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条搜索结果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叁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叁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叁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藏法数》 / 357字 / 1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如

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於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八种粥

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之酥,和米粟煮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之油,和米粟煮為粥也。叁胡麻粥,取胡麻之子和米粟煮為粥也。四乳粥,以牛马之乳和米粟煮為粥也。五小豆粥,以绿豆赤豆和米粟煮為粥也。...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1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爱欲品

爱欲品者,贱淫恩爱,世人为此,盛生灾害。 心放在淫行,欲爱增枝条, 分布生炽盛,超跃贪果猴。 以为爱忍苦,贪欲着世间, 忧患日夜长,莚如蔓草生。 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 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 夫所以忧悲,世间苦非一, 但为缘爱有,离爱则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428字 / 1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述佛品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无不利度,明为世则。 己胜不受恶,一切胜世间, 睿智廓无强,开曚令入道。 决网无挂碍,爱尽无所积, 佛意深无极,未践迹令践。 勇健立一心,出家日夜灭, 根断无欲意,学正念清明。 见谛净无秽,已度五道渊, 佛出照世间,为除众忧...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51字 / 1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泥洹品

泥洹品者,叙道大归,恬惔寂灭,度生死畏。 忍为最自守,泥洹佛称上, 舍家不犯戒,息心无所害。 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 泥洹最快;饥为大病、行为最苦, 已谛知此,泥洹最乐;少往善道, 趣恶道多,如谛知此,泥洹最安。 从因生善、从因堕恶,由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996字 / 1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华香品

华香品者,明学当行,因华见实,使伪反真。 孰能择地,舍鉴取天?谁说法句, 如择善华?学者择地,舍鉴取天; 善说法句,能采德华。知世坏喻, 幻法忽有,断魔华敷,不睹生死; 见身如沫,幻法自然,断魔华敷, 不睹生死。身病则萎,若华零落; 死命来至,如...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86字 / 1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愚闇品

愚闇品者,将以开曚,故陈其态,欲使窥明。 不寐夜长、疲惓道长、愚生死长, 莫知正法。痴意常冥,逝如流川, 在一行强,独而无偶。愚人着数, 忧戚久长,与愚居苦,于我犹怨。 有子、有财,愚惟汲汲,我且非我, 何忧子财?暑当止此、寒当止此, 愚多务虑,...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05字 / 1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明哲品

明哲品者,举智行者,修福进道,法为明镜。 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 终吉无忧。故世有福,念思绍行, 善致其愿,福禄转胜。信善作福, 积行不厌,信知阴德,久而必彰。 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友, 押附上士。喜法卧安,心悦意清, 圣人演法,慧...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16字 / 1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法句经序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33字 / 1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双要品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随乱意行,拘愚入冥,自大无法, 何解善言?随正意行,开解清明, 不为妒嫉,敏...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135字 / 1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述千品

述千品者,示学者经多而不要,不如约明。 虽诵千言,句义不正,不如一要, 闻可灭意;虽诵千言,不义何益? 不如一义,闻行可度;虽多诵经, 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 为战中上。自胜最贤,故曰人雄, 护意调身,自损...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38字 / 1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爱身品

爱身品者,所以劝学,终有益己——灭罪、兴福。 自爱身者,慎护所守,悕望欲解, 学正不寐。为身第一,常自勉学, 利乃诲人,不惓则智。学先自正, 然后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 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 何愿不至?本我所造,后我自受, 为恶自更,...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36字 / 1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学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为菩萨摩诃萨之所应学者?” 佛告须菩提:“内空、外空是菩萨摩诃萨之。五阴自空,乃至于道道亦自空。须菩提!是空为是菩萨摩诃萨之。于是空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学消五阴为学萨云然?五阴不染为学萨云然?学灭五阴...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808字 / 1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象喻品

象喻品者,教人正身,为善得善,福报快焉。 我如象斗,不恐中箭,常以诚信, 度无戒人。譬象调正,可中王乘, 调为尊人,乃受诚信。虽为常调, 如彼新驰,亦最善象,不如自调。 彼不能适,人所不至,唯自调者, 能到调方。 如象名财守,猛害难禁制, 系绊...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76字 / 1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沙门品

沙门品者,训以法正,弟子受行,得道解净。 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 比丘行如是,可以免众苦。 手足莫妄犯,节言顺所行, 常内乐定意,守一行寂然。 学当守口,宥言安徐,法义为定, 言必柔软。乐法欲法,思惟安法, 比丘依法,正而不费。学无求利,...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683字 / 1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教学品

教学品者,导以所行,释己愚闇,得见道明。 咄哉!何为寐?螉螺蚌蠹类, 隐弊以不净,迷惑计为身。 焉有被斫创,心如婴疾痛, 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 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 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 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 所生福千倍,终不堕...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714字 / 1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安宁品

安宁品者,差次安危,去恶即善,快而不堕。 我生已安,不愠于怨,众人有怨, 我行无怨;我生已安,不病于病, 众人有病,我行无病;我生已安, 不戚于忧,众人有忧,我行无忧。 我生已安,清净无为,以乐为食, 如光音天。我生已安,澹泊无事, 弥薪国火,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29字 / 1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道行品

道行品者,旨说大要度脱之道,此为极妙。 八直最上道,四谛为法迹, 不淫行之尊,施灯必得眼。 是道无复畏,见净乃度世, 此能坏魔兵,力行灭邪苦。 我已开正道,为大现异明, 已闻当自行,行乃解邪缚。 生、死非常苦,能观见为慧, 欲离一切苦,行道一切...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721字 / 1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忿怒品

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 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 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 贪淫不见法,愚痴意亦然, 除淫去痴者,其福第一尊。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 弃冥入明。忍辱胜恚,善胜不善, 胜者能施,至诚胜欺。不欺、不怒、...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12字 / 1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吉祥品

吉祥品者,修己之术,去恶就善,终厚景福。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 有梵志道士,来问何吉祥? 于是佛愍伤,为说真有要, 已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 若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 亦不祷祠神,是为最吉祥;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 敕身从真正,是为最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53字 / 1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