图。将记中各国所在。逐一註明,今為何城,此书以此图為蓝本。惟图所未及。或确知其有误者。必详加攷定。以衷一是。恭图所无。最难攷定者。惟葱岭以西大雪山内赌货罗故此诸小国。着者因此易藳至七八次。继思疆域沿...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心意识相品第三

尔时广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说是语已。尔时世尊告广慧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广慧。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880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瑜伽师地论释

一卷,最胜子菩萨等造,唐玄奘译。释瑜伽师地之名义,略释十七地之名义。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分别瑜伽品第六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8033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咒五首经

一卷,唐玄奘译。说能灭眾罪千转陀罗尼咒,六字咒,俱胝佛咒,一切如来随心咒,观自在菩萨随心咒。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慈恩寺叁藏

唐法相宗之开祖,玄奘叁藏,住大慈恩寺,因名慈恩寺叁藏。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杂集论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之略称。别称对法论。解阿毘达磨集论者。十六卷,安慧造,玄奘译。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无自性相品第五

尔时胜义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曾独在静处。心生如是寻思。世尊以无量门。曾说诸蕴所有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如说诸蕴诸处缘起诸食亦尔。以无量门曾说诸谛。所有自相遍知永断作证修习。以无量门曾说诸界。所有自相种种界性。非一界性永断遍知。以无量门曾说念住。所有自相...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5518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王法正理论

一卷,唐玄奘译。与不空译之王法正论经同本,皆瑜伽论决择分中寻伺地之别行也。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方便法,五种之可爱法,五种之能引可爱法。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发智论

佛灭后叁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二十卷。六足论义门少,发智论最广,故后代论师以被六论為足,发智论為身。因之名曰发智身论。已上六足一身之七论,為说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见俱舍论光记一。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4321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广大法味喜乐...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61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亲教

梵语,鄔波駄耶U ādhyāya,译曰亲教师。亲受教之师也。略曰亲教。旧所谓和尚也。寄归传叁曰:「鄔波駄耶,译為亲教师。」唯识述记一本曰:「我亲教叁藏法师玄奘。」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菩萨善戒经

一名菩萨地,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有叁十品,第一序品与大宝积经优婆离会第二十四同。佛在给孤独园说叁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时有优婆离由禪定起请广说决定毘尼,佛為分别声闻菩萨之持犯不同,次勅文殊使说究竟毘尼,第二品以下并与瑜伽论中之菩萨地同意,弥勒菩萨以此经為宗,成十...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藏显宗论

尊者眾贤着。显扬自宗者。唐玄奘译,四十卷。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六足论之一。尊者舍利子说,唐玄奘译,二十卷。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胜义谛相品第二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最胜子。言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告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4822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

尊者眾贤着。驳世亲之俱舍论者。一名俱舍雹论。唐玄奘译,八十卷。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

尔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请问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如来法身。如来法身有何等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若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当知此相二因缘故。不可思议无戏论故。无所为故。而诸众生计着戏论有所为故。 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

《解深密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4384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十俱胝佛土极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其名曰曼殊室利童子菩萨。观自在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制多雷音菩萨。红莲华手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远尘勇猛菩萨。断诸恶趣菩萨。智上智菩萨。宝上智菩萨。有情上...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5983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八论

外道十八明处中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毘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者。叁、伊底呵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者。四、僧佉论,明二十五諦者。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者。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者。七、犍闥婆论,明音乐之法者。八、阿输论,明医方者。见百论疏...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称讚大乘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寧堕地狱,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谤大乘之罪,及释大乘之名义。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无着摄论

五摄论之一。无着所造之摄大乘论也,有叁译,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陈真諦译叁卷,皆名摄大乘论,唐玄奘译叁卷,题曰摄大乘论本。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又作炎。如来,眾生之机缘既尽,即入於涅槃。故託薪尽火随灭,而称涅槃為炎,称涅槃经為炎经,称涅槃点為炎点。玄奘译摄论释十曰:「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菩萨戒羯磨文

一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受戒羯磨第一,懺罪羯磨第二,得捨差别第叁,由瑜伽论别行。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种不翻

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叁、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四、顺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以...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般若经

说般若波罗蜜深理之经典总名也。旧译曰般若波罗蜜经。新译曰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数十部。其中除仁王般若经一部外,其他皆玄奘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之支流重译也。参照[大般若经]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影胜

摩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玄奘译曰影坚。义净译曰影胜。见[频婆娑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新旧两译

佛典之译语有两样:一曰旧译,一曰新译。以唐玄奘叁藏為界。玄奘以前者為旧译,玄奘以后者為新译。玄奘者新译之翘楚也。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经轨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叁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羂索咒经一卷,隋闍那崛多译。不空羂索神咒神经,一卷,唐玄奘译。不空羂索咒心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已上四经皆前经之第一品也。又,佛说不空羂索陀罗尼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

六足论之一。尊者大目犍连造,唐玄奘译,十二卷。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经轨

实叉难陀译之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玄奘译之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失译之大方广十轮经,八卷。输婆迦罗译之地藏菩萨仪轨一卷。其他涉於疑者,有延命地藏经一卷,地藏菩萨念诵仪轨一卷,莲华叁昧经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品类足论

六足论之一。佛灭后叁百年,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译,十八卷。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解脱天

玄奘叁藏在印度时,彼土之小乘眾,称叁藏為解脱天。慈恩寺传五曰:「诸眾欢喜,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眾号曰摩訶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眾号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依不可说庄严菩萨之请问,说不动如来与灭恶趣王如来之二咒。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龙智

龙猛之弟子,金刚智之师,密宗之第四祖也。寿逾七百,面貌如少壮,玄奘叁岁亲就其人学中观论百论等。见付法传上。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迦比罗

外道名。见[迦毘罗]条。 又(地名)古代中印度之地名。梵语亦作迦毘罗。又曰迦比罗伐窣堵。即释迦父王所主国也。释迦在世之年。其国即已灭亡。地在今尼泊尔西南境。拉普的Ra ti河以东。晋法显旅行时。已云城址荒芜。民家仅数十。唐玄奘西游。尚见伽蓝窣堵波及阿育王所建大石柱。...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广百论本

一卷,圣天菩萨造。唐玄奘译,皆五言之偈颂。破我见等之一切法。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阿毘达磨集论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之略称,七卷,无着造,玄奘译。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王法经

佛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之异名。一卷,义净译。与施护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沮渠京声译之諫王经及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四经同本。為舍卫国波斯匿王说治国之正法者。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义寂

新罗国人。年代事蹟未详。或云玄奘门人,与元晓等同时出。所着颇多。有无量寿经疏叁卷,观经纲要,涅槃经总目二卷,大乘义林章十二卷等二十餘种。见义天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等。 又宋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义寂,字常照,温州永嘉人。受具已,往会稽学南山律钞,至天台山研究止观,...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说四依

佛说法之四依也。依四种之密意而说法,真諦之摄论谓之四依,玄奘之摄论谓之四秘密。见[四秘密]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称讚净土摄受经

一卷,唐玄奘译。阿弥陀经之新译也。与旧经异者,旧经為六方佛之劝信,而新经為十方佛之劝信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旧译

唐代已下之诸译為新译,以前者為旧译。旧译家中,以罗什真諦為翘楚,新译家内以玄奘义净為司南。大部补註五曰:「刘汉已来,谓之旧译。李唐而下,谓之新译。」法云所见少异之。名义集一曰:「梁唐之新传,乃殊秦晋之旧译。」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无垢称经

说无垢称经之略名。玄奘译维摩经之经题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无性摄论

五摄论之一。无性菩萨依无着之摄论作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有十卷。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百非

百者,举大数也。非者,非有非无等,為非认也。涅槃经二十一曰:「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為非无為。(中略)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此中列叁十一非)。叁论玄奘义曰:「牟尼之道,道為真諦,体绝百非。」同上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演密钞二曰:「离诸过...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照法轮

玄奘所立叁法轮教之第二,即第二时之空教也。见[叁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机要

机密紧要。唐高僧传(玄奘)曰:「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