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 条搜索结果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法数》 / 1270字 / 1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菩萨四心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叁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法数》 / 312字 / 1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法数》 / 446字 / 1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法数》 / 354字 / 1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虚空

梵名Ākāś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孕。菩萨名。空慧之库,犹如虚空,故名虚空,包一切之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胎界曼荼罗虚空院之中尊也。大集经虚空品谓為从此东方大庄严世界一宝庄严佛所之菩萨虚空菩萨经谓為从此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胜华敷如来所...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1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人

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经云:叁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法数》 / 100字 / 1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法

法即轨则之义。谓诸佛菩萨,莫不轨则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觉。故经云:惟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是也。(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三法数》 / 79字 / 1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伽罗

Tagara,多伽罗之略,香木名。 又黑沈香。谷响集七曰:「伽罗翻黑,经所谓黑沈香是矣。盖昔蛮商传天竺语耶,今名奇南香也。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徧故。又虚空经云:烧眾名器坚黑沈水。」玄应音义一曰:「多伽罗香,此云根香。」慧琳音义叁曰:「多揭罗...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虚空菩萨神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佉罗山依正觉仙所住之处。与无数大比丘声闻众俱。亦与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来宝现。以无量百千释迦毗楞伽宝。周匝庄严。是宝珠光隐蔽一切余色光明。唯见如来及如意宝。余无量无边不可说色见如虚空。如来威光极更明显。...

虚空菩萨经》 / 宋罽宾国三藏昙摩蜜多译 / 7725字 / 1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佛说虚空菩萨神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菩萨经》 / 8517字 / 1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法数》 / 454字 / 1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字文殊法

合叱洛呬燄之四字成一字之真言,而念诵之也。此為求子而修之。曼殊室利菩萨中一字咒王经曰:「此之一字悉能成就一切事业,悉能圆满所有善法。」本经除上经一卷(唐义净译)外,有大方广菩萨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上经同本异译。大陀罗尼末法中...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数目

今时僧俗持诵经咒。动称一。问其数。则云五千四十八也。尝考歷代经目录。惟开元释教录有五千四十八卷之数。餘则增减不等。至今乃有七千二百餘卷矣。世俗执着五千四十八者。乃依西游记之说耳。夫持诵者。量自心力。如法定数。或以一百為。表大乘百法也。或以五百為。应五位...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一行

直隶鉅鹿人,姓张,本名遂,初就普寂出家。强记非凡,游诸方究律。又得歷数算法之秘诀。唐玄宗闻其名,开元叁年,勅入禁廷。九年,撰大衍歷九卷。十一年,製黄道仪。善无畏来,师就习密教。参与译经。且撰大日经疏。又遇金刚智,受秘密灌顶。十五年,寂於华严寺。年四十五。諡大...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佉罗

Khara,木名,译曰櫨。见大陀罗尼法中一字心咒经。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叁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叁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叁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法数》 / 357字 / 1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即含之义,谓含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法数》 / 443字 / 1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佛说菩萨睒子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比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佛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前世初求得菩萨道时,戒行普具,精进一心,修集智慧,行于善权,功德累积,不可称说。诸天、释梵、天龙、鬼神、帝...

《佛说睒子经》 / 安公录中阙译今附西晋录 / 2975字 / 1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法数》 / 339字 / 1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无尽

者,含摄也。此之十,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法数》 / 879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法数》 / 2561字 / 1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法数》 / 965字 / 1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五乘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萨乘。能运众生从因至果。故名为乘。

《法门名义集》 / 26字 / 1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八十八佛

世合五十叁佛与叁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叁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叁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菩萨经,又说虚空之天冠内,有叁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乘

声闻乘。缘觉乘。佛菩萨乘。

《法门名义集》 / 10字 / 1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大般涅槃经序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经》 / 855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

《三法数》 / 2473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名叁界。亦名叁有。欲界始从地狱上至六天。皆有六欲之情。通为欲界。色界总有四禅。合十八天。初禅梵天已上无有女形。色身清净故曰色界。非是散善所能惑也。要修禅定得生其中。无色界有四天。此众生过去时厌患色碍。修无边虚空叁昧生在其中。无有身形。但有...

《法门名义集》 / 127字 / 1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修多罗。诠戒定二学随机破病。毗尼。唯诠戒学。摩德勒伽。唯诠慧学。亦名阿毗达摩。此叁约大小乘分为二。所谓声闻菩萨

《法门名义集》 / 54字 / 1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如来十身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法数》 / 370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法数》 / 452字 / 1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法数》 / 1442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十二分教,故第二论教所摄。然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法数》 / 2102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法数》 / 434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法数》 / 197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忍辱五种功德力

一、能忍所打,谓菩萨以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以得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叁、能忍所嗔,谓菩萨以得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嗔呵,而能...

《三法数》 / 211字 / 1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法数》 / 1655字 / 1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法数》 / 852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菩萨摩诃萨乘

菩萨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此人发心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满。修佛相好。学佛威仪。于叁乘别教中。此是大乘。

《法门名义集》 / 50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道行般若经序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佛说菩萨曾为鳖王经

昔者菩萨,曾为鳖王,生长大海,教化诸类,子民群众,皆修仁德。王自奉正,行四等心——慈、悲、喜、护——愍于众生,如母抱育爱于赤子,游行海中,劝化不逮,皆欲使安,衣食充备,不令饥寒。其海深长,边际难限,而悉周至,靡不更历,以化危厄,使众罪索。于时鳖王,出海于外,在边卧...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56字 / 1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