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 条搜索结果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於五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叁波訶),曰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罗,曰毘罗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罗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净法界真言

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謨叁曼多佛陀南。达摩驮都。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都為法界之义,第叁句嚩婆缚為自性之义,第四句句痕為我之义。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诵真言,亦即同於体法界也。见大日经密印品,同疏...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鞞跋致

Vaivartika,译曰退。初心之菩,退失所修之行也。阿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论四曰:「菩提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毘跋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于华严会上,为诸菩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人药王子

昔阎浮提摩醯斯那王时,夫人生一子,诸病人触之即癒,故字曰人药。如是千岁中治病。后命终。碎其死骨涂身则瘥。人药王子即今之释迦佛是也。见菩藏经下,经律异相叁十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是名财供养。(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1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修行之次第也。(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1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十住

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叁、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1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之上,故曰圆满。(菩,梵语具云菩提,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习种性有十住菩

此是内凡下品叁贤初位。一发心住。始从凡境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性位。由彼发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法门。离诸尘秽。心地清显。叁修行住。善观诸法对治之门。慧照逾明解心涉境修种觉故。曰修行住。四生贵住。理解胜还生在真如法性理寂种...

《法门名义集》 / 270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爱染王

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即爱神是也。爱染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為神明之体者,烦恼即菩提之意也。大日经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大贪治贪。」其身相乃叁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法具。瑜祇经爱染王品曰:...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1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十字佛顶印真言

转法轮菩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囉(金刚),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红莲华

梵名优鉢罗Ut ala之译,谓赤色之莲华也。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红莲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求生诸天宫者,当於红莲华手,真言:唵(引)商揭[口隶](二合)嚩(二合)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0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僧统

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僧官,称為正。魏改之,称為统。有沙门统,僧统,沙门都统叁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僧统。孝文帝世初任曇曜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世初起大统之称,以曇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灌顶

梵语Abhiṣ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顶而表祝意。密教傚此世法,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显教虽说等觉菩於色界之魔醯首罗天由十方诸佛受灌顶而成佛之事,而无说於学人实行之之法则者。大日经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

《佛学大辞典》 / 770字 / 10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召请方便真言

南麼叁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嚩怚囉(二合)鉢囉(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鉤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鉢[口履]布囉迦(满足)莎訶(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鉤,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徧一...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大辩才天

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10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入瓶

沙弥有通力,能入於澡瓶中。阿育王传七曰:「昔阿恕伽王,见一七岁沙弥,将至屏处而為作礼,语沙弥言:莫向人道我礼汝。时沙弥前有一澡瓶,沙弥即入其中,从澡瓶中还来出,而语言:王慎莫向人道沙弥入澡瓶中復还来出。王即语沙弥言:我当现向人说,不復得隐。是以诸经皆云:沙弥虽...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0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