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嘱累品说,释迦如来叁摩诸菩萨之顶而付嘱法华经:「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訶萨顶,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叁摩诸菩萨摩訶萨顶,而作是言...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谓其能为人轨范,故云阿阇黎也。 一、出家阿阇黎,出家阿阇黎者,即比丘剃度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受戒阿阇黎,受戒阿阇黎者,即比丘受戒之师也。谓既得出家,必须依师求受戒法...
《三藏法数》 / 318字 / 1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Hingu,又作兴瞿,兴旧,兴宣。五辛之一。玄应音义十八曰:「兴渠,此言讹也,应言兴旧兴宜。出闍乌荼娑佗那国,彼土人常所食者也,此方相传以為芸薹非也。此树汁似桃胶,西国作食皆着之,今时阿魏药是也。」慧琳音义六十八曰:「兴瞿,梵语药名,唐云阿魏也。」宋僧传二十九慧日...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1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由佛眼尊流出之金轮佛顶也。以八辐轮為其叁昧耶形。瑜祇经曰:「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 又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井户与驴马也。曹山录曰:「师问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说应底道理?德曰:如驴覷井。山曰祇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麼生?山曰:如井覷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Vaivartika,译曰退。初心之菩萨,退失所修之行也。阿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论四曰:「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毘跋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陀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叁頞哳吒Aṭaṭa,四矐矐婆A a a,五虎虎婆Hahādhara,此叁者逼於寒而自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鉢罗Ut ala,此云青莲华,严...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1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捨所苦身,往於西...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梵名婆藪槃豆,译為天亲。新译伐苏畔度,译為世亲。佛灭后九百年於印度阿踰陀国出世,造俱舍论唯识等大小论千部。西域记五曰:「伐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藪槃豆,译曰天亲,讹误也。」见[天亲]条。梵Vasubandhu。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在祇园精舍中。他方世界在家出家之菩萨修行佛道之院也。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故曰道俗菩萨。见祇园图经。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Mahā,又作莫醯。译曰大。大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大。」 又摩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大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 又药名。与[摩祇]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Akṣobhya,又作阿閦婆。数名。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中之第二十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阿芻婆,隋言数千兆也。」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阿閦婆,西方数名,此方万载之数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东方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具名金刚鉤王。标如来四摄之德,持鉤之叁昧耶形。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叉拳。」略出经曰:「由结金刚鉤契故,能速鉤引一切如来。」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鉤四摄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王菩萨形,住阿...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1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眾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阿閦如来之叁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阿毘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作。唐玄奘译。叁十卷。阿毘為对。达磨為法,俱舍為藏。六足发智婆沙等萨婆多部之诸论,名為对法论藏。有摄持与所依之二义,第一义為此论摄持包含彼对法论中之胜义,故名此论曰对法藏。即对法之二字,属於彼本论,藏之一字,属於此论。第二义為彼本论乃...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1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祇树,梵语也,或云祇陀,或云祇洹,或云祇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為佛建立...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