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条搜索结果

天台山

在浙江省台州天台县之西,仙霞岭脉之东支也。形势高大,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接四明金华,蜿蜒东海滨,如衣之有缘。隋智者大师依此山而开闢一宗,因之有天台宗之名。观音玄义记一曰:「天台山者即大师栖身入寂之所。」辅行一曰:「台者星名,其地分野应天叁台,故以名焉。」大明一...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居士

梵语曰迦罗越kula ati,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輟耕录曰:「今人多以居士自号。考之六经,惟礼记有居士锦带。註,谓道艺处士也。」吴曾能改斋漫录曰:「居士之号,起於商周之时。韩非子书曰:太公封於齐,东海上有居士狂矞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顶戴弥陀

观无量寿经述观音之相曰:「毘楞伽摩尼宝,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花。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龙树十二礼曰:「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顶礼弥陀尊。」般...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摩提

Abhetri Abhettī,又作阿麼[齿来]。译曰无畏。观音菩萨之别名。阿摩提观音仪轨曰:「无畏观自在菩萨,一名阿摩[齿来]观自在菩萨,又云宽广。」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

观音之前,引竹籤以卜吉凶者。释门正统叁曰:「又有菩萨一百籤,及越之圆通一百叁十籤,以决群迷吉凶祸福。祷之诚者,纤毫不差。叙其事者,谓是菩萨化身所撰,理或然也。」依此说则有一百籤与一百叁十籤之两种:一百籤者从天竺寺之观音院起,一百叁十籤者从越之圆通寺起。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千手

千手观音也。见[千手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伴陀罗缚子尼

白衣观音之梵名。见[半拏囉嚩悉寧]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不失

佛之叁不护,又名叁不失。观音义疏下曰:「此是圣人叁业无谋而徧应一切,亦名叁不失,叁轮不思议化也,亦名叁不护。」见[叁不护]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二土

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徧满於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净土。或為秽土。随眾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见宗镜录八十九。 又一、净土,為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等之杂秽者,如西方之极乐世界是也。此中有报土化土之二。报...

《佛学大辞典》 / 556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叶莲臺

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臺也。中央為大日,四方之八叶,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四菩萨,合為九尊,是叁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心(心臟)开敷之相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鬚蕊。」同疏四曰:「先观此莲,令其开敷,為八叶白...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应现日天子

文句二下曰:「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嘉祥法华疏二曰:「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也。」玄赞二同之。安乐集下曰:「须弥四域经云: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牺女媧,是此二菩萨,共...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通途

谓通常之法也。观音义疏上曰:「此乃通途商略。」因明义断曰:「此解虽然未是通途。」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字法

又曰六字供,六字护摩。有二种:一為观音之六字法,依请观音经所说,以六观音或六观音所变之六字明王為本尊而诵念六字章句陀罗尼之修法也。百二十尊法菩萨部载其仪轨。二為文殊之六字法,诵闇婆计陀那摩之六字真言而祈念文殊菩萨也。百十尊法菩萨部载其方规。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

普陀山志一曰:「口峭壁危峻,石色青黝,高叁四十丈,陡劈两崖如门,深广百餘丈。礼佛求现者,拜不绝踵。康熙叁十八年御书梵音额赐掛。」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月精

又曰月精摩尼。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者。其手亦曰月精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患热毒病求清凉者,当於月精摩尼手。真言:唵(引)苏悉地揭哩(二合)萨嚩(二合)贺。」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悲者

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眾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座,口出五色光莲华叶形舌,讚嘆大悲者调御师子法。」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十叁身

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叁昧示现之叁十叁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叁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毘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叁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悲观音

台家所立六观音之一。千手观音之异名。见[千手观音]条。又,观音之总名。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於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十方之诸佛,现菩萨之形,為观音普贤等,无量之菩萨,现声闻之形,為舍利弗等。佛入叁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於诸相中现十方之佛剎,於诸好中现往昔之行门,於是德藏菩萨问普贤菩萨此叁昧之名,普贤说其名义及证得此叁昧之福德因缘。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略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也。為观音菩萨说普门圆通之德者,故名普门品。示现叁十叁身普使一切眾生圆通於佛道也。法华科註八曰:「普门即圆通之门也。」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普门者,普以周普為义,门觉开通无滞之名,能通道令物悟入,故称為门。」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圆光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背负火燄之观音也。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经普门品:「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之意。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多罗菩萨

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女性。从观如来眼生,故云眼观音。又以人之爱者在於眼,故表爱而谓之眼。大日经曰:「彼右大称名,圣者多罗尊。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无不徧。暉发犹净金...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一心顶礼

一心头面礼拜也。观音懺法曰:「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十叁观音

图画普门品所说叁十叁身為叁十叁观音。其典据不明。叁十叁观音者: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瀧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眾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耨观音...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智

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

《三藏法数》 / 203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千手千眼观音

即[千手观音]。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叁佛

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光普照观音

七佛八菩萨所说神咒经所说六观音之一。天台以之為修罗道之能化。道邃六字经验记,配之於十一面观音。见[六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蛤蜊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坐於蛤蜊中,故有此称。又,唐文宗食蛤蜊,有擘而不开者,焚香祷之,俄变為大士形。帝召终南山惟政禪师问之。师曰:夫物无虚应,此盖陛下信心广耳。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為说法。帝曰:大士虽现,末闻说法。师曰:陛下覩此,常耶?非常耶?信耶?非信...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施无畏

又曰施无畏者,施无畏萨埵等。观音菩萨之异名。彼菩萨為眾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无畏也,故名。法华经普门品曰:「此娑婆世界皆号之為施无畏者。」楞严经六曰:「十方微尘国土皆名之為施无畏者。」观音玄义记一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訶萨,於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准提观音

见[准提]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持莲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乘莲叶,两手持莲花,显现童男童女之体。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十叁观音

叁十叁体异形之观音。见[叁十叁身]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香王观音

此菩萨為观音之部属,故於十五观音中為香王观音。在第十五数。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度满相

修六度各有满时。尸毘王代鸽者,布施之满也。普明王捨国者,戒之满也。羼提仙人割肉无恨者,忍之满也。大施太子抒海并讚佛者,精进之满也。尚闍梨鹊巢顶上者,禪定之满也。劬嬪大臣分地息諍者,智之满也。见俱舍论十八,辅行叁之二,观音玄记下,四教仪。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合掌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以虚心合掌,故有此名。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准胝观音

即[准提观音]。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弥陀叁尊

中尊為阿弥陀佛,左為观音菩萨,右為势至菩萨之叁体。见观无量寿经。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劬嬪陀

Ka hina,释迦菩萨因位时,有為劬嬪陀大臣等分阎浮提地為七分,使之无諍事。是菩萨成满般若波罗蜜多之相也。智度论四曰:「问曰:般若波罗蜜,云何满?答曰:菩萨大心思惟分别,如劬嬪陀婆罗门大臣,分阎浮提大地作七分,若干大城小城聚落村民尽作七分,般若波罗蜜如是。」观音...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延命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补陀落海会轨第叁院东门之延命观音曰:「顶上大宝冠,其中住佛身。身相深黄色,慈悲柔软相。救世二十臂,引接群生类(云云)。」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早离速离

兄弟二人名。以其早离父母,故名。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有梵志名长那,妻名摩耶斯罗。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於绝岛而还。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八臂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觉译。佛对阿难说十八臂观音之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忿怒鉤

观音之一种。称曰忿怒鉤观世音,正观音入忿怒叁摩地助虚空藏化道之形也。密号持鉤金刚。以持鉤轮故也。秘藏记中曰:「忿怒鉤观世音菩萨,四面明王之像,肉色,左右面青黑色,有四手,左上手取莲华,次一手取羂索,次右上手持铁鉤,次一手与愿契。」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灵鷲山,观音菩萨说一根本咒与一结界咒与一奉请咒。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大悲懺

出像大悲懺法之略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之异名也。四明大师智礼着。依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而说千手观音之懺法。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游戏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乘五色云。左手安偏膝,游观法界之相。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九应身

宝光大士為观音之应化,故称為十九应身。十九者,指法华普门品叁十叁身十九说法中十九说法而言。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千手观音二十八部眾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陀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蒙古佛教

蒙古库腾汉,於岁次巳未,有疾,多人诊视不能痊。术穷。因议及西边地方有奇异通晓五识名萨斯嘉恭噶嘉勒灿喇斯,延请医治,庶几有益。遂令韦玛郭特之道尔达达尔罕為首。往请怕克巴巴喇密特。係是戍子年以来纪叁千叁百七十五年岁次壬寅降生。至戊辰年二十七岁,往额訥特珂克与左道六...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

依请观音经祈祷观音之法也。於疫病之时修之。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

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准胝观音

即[准提观音]。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威德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左手持莲华,坐於巖上之像也。配於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可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现天大将军身為说法。」此将军身之威德,广大而胜,故名為威德。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五尊观音

一、正观音,二、千手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轮观音,七、不空羂索观音,八、白衣观音,九、叶衣观音,十、水月观音,十一、杨柳观音,十二、阿摩[齿来]观音,十叁、多罗观音,十四、青颈观音,十五、香王观音。见诸尊真言句义抄中。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尊

佛法僧叁宝名。是尊重之意也。四十二章经曰:「叁尊者佛法僧也。」出曜经十五曰:「如契经所说,告诸比丘,今当為汝说叁第一之尊:一者佛為第一之尊,二者法為第一之尊,叁者僧為第一之尊。」无常经曰:「稽首总敬叁宝尊。」 又西方之尊叁尊為阿弥陀,观音,势至。药师之叁尊,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

又作正观音,新作圣观自在。六观音之一。无六观音中千手等之异相,故但称為圣观音,寻常之观音菩萨也。见[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支硎山

在江苏吴县西南。晋支遁隐此。平石為硎。山有平石。故支遁得名。有梁武帝报恩寺。又称报恩山。东址有观音寺,亦称观音山。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军持

Kuṇḍi,又作军[金持],君持,运[打-丁+迟],君迟,鍕[金持],捃稚迦,君稚迦Kunḍikā,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军持手所持之瓶也。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求生诸梵天上者当於军持手,真言:唵(引)嚩曰囉(二合)势佉囉嚕叱[牟含]。」案军持如瓶形。僧人舀水器也。见君迟条。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琉璃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又曰香王观音。乘一莲华,浮於水,手持香炉。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本迹

本地与垂迹也,初地已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之应化,以化眾生。其实身為本地,分身為垂迹,地者能生之义,為利物而自本身垂万化,故能现之本,谓為本地。所现之末谓為垂迹。自本垂迹,由迹知本,是即一佛菩萨上之妙德也。然此本迹有高下,台家立本高迹下,本下...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二藏

诵千手观音陀罗尼人之功德藏也。见[千手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净土

谓之补陀落山Potalaka,在印度之南海岸。千手经曰:「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十一面观自在菩萨仪轨经上曰:「一时,薄伽梵,住补陀洛山大圣观自在宫殿中。」八十华严经六十八曰:「於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西域记十(秣...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叁昧耶形

八叶之莲华也。大日经疏十一曰:「莲华者,以金作八叶莲华等。此中持诵,若成即同观音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宝陀巖

观音之住处,宝陀洛迦山Potalaka也。又作补陀洛迦,布呾洛迦补陀洛。祖英集曰:「宝陀巖上客,应笑未归人。」冷斋夜话二曰:「有如世画宝陀巖竹今犹在。」见[补陀落迦]条。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

观音玄义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常念

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叁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自在

法藏之心经略疏曰:「於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又机往救,自在无关,故以為名。前释就智,后释就悲。」见[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弥陀曼荼罗

以阿弥陀佛為八叶莲台中央之主体,秘密之曼荼罗也。其法以弥陀為普门万德之中央法界体性智,以弥陀四亲近菩萨中第一之金刚法菩萨(即观音)為东方大圆镜智,第二之金刚利菩萨(即文殊)為南方平等性智,第叁之金刚因菩萨(即弥勒)為西方妙观察智,第四之金刚语菩萨(即维摩居士)...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僧伽大师

唐时西域人。姓何氏。龙朔中南游江淮,於泗州建寺。中宗亲书额為普光王寺赐之。世称观音大士化身。见太平广记。李白有僧伽歌。参照[僧伽]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毘俱胝观音

八大观音之一。毘俱胝天女,从观音额上生之忿怒身也。见[毘俱胝]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洒水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右手持瓶作洒水之相者。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锡杖

十八物之一。梵语,喫弃罗Khakkhara,译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显密之二意。显教為乞食或驱虫也。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

《佛学大辞典》 / 60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性恶

对修恶之称。依关係而起之恶谓之修恶,本来真如理性所具之恶,谓之性恶。性具善,亦具恶,此性恶之义,天台一宗之极说,他宗未谈之法门也。天台於观音玄义发之,荆溪於止观辅行五提出此说,后至四明,对於华严宗及山外之异义,盛扩张此义。真如纯真无妄,不具恶,依无明之妄缘而背...

《佛学大辞典》 / 821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别行疏

观音义疏之异名。本经文句之外,於观世音普门品别造义疏者。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字河临法

於河中修观音之六字法也。瞿醯经补闕品曰:「或於水上密布净板。如法埿治。於上而作。如水中行尊及鼓音尊曼荼罗者,应於水上作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千手千眼

千手观音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顶上十一面

千光眼秘法经曰:「顶有十一面。当前叁面為菩萨相,右边叁面白牙出上相,左边叁面忿怒相,当后一面暴笑相,顶上一面如来相。」见[十一面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

讲讚圣观音之法会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潮音

普陀山志一曰:「潮音在普济寺左龙湾之麓,金沙尽处,巖石丛起沙中。广至亩餘,齿齿然不可容足。从崖至脚,高二十餘丈。歧处如门,穹上虚下,窅若漏屋。朝山士女,向叩拜。大士现身不一,随诚所感。康熙叁十八年,御书潮音额赐掛。」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杨柳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以杨柳為叁昧耶形之观音也。杨柳取其柔顺,不知起因。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莲卧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趺座合掌於池中莲华之观音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眾宝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坐地上,右手按地,立左手安於左膝,现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圆通大士

观音之别号也。楞严会上大小二十五圣各自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勅文殊料简是非。文殊歷评已。独以最后观世音之耳根圆通為最上。以此土眾生六根中耳根為最利,故以耳根為圆通之方便而為最上也。因而二十五圣中圆通之名,独冠於观音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圆通懺法

观音懺法之别名。此法以观音為道场之主,故名观音懺法,復称观音為圆通大士,故名圆通懺法。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识规矩

天亲宗相撮瑜伽百卷為嗢陀蓝。护法愍迷,造成唯识论解叁十颂。阐发慈氏之奥典。十师精贯,百卷该。类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师糅兹十释,译成十卷。既使文同义异者,若出一师。然而记忆犹艰。乃造八识颂,以统其绪。谓之规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行相心所缘性量...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过木桥

神山僧密与山良价过独木桥时,寄於拈提之故事,示一事一物不固执依倚,有无二见不可堕於待对者。颂古联珠通集第二十四曰:「神山与山过独木桥,先过了,拈起木桥曰:过来。师曰:价闍黎,乃放下木桥。」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赖耶

Malaya,国名。摩罗耶山所在之处。开元录九曰:「摩赖耶国,此云光明国,其国近观音宫殿补陀落山。」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白处尊

白处观音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观音玄义

二卷。天台说,灌顶记。观音经之玄义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行森

叁十二祖传曰:「行森号[卄/卬]溪,又号慈翁。博罗人,俗姓黎氏。参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琳秀,明心要。秀令分座说法,接引海眾。一时目為大鹏劈海,又称為森铁棒。清康熙十六年,游华巖曰:此中修篁奇石,可以卧数江帆,吾老此画图中矣。乃自刻化期,手书封龕偈而寂。世寿六十...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转五蕴成五分法身

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也。 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

《三藏法数》 / 506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何耶揭唎婆像法

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像法及其坛法。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缚卢枳低湿伐逻

Avalokiteśvara,旧称阿那婆娄吉低输,阿梨耶婆楼吉弖税。译曰观世音,光世音。新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卢吉帝舍婆罗,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等。译曰观自在。观世音也。西城记叁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九大士

与[十九应身]同。但此正指观音也。日本慈觉大师显扬大戒论偈曰:「文殊妙海菩萨僧,十九大士契圣眾。」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梵音

观音洞。见[观音洞]条下。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被叶衣观音

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叁行第一位。裹於莲叶中。故名。密号曰异行金刚。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补处

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也,隔一生而成佛,则谓之一生补处。又此位名等觉,弥勒即為释迦如来之补处菩萨也。维摩经曰:「弥勒在一生补处。」智度论七曰:「弥勒菩萨应称补处。」观音玄义中曰:「补处者,前佛既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叁重,故约於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徧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為第叁重,此外金刚部眾围绕四周為第四重。总之左右叁重,上下四重也。...

《佛学大辞典》 / 68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千佛出兴异说

或以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其时有转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王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

《佛学大辞典》 / 708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準提

Caṇdi,又作准胝,尊提。称為天人丈夫观音,人道之能化也。禪宗以準提為观音部之一尊,深尊崇之,日本东密以準提為六观音之一、摄於莲华部,独台密以七俱胝佛母准提经之经名,準提入於佛母中以為佛部之尊。準提译曰清净,讚嘆心性清净之称。為叁目十八臂之尊形。叁昧耶形為未敷莲...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斋日佛

配於此十斋日之佛菩萨,谓之十斋佛:一日定光佛,八日药师如来,十四日普贤菩萨,十五日阿弥陀如来,十八日观音菩萨,二十叁日势至菩萨,二十四日地藏菩萨,二十八日毘卢遮那佛,二十九日药王菩萨,叁十日释迦如来也。但此配法出拾芥抄,无经论之明据,或由五祖戒禪师配叁十佛於叁...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月盖

毘舍离国长者之名。尝入维摩方丈,听不二法门。请西方叁尊,救国内恶疫。禪宗之山门阁上。观音右边,安置长者之像者,即為其请叁尊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於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詰舍。」同注八:「什曰:彼国无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国政。今言主者,眾所推也。」...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悲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两手覆於衣垂於前,立丘上之相。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经轨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伽梵达磨译。是通常之千手经也。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唐智通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药树王身

菩萨应现於六道,救眾生苦难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菩萨亦如是,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宝,随意而不穷不尽。菩萨大慈熏身与眾生乐,名如意药王身。」法华玄义...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莲华军荼利

莲华部之军荼利明王也。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观音大慈内之折伏忿怒也。秘藏记下曰:「左指青莲华大青色。」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自在宫

梵语,摩醯首罗宫。大自在天之宫殿也。在色界之顶。外道所祭祀之大自在天住於此。又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於此处变现净土。自十方诸佛施成佛之灌顶。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自在故。」同述记七末曰:「大自在宫者,净居上有...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菩萨巾

俗谓观音兜。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白身观音

Svetabhagavatī,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也。秘藏记末曰:「白身观自在菩萨浅黄色,左手持莲华。」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大观音

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一圆满意愿明王菩萨,二白衣自在,叁髻罗剎女,四四面观音,五马头罗剎,六毘俱胝,七大势至,八陀罗观音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懺仪

懺法之仪式也。法华懺法,方等懺法,观音懺法,弥陀懺法等。佛祖统纪叁十叁曰:「僧传称:汉魏以来,请僧设供,同於祠祀。起坐威仪,略无规矩。至晋朝安法师,始依经律作赴请礼讚等仪。」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法螺

梵语商佉,译曰珂贝。即螺贝也。螺贝之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被大眾。又螺声勇猛,以表大法之雄猛。又吹螺而号令叁军,以譬说法降魔。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无量寿经上曰:「扣法鼓,吹法蠃。」鼓音经曰:「吹大战螺,击大战鼓。」嘉祥法华经疏叁曰:「螺鼓远闻...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儞罗建他

Nilakaṇṭha,青颈观音之梵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随求菩萨

具名大随求菩萨,胎藏界曼陀罗中观音院之一尊,观音菩萨之变身别名也。念此菩萨,诵其真言,则随眾生之求愿而施与,故名随求。其真言曰随求陀罗尼。秘藏记末曰:「大随求菩萨,深黄色,并有八臂,左上手莲华上有金轮光炎,次手梵筴,次手宝幢,次手索,右手五鈷跋折罗,次手镑鉾,...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

如意轮观音之德号也。观音為莲华部之中坚,故云莲华心。原為久成之古佛,故称如来。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性具

又曰体具,理具。谓本觉之性,具菩萨界以下九界之恶法及佛界之善法,总具十界叁千之善恶诸法也。天台始发之,荆溪,四明,盛详述之。他宗虽言性具善,然不言性具恶,台家独谈性具恶也。因之天台分之為别圆二教,以他宗之极说未尽性具,总谓之别教。观音玄义记二曰:「九界望佛皆名...

《佛学大辞典》 / 691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