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条搜索结果

一道

一道者,一实之道,即佛所说最上乘之法也。若依此道而,则能顿断诸惑,顿出生死,非如二乘等次第超出。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是也。(二乘者,缘觉乘、声闻乘也。)

《三藏法数》 / 78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功德衣

梵语曰迦絺那。译言功德衣。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见[迦絺那]条。四分律四十叁曰:「安居竟,有四事应作。何等為四?应自恣,应解界,应结界,应受功德衣。」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念处

菩萨於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二受念处,对於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处者,為观受悉是苦也。叁心念处,观心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四法念处,法為意根所起之法,於贪瞋等之恶法断除之,於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五境界念处,...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无间。长时。恭敬。无余。无间者。恶及无记不得间隔。故名无间。长时者。叁大阿僧祇。其时长久。恭敬者。敬人重法。尽于至心。无余者。大慈悲。利他之行。遍法界众生。妙智慧。自利之行。彻无生法忍。备尽满足。无所不周。故曰无余

《法门名义集》 / 96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一性

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乳香

陆香也。梦溪笔谈云:「陆即乳香也。」梵Kunduruka。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一子

谓菩萨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见众生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见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则欢喜;见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生,同于一子。是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故曰闻。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音懺法

向於观音之懺悔法也。自梁武帝始,今之法式,為宋遵式所治定懺法小序曰:「梁武帝,此法,救后妃死為巨蟒。(中略)大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请观音经消伏毒害懺仪,今所流布天下者是也。其文者,或用经疏止观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言辞,或文意共自作,以终卷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聚净戒

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叁聚戒者菩萨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二者声闻十善。叁者缘觉十善。...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二部经

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二道

一者见道。二者道。见道者。昭理名见。增明曰。见是解也。道者。行也。能除壅障。名之为道。

《法门名义集》 / 39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一间

旧云一种子。言不还向中一种之圣者,虽断欲界惑八九品然犹有一品或二品之餘残,更可受欲界之生者。俱舍论二十四曰:「一间者,间谓间隔,彼餘一生為间隔故,不证圆寂,或餘一品欲所断惑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有一间者,说名一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一间,梵言翳迦鼻至迦...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诸异道品四

“尔时,太子自手执刀,割于头髻,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即时无量百千诸天,生大欢喜,遍满其体,不能自胜,以喜欢心,齐出声叫,大歌大啸,弄诸衣裳,口大唱言:‘悉达太子!今已出家。悉达太子!今已出家。其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已一切生法众生,当得解脱于彼生法,乃至应...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084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嗔恚叁种发相

一、非理嗔相,谓行人禅定时,嗔觉欻然而起,无问是理非理,他犯不犯;无故而发嗔恚,障诸禅定,是为非理嗔相。 二、顺理嗔相,谓行人禅定时,外人实来恼我,以此为缘,生于嗔觉,相续不息;亦如持戒之人,见非法者,而生嗔恚。嗔虽顺理,亦障禅定,是为顺理嗔相。 叁、诤...

《三藏法数》 / 178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伊闕佛龕

在河南洛阳龙门山之西崖。大佛龕也。為北魏宣武帝时所造,唐贞观十五年魏王泰為长孙皇后之。因更磨崖刻其由致於傍,褚逐良书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布化中国。商那和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叁阶佛法

信行禪师,於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叁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叁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禪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叁乘。叁乘者即别解别行及叁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叁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顿写

又曰顿经,一日经。於一座疾书法华经也。為追福而之。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净口业真言

即「唎。摩訶唎。唎。萨婆訶。」十四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註解二曰:「诵此真言者,一切口业悉皆清净。不诵真言,以恒河水漱,亦不净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法数》 / 376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自在菩萨授记品

尔时世尊。复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愍念多众生故。住陀罗尼形。而为众生演说安立。劝进随喜解其理趣。为行者开示法要及诸护摩。善巧方便能获无上正等菩提。及获二乘人天之果。以清净身能为众生作诸佛事。示现佛身。安立寂静无住涅槃。若有...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234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501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毘婆尸

Vi aśyin,又作毘鉢尸,微鉢尸,鞞婆尸,毘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叁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百大劫种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一切

一切者,谓上根大智之人,全性起,了即性,性不二,事理互融。烧香散华,无非中道;习禅诵经,尽是真如。是故一行,则一切行无不焉。

《三藏法数》 / 72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二法身

一、言说法身,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得法身,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三藏法数》 / 96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牛头禪

以牛头山法融為祖之禪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禪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巖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瑜伽像

真言瑜伽经者观想之尊像也。瑜祇经曰:「若作曼荼罗,及画瑜伽像。」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多罗

Sūtra,又作单罗,妒路,多阑,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水懺法

神僧传云:唐懿宗朝有悟达法师知玄,膝上生人面疮,依神僧之告而懺悔,以叁昧之水洗之。疮乃癒。因着慈悲水懺法叁卷。名水懺法。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七常住果

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

《三藏法数》 / 40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五住地惑

五住者,谓叁界见惑为一住,叁界思惑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者,能生见、思二惑,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见住地惑,一切见者,即叁界分别见惑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40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五种忏悔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叁宝,不于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

《三藏法数》 / 359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

羼提仙人

佛往昔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贤愚经名羼提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得诸婬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婬女採华林间,见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诸婬女讚说忍慈...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