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诸大会众。说不空教随乐欲。成就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导师。大威德者。安住三三昧耶。圆满三法故。以妙音声。告大力金刚手言。勤勇士一心。谛听诸真言真言导师。即时住于智生三昧。而说出生种种巧智。百光遍照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暗...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70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大悲之心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舍利子。如来大悲心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常行悲愍为成熟故。随悲心转而无不转。是故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复无等比。亦无数量。不可称说。最为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108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复次舍利子。彼然灯如来应正等觉。于三世中普以慧眼。悉能了知。时宝云梵志如是知已。以金色髻布散于地。请佛声闻及余比丘右旋履蹈。所以者何。佛告诸比丘。宝云梵志。过无量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舍利子。时彼...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13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於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於恶色中,有阴有集,对於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為叁十六,配之於心意识之叁世而有百八,是為百八烦恼,经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為九十...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何故赞扬菩萨八等之义?于此菩萨远于八邪,获致脱门而无所著。 不猗八正,度凡夫法,立于道义,获致中正,超于凡俗,愿立道慧,不见得涂,出于邪迳,常住正观,获平等迹。离于贪身,愿住道义,逮致佛身。除超人想,常思佛教,等心一切。 远众...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46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观法之名。一观色為苦,二观色為集,叁观色為灭,四观色為道,五观色為爱味,六观色為过患,七观色為出离。前四种观色之四諦,色爱味之言,重观色之集。色过患之言,重观色之苦,色出离之言,重观色之灭諦。如是受想行识各七,故為叁十五也。不过七,故但曰七处善。见婆沙论百八十...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梵语迦叶,华言光波。谓身光炎涌映余光故也。毗婆尸佛时,叁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 一、优楼频螺迦叶,梵语优楼频螺,华言木瓜林;谓其居处,近于此林,故以名之。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最为第一。(四众者,一比丘、二比丘...
《三藏法数》 / 251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有好、恶、平叁种不同,则成十八烦恼。又六根对六尘,好、恶、平叁种,起苦受、乐受、不若不乐受、复成十八烦恼,共成叁十六种。更约过去、未来、现在叁世,各有叁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好、恶...
《三藏法数》 / 184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千人皆弥勒等。 佛告贤者舍利弗及诸比丘:“皆一心听!” 佛告贤者舍利弗:“东方去是一恒沙,有佛名安隐嘱累满具足王如来.至真.无所著.最正觉,今现在说法,其世界名曰满所愿聚。 去是二恒沙,有佛名...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34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一、有漏因,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对果而言,谓众生由烦恼结业为因,而招叁界生死苦果。是则烦恼结业,名有漏因,即集谛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有漏果,果即果报之义。谓众生由有漏惑业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名有漏果,即苦谛也。
《三藏法数》 / 108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木槵子经言贯木槵子一百八颗為数珠,以之念叁宝,则退治百八之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是数珠之起因也,然则百八之数,对於百八之结业即百八之烦恼也,又表示百八尊之功德也,又表示百八叁昧之功德也,又表示本有修生之五十四位也。见[数珠]条。木槵子经曰:「佛告之言:若欲灭烦恼...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佛大品般若经,摩訶衍品说百八种之叁昧:「一首楞严叁昧,(中略)百八离着虚空不染叁昧。」智度论五曰:「般若波罗蜜摩訶衍品中略说则有一百八叁昧,初名首楞严叁昧,乃至虚空不染不着叁昧,广说则无量叁昧。」同四十七曰:「百八叁昧佛自说其义,是时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则不...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翻即翻转之义。叁染者,谓苦、惑、业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叁德者,谓法身、般若、解脱,皆具常乐我净之德,名为叁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常也,离生死苦乐也,自在谓之我也,惑尽谓之净也。) 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谓于生灭无常之身,...
《三藏法数》 / 281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次第观蕴处界之义也。别相念处了,於总相念处之前加行修此与七处善,婆沙论百八十叁说之,俱舍论则略而不说。见俱舍光记二十叁。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春兰秋菊,各当於时而美,以譬物之两美也。法华文句一曰:「分节经文,悉是人情。兰菊各擅其美,后生不应是非。」续高僧传十五(神素传)曰:「晋川称為素杰二公,秋菊春兰,各擅其美。」太平广记百八十五曰:「譬之春兰秋菊,俱不可废。」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见修无学之叁道中,特於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虽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称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断烦恼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断為徧知。所谓断徧知是也。 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徧知,谓诸断择灭為体。徧知是智,即是断...
《佛学大辞典》 / 1094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数珠之种类有九种。其中特以百八之一种,為之根本。瑜伽念诵经曰:「珠表菩萨之胜果,於中间绝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表无量寿,慎莫驀过越法罪。」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耶句。来诣佛所。阿难白佛言。有异学梵志。今来在外。欲咨所疑。天尊曰现之。梵志乃进。稽首佛足。天尊曰就座。梵志就座。须臾退坐曰。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巍巍堂堂。犹星中月。神智妙达。众圣中...
《佛说八师经》 /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 157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坐宝庄严师子之座。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央数众。恭敬围绕。瞻仰尊颜身心不动。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于大众中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一切众生根性差别欲乐不同。如来一音随类演说。种...
《大乘百福相经》 /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 2949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舍利弗:“我亦仓卒说弟子法,我亦具说,但为难得解者。”舍利弗便白佛:“仓卒说亦可,弟子法具说亦可,弟子法会有解者。”佛便告舍利弗:“当学如是,身识俱外一切思想,我是是我所,憍慢使便不复有,所意解所慧解,自见法自解自...
《杂阿含经》 / 276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补怛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其山峰峙众宝所成。无垢清净阎浮檀金。摩尼宝王种种珍宝。妙色光明常普照曜复有如意天劫波树。恒时流出阿僧祇数。苏罗鼻香栴檀沉水。俱苏摩华柔软适意。妙色芬芳处处严饰。复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 宋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三藏明教大师天息灾奉诏译 / 2910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佛告喜王菩萨。何谓八等度无极有六事。若信八等笃乐执御不堕八邪。是曰布施。于八等行执持道法不为俗荣。是曰持戒。既在等行存平等业。而得自在无侵欺者。是曰忍辱。一坐不兴逮成罗汉。行度三界无复生死。是曰精进。因从八等致于道迹。往来不还无著真人。是曰一心。以越众流分别若...
《贤劫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4167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誓牧山求师树下。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道法少欲,多欲非道;道法知足,无厌非道;道法隐处,乐众非道;道法精进,懈怠非道;道法制心,放荡非道;道法定意,多念非道;道法智慧,愚闇非道。” 佛以圣心逆知其意,譬如力士屈申臂顷飞到其前...
《阿那律八念经》 / 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 / 1725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见修无学之叁道中,特於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虽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称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断烦恼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断為徧知。所谓断徧知是也。 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徧知,谓诸断择灭為体。徧知是智,即是断...
《佛学大辞典》 / 1094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归命最胜诸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法, 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切诸佛从是生。 善生诸佛为佛母,无性自性我清净, 佛为须菩提广说,如其所说今略集。 般若波罗蜜多有一百八名:一者最胜般若波罗蜜多,二、一切智,三、一切相智,四、实际,五、真如,六、无坏真如,七、无异真...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 863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一、世流布真实义,谓世间之法,悉同其名。众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见火,终不言是水、是风;至于见苦,终不言乐;见乐,终不言苦。虽假名立相,而称认皆同,是为世流布真实义。 二、方便流布真实义,谓世间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筹量随宜方便,造作经书论议,开导于人,是...
《三藏法数》 / 231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百八叁昧之一。观一切诸法,悉如幻梦,不见一法之叁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破相叁昧,得是叁昧,不见一切法相,何况诸叁昧相?即是无相叁昧。」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叁、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飢渴等之大行也。四、毘梨耶波罗蜜。毘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业。百八者,叁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是称九十八随眠。加之以无惭,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之十缠而為一百八。释氏要览中曰:「百八结...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闻如是: 一时,诸上尊比丘,在波罗梨弗都卢城鸡园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多有财物,诣波罗梨弗都卢治生,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持钱财物尽买,尽买已极欢喜,得盈利极大欢喜意、极悦豫。出波罗梨弗都卢城已至鸡园中,到已礼诸上尊比丘足,却坐一面。彼十支居士八...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1279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诸菩萨无央数。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善作,从城中出,诣奈女园,到世尊所,稽首足下,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叉手白佛:“欲有所问,大圣见听,乃敢自陈。” 佛告善作:“恣所欲问,如来当具分别解说。”...
《佛说八部佛名经》 / 元魏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 1242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百八叁昧之一。知无尽法(即无為法)之禪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尽叁昧者,得此叁昧,灭诸无常等相,即入不生不灭。」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及人天等俱。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汝等当知。于此世间。寡闻无识。凡夫之类。常说无暇有暇之言。然不了知。云何无暇。云何有暇。吾今为汝分别开示。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诸有情。欲住圣行。修善法时。有其八事。无暇...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1823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