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条搜索结果

摩怛里

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鬼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婆夷

U 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鄔婆斯迦,鄔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清信,近善,近事。近事叁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鄔波斯迦,或言优波赐迦,此云近善,言优婆夷...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持明仙

诵持陀罗尼,或以药力成就通力之仙人也。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同十一曰:「或以法加童男,亦令彼成就以為供侍,即游十方剎也。西方有一人成,引五百人昇空而去,不知所去也。此法成就即是持明仙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摩怛里

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译云七母,皆鬼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拏,二名娇吠哩,叁名吠瑟拏微,四名娇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药,则七母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居士

子亦称居士,犹言丈夫也。古尊宿语录序曰:「觉心居士,出善伦,秉烈丈夫志操。」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曲齿

梵名矩吒檀底之译意。又云施积。十罗剎之一。形像如天仙,衣色青,面低伏,前捧香花,长跪而居。為半跏坐。密家以之為西方阿弥陀佛之化身。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耆婆

Jivaka jiva,又作耆域,时缚迦。译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医名。耆婆耆城同為一人,观同本异译经题一云奈耆域因缘经,一云奈耆婆可知(二经共為后汉安世高译,但少有具略相违),叙其出姓。前揭之二经以為柰与萍沙王(频婆沙罗王)之子,毘那耶杂事二十一所载,与此同。然...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提树神

守护菩提树之天也。金光明经中佛对此天说流水长者子之昔缘。天讚曰:「我常念佛。乐见世尊。常作誓愿。不离佛日。佛讚嘆曰:善哉善哉,树神善。汝於今日。快说此言。一切眾生。若闻此法。皆入甘露无生法门。」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天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室,有一天,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西域记五,谓:「羯若鞠若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罗,王号梵授。福智兼备,威震赡部。具足千子,復有百,皆仪貌妍雅。时有仙人居殑伽河边,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游禽栖集,遗尼拘律果於仙人肩,生芽成大木。经多年所,从定起,欲去其树,恐覆鸟巢,而不敢。时...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八岁,诣灵鷲山,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鷲山,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

《佛学大辞典》 / 508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波斯匿王十梦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说:「舍卫国波斯匿王得十梦,以问佛:一有二瓶,一空,一满,其水往来,不入空瓶,表当来富者相送遗而不给贫者。二於马口尻置食,表大臣食於官与民。叁小树生花,表后世人叁十头白。四小树结实,表子小即生子。五有羊食绳,表夫出贾贩,妇在家与他男共住,食...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婆私吒

又作婆私瑟搋。婆罗门名。此婆罗门之母丧六子而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而还本心,受叁归戒(杂阿含经叁十四,经律异相二十叁)。俱舍论十五曰:「愁毒缠坏。心遂发狂。如婆私等。」俱舍光记十五曰:「婆沙一百二十六曰:如契经说。婆私瑟搋婆罗门丧六子故。心发狂乱。露形驰走。...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旬

五為汉语。梵语為般遮。旬為梵语之神通。即五神通也。玄应音义叁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案阿闇世王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经等云五神通同一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旃陀罗

Caṇḍā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為业者。男曰旃陀罗。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為自标故。」玄应音义叁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檀越

施主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於其阿踰闍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讚叹其德。佛為授记。胜鬘復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黑闇

涅槃经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闇,授人以祸。此二人常同行不离。」功德天又曰吉祥,黑闇又云黑耳。见[黑耳]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尾捨

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世假实

大乘勿论。小乘如大眾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叁世实有法体恒有,谓叁世之法歷然实有,若為无法,则对於过去未来无可起谓為过去谓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叁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

《佛学大辞典》 / 616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灾难

七灾难者,谓佛为十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黑日出,或二、叁、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四...

《三藏法数》 / 453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为诸众生但欣生恶死,而不知出离之方,故以二喻之。盖二行止共俱,不相弃舍。亦犹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尝暂离也。 一、功德天,经云:如有人,入于他舍,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宝。闻已欢喜...

《三藏法数》 / 365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宝藏

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秽。...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半託迦

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為大路边生,或曰大路。弟為小路边生,或曰愚路。以其皆於路上所生也。兄聪明,弟愚钝,然皆出家,证罗汉果。善见律十六曰:「般陀,汉曰路边生。般陀之母,為大富长者,与其家奴通,逃於...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鹿野园

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諦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发欲心失神通坠...

《佛学大辞典》 / 697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莲华夫人

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於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大,脚蹈地处,皆出莲华...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之无子者,又不能為婬者,皆為石。因明入正理论曰:「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涅槃经二十五曰:「譬石,本无子相,虽加功力,无量因缘,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无贪相,虽造眾缘,贪无由生。」资持记中二之一曰:「石者,根不通婬者。」普灯录五曰:「石舞成长...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不男

法华经云:菩萨不应亲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正谓此五种也。 一、生不男,谓人从生来,男根不满,是名生不男。 二、犍不男,犍谓人以刀去其男根,是为犍不男。 叁、妒不男,谓男根似无,见他行淫,因生妒心,遂或有根,是名妒不男。 四、变不男,谓根能变现也,遇男则变...

《三藏法数》 / 156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羼提罗

Śaṇḍha,一作扇提罗。新称曰扇搋。译曰石。不具男根者。胜鬘宝窟上本曰:「依外国语四名相滥:一名旃提罗Saṇḍila,此云奄人。二扇提罗Śaṇḍhilā,此云石。叁旃陀罗Caṇḍāla,此云杀狗人。四旃荼罗Candra,此名為月。」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难八不思议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三藏法数》 / 474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天帝化鼠

战遮婆罗门,以木盂覆腹,诣佛所。於大眾中,言是佛子。天帝化白鼠,咬断其绳而落木盂,大眾大笑。见[旃遮]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莲华化生分第十八

佛言。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正净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天人可比。皆受自然清虚之身无极之寿。

《佛说大阿弥陀经》 / 90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

五种不男

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金刚歌菩萨

Vajragīti,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之第叁。是為中央大日如来供养西方弥陀如来心中流出之歌咏叁摩地菩萨也。略出经曰:「由结金刚歌咏契故,得清净妙音。」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歌咏净妙法音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歌咏天形菩萨,住毘卢...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母六亲

一、舅,舅者,即母之舅,乃外祖母之兄弟,于己为舅公也。 二、姨,姨者,即母之姨,乃外祖母之姊妹,于己为姨婆也。 叁、兄,兄者,即母之兄,于己为舅也。 四、弟,弟者,即母之弟,于己亦为舅也。 五、儿,儿者,即母之,于己为姊妹也。 六、孙,孙者,即母之孙,乃兄...

《三藏法数》 / 124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男根之对,之阴部也。為身根之一部分,性之形类、音声、作业、志乐等,异於男性,皆由此根。梵Yoni。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净饭王千佛父

杂宝藏经一明鹿之缘云:「昔雌鹿咶仙人尿便生端正,迹生莲华。时梵领国王索此為第二夫人,生千叶莲华,叶有千小儿,长大皆為力士,彼时千子者贤劫之千佛是也,父者白净王是也,母者摩耶是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须摩提菩萨

Sumati,又作须摩那。菩萨名也。智度论叁十译為妙意。以五百金钱买须罗婆五茎华,供养燃灯佛,受释迦文之记别。智度论叁十五曰:「如须摩提菩萨,见燃灯佛。从须罗婆买五茎华,不肯与之,即以五百金钱得五茎华,犹不与,而耍之而言:愿我世世常為君妻,当以相与。菩萨以供养...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爱鬼

爱着害人,譬如鬼也。叁教旨归中曰:「羈縻爱鬼。」付法藏传叁曰:「爱罗剎,常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树提伽在火中生

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怀孕,因问六师外道,六师咸言:是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说其為男,长年具德。六师闻之,心生嫉妒,以菴罗卑和合毒药使服之,服已寻死。长者多积薪火葬。是时死尸火烧腹裂,子从中出,端坐火中,犹如鸳鸯处於莲华臺。佛告耆婆,汝往火中抱儿来...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恒伽提婆

Gāngādevi,人名。译曰河天。父母祷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於般若会坐受佛之授记,出大般若二十卷,小品般若七卷,智度论七十五。智度论七十五曰:「问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识故,何足求义?有人言:是人父母供养恒伽神得此,故言恒伽提婆。恒伽是河...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修罗宫悉地

密教有成阿修罗法之悉地,生於彼宫殿之法。陀罗尼集经鸟枢沙摩轨说明彼之咒法。曰:「修罗及仙人等,出迎行者,入内供养。常与甘露饮行者,齿髮皮肤并自脱去,更得新生。其人身形如似金色,持咒人得一千年活,力如金刚。」同千转陀罗尼轨说咒法曰:「其地开而作孔穴,咒佛得入...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鬼子母神

為噉人之夜叉,故曰神。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摩訶摩耶

Mahā-māya,译曰大术,大幻。天臂城释种善觉长者之长,净饭王之夫人,生悉多太子。七日而没,生於忉利天。西域记六曰:「摩訶摩耶,唐言大术。」慧苑音义上曰:「摩耶,此云幻也。」眾许摩訶帝经二曰:「尔时酥鉢罗没駄王,忽於后时妃乃有娠怀。九月诞生一,顏貌端正,诸相具...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中有生缘

欲界之胎卵二生,成中有之当有者,一依於倒心。虽住远方,然由业力所起之眼根,能见生处父母之交会,而起倒心。若為男,则缘母而起男欲,若為,则缘父而起欲。翻此缘二俱起瞋心(男於父起瞋,於母起瞋),时健达婆(谓中有),由起此二种倒见,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之人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散花天

维摩经会中有一天。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坠。天曰:结习未尽,故花着身。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毘舍支

毘舍遮之饿鬼也。住於厕。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之饿鬼中。毘舍支在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部

夫佛之垂化也,道济百灵;法之传世也,慈育万有。叁乘贤圣,既肃尔以归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卫。故诸经中,多列八部之众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天,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清净光明,尊胜无比,故名为天。列位虽多,必以大梵帝释为首。盖大梵...

《三藏法数》 / 54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妙法莲华经

Saddharma 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叁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叁藏记,隋费长房之歷代叁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為七卷。独唐智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註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為八卷...

《佛学大辞典》 / 1299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藏经十喻

為显一切眾生皆有如来藏性而说九喻,合所喻之法称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巖树之蜂蜜,叁[禾会]中之秔梁,四不净处之金,五贫家之宝藏,六菴罗果之种,七弊物中之金像,八贫之贵胎,九模中之金像。见大方等如来藏经,名义集五。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憍曇弥

Gautamī,巴Gotamī,新称乔答弥。旧称憍曇弥,俱曇弥。瞿曇姓之声。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之称。嘉祥法华疏九曰:「憍曇是姓,翻為泥土,弥者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弥者是声,為是佛姨母,故以声呼之也。」法华玄赞九曰:「梵云乔答摩,此云日炙种,亦云甘蔗种。男声中...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爱染曼荼罗

此曼荼罗以明王為本尊,四围置意生,计里枳罗,爱乐,意气之四金刚,意生,计里枳黎,爱乐,意气之四金刚,及色声香味之四菩萨,外院置时春、时雨、时秋、时冬,之四菩萨。见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於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色

比丘尼。又名莲华色尼,温盋罗苾芻尼,鬱波罗比丘尼。佛由忉利天降时,此比丘尼,化為轮王,最初拜佛。智度论十一曰:「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下阎浮提。(中略)眾人欲求先见佛礼敬。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名之恶,便化為转轮王,眾人见避坐,到佛所已,还復本身,最初礼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密因

首楞严经之经题曰:「密事密因修证了义。」如来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云密因。又密者经所说之陀罗尼,是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楞严经八曰:「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同义疏八中曰:「叁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行一切行,而非凡圣...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罽饶夷

又曰羯若鞠闍Kanyākubja,所谓曲城也。今曰克脑其Kanauj,在恒河禪那河之间。太古王城曰拘苏磨补罗Kusuma ura,在梵授王时,触仙人之怒,以其恶咒使九十九婇一时腰曲,故有此名。续高僧传作鞬拏究拨闍。翻為耳出城。玄奘渡天时,吠奢种曷利沙伐弹那Harṣavardhana,王君临此地...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精舍

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行者精练之所也。 一、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之名,以其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独,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尝侧金布地,以买只陀太子园,遂名给孤独园。因建精舍奉佛,佛于其中说法也。(梵语只陀,华言战胜。) 二、鹫岭,鹫岭,...

《三藏法数》 / 417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乘通相五逆

通於叁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文殊化龙

文殊入大海娑竭罗龙宫化八岁龙。诣灵山,使龙於大眾前成佛。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莲华喻赞品第七

尔时,佛告菩提树神:“善天!汝今应知,妙幢夜梦见妙金鼓出大音声,赞佛功德并忏悔法,此之因缘我为汝等广说其事,应当谛听,善思念之。过去有王名金龙主,常以莲华喻赞称叹十方三世诸佛。” 即为大众说其赞曰: 过去未来现在佛,安住十方世界中; 我今至诚稽首礼,一心...

《金光明最胜王经》 /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制译 / 1440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恶生王逆害

西域记六云:「初胜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於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重礼而嫁之。胜军王立為正后。其產生之男為毘卢释迦王。毘卢释迦欲就舅氏受业,至此城,见新讲堂,就中憩驾。诸释闻之,逐骂曰:卑贱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诸释所建,拟佛之居。毘卢释迦嗣位后...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訶利底

Hāriti,又作呵利底、呵利帝、訶利帝、訶哩帝、呵利陀,鬼母名,译曰欢喜。暴恶,青色,黄色等。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月满生,容貌端严,见者爱乐。其生时,诸药叉眾,咸皆欢喜,诸亲立字,名曰欢喜。」同卷曰:「此既取我男充食。则是恶贼药叉。何名欢喜?因此诸人皆唤為...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辈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出家之人,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名乞士。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佛初不度人出家,成道之后,因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恳求出家,佛乃度之,故名比丘尼。(梵语摩诃波阇波提,华言大爱道。) 叁...

《三藏法数》 / 22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罗剎

食人之鬼也。罗剎為恶鬼之总名,男曰罗剎娑。曰罗剎私。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提波延那

又作提波耶那,仙人名。辅行四曰:「如婆沙中云:佛未出时,帝释常诣提婆延那仙人所听法,舍脂(帝释夫人)念帝释捨我欲诣餘隐形上车,到仙人所,帝释乃见之言:仙人不欲见,汝当还去。不肯去。帝释以莲荷茎打之,舍脂乃以软语谢。诸仙闻声起欲,螺髻落地失通。」又佛本行集经...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儒童

梵名磨纳缚迦Mānavaka,译曰儒童。童子之总称也。然有以為别称者。唯识述记一末曰:「摩纳缚迦此云儒童。」 又谓孔子也。溧水县南七十五里,相传有儒童寺,本孔子祠。唐景福二年立。以孔子适楚经此。南唐改曰儒童寺。盖释氏有所谓造天地经云:宝历菩萨下生世间,曰伏羲。吉祥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色為提婆所害

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為同人也,何则?彼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