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条搜索结果

一字文殊

以齿[口临]或体呬淫一字,為真言之文殊菩萨也。叁摩形,為於青莲华上载如意宝珠者。尊象為童子形。金色。半跏坐千叶白莲华上。左手执青莲华。其华上有如意宝珠。右手向外。五指垂下。作满愿之印。熙怡微笑。其首髻為一髻。故又称一髻文殊。以此菩萨為本尊而修法,其法名一字文...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蔼吉文

魅人死尸之鬼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蔼吉梵言蔼吉支,此云起尸鬼也。」慧琳音义五十四曰:「蔼吉支,起尸鬼名也。」详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尼犍

Nirgrantha,又作尼虔,尼乾,尼健。六大外道之一。尼犍具曰尼犍。译曰离繫,不繫,无结。离叁界繫缚之义也。是為外道出家之总名。但此外道,特修裸形涂灰等离繫之苦行,故取总名為别名。自佛法毁之,名曰无惭。以彼母之名名為若提Jñātī,译曰亲友。彼為其子,故曰尼乾若提子N...

《佛学大辞典》 / 467字 / 1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竭罗伽

又作竭伽,揭伽,揭瞿。古仙人名。大日经疏十六有曰:「竭伽仙者,山名,约处得名。」為吠诵出者之一,大孔雀王咒经下等,与他诸仙皆列其名,此等诸仙,皆是古旧之大仙,造四明论,善闲咒术云:於胎藏界曼荼罗中為火天之眷属,与他四仙皆位於外金刚部院。但现图曼荼罗,不图其形...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此林元為祇太子所有,故名祇林。见[祇树]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佛灌顶印明

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叁昧(言叁昧之印),徧照灌於顶,不动佛於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忉利天

Trāyastrṁśa,作怛唎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叁十叁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銖、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尼食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Agada,阿伽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此云良药。」参照[阿伽]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叁波訶),曰萨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罗,曰毘罗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曰阿穆佉,曰鉢罗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切如来入叁昧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叁昧力明妃

入佛叁昧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寒地狱

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叁頞哳吒Aṭaṭa,四矐矐婆A a a,五虎虎婆Hahādhara,此叁者逼於寒而自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鉢罗Ut ala,此云青莲华,严...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1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烦恼之异名。覆盖之义。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开发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盖以覆盖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信心,不得开发。」无量寿经下曰:「离盖清净,无厌怠心。」参照[五盖]条。 又笠盖,比丘所用者。释氏要览中曰:「律云:跋难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1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二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优那。尼那。阿波那。伊帝目多伽。阇伽。毗佛略。阿浮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切如来入叁昧徧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叁昧力明妃

入佛叁昧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四向四果

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洹向须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洹果斯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含向斯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1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经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揭唎婆

Hayagrīva,又作贺野嚩,译曰马头,明王名。大日经疏五曰:「何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為瓔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髮。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髮如师子顶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歷四洲,於一...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执着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不可越守护

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难胜,对护门,无能见者等异名。於诸门之侧,与对面守护相向而坐。守护佛法。仁王尊由是出。大疏曰:「不可越正者為难持,谓力持之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為不可越使者,诸佛叁昧威力,不可过越...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角仙人

又名独角仙人。过去久远之昔,於波罗奈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為名。及长修禪定。而得通力。因惑於名扇之婬女,遂失其通力,出山為国之大臣。此一角仙人即今之释尊也。扇即今之输多罗女也。见智度论十七,经律异相叁十九。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随方毘尼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人婬女梦

佛在世有叁人為伯仲季,闻毗离国有婬女,名菴罗婆利。舍婆提国有婬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槃那。叁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於心,便於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於是到颰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文达多

六群比丘之一。无译语。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毘罗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弥种子

字為莲华之种子,亦為即阿弥之种子,盖据中图之次第,阿弥者涅槃也。见护身法钞。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世尊未说

五灯会元世尊章:「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於佛,欲再转法轮,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尝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会转法轮?」是本於楞伽经叁:「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等之意。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