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条搜索结果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波旬

又作波旬踰,波卑面,新作波椽,波,梵音Pā īyas,又Pā īman,巴Pā imā之转讹也。慧琳师云:波旬者,略波卑椽之卑為波。[句-口+目]误作旬也。如荼毘闍毘作耶旬之类。波旬者恶魔名,译為杀者,恶者。注维经四曰:「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义林章...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9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十种外道

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乔答弥

旧称憍曇弥。新称乔答弥。乔答之女声,即呼乔答姓之女曰乔答弥,如言女性之比丘為比丘尼也。见[憍曇弥]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9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薜荔多

Preta,又作闭黎多,闭丽多,闭戾多,礼多,卑帝黎(Pitṛ),新称弥荔多,俾礼多。译曰祖父。饿鬼之总名也。玄应音义叁曰:「薜荔,上蒲计切,下力计切。或言卑帝黎,或云帝黎耶,或言闭黎多,皆讹也。正言弥荔多,此译云祖父鬼,旧译云饿鬼,於中最劣者也。」王渔洋先生曰:餘...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Yāma,具曰须夜Suyāma,苏夜。欲界六天中第叁天名。旧曰燄天。译言时分,善分。以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故也。智度论九曰:「夜名善分天。」探玄记六曰:「夜者,若具云苏夜。苏者,此云善也。夜者,此云时也。」佛地论五曰:「夜天者,谓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蜫勒

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篋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訶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篋藏也。乃至今行於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叁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叁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毘曇门,叁者空...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方天

东方因陀罗,帝释天也。南方燄罗,燄天也。西方嚩嚕拏,水天也。北方毘沙门,毘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东南护,火天也。西南涅哩底,罗剎天也。西北嚩庾,风天也。约於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斛食

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於一切大会之眾使之充足。涅槃经十曰:「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释门正统叁曰:「大经云:如来受长者八...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鐸佉

见[毘鐸佉]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耆闍崛

梵音Gṛdhrakūṭa。耆闍崛者巴利音Gijjakūṭa。又曰伊沙堀,揭梨駄罗鳩胝,姞栗陀罗矩吒。山名。译曰鷲头,鷲峰,灵鷲。山顶似鷲,又山中鷲多,故名。在中印度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释尊说法之地。智度论叁曰:「是山顶似鷲,王舍城人,见其似鷲故,共传言鷲头山,因名之為鷲头山。...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施饿鬼

阿难尊者夜见饿鬼,名焰口(不空译焰口,实叉难陀译面然)。鬼请阿难施一斛食。阿难还白佛,佛说施饿鬼食之法。又名斛食法。使一切道俗修之。比丘每日生饭,亦施饿鬼之法也。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曰:「阿难独居,静处夜叁更,有饿鬼现前,名焰口。形丑陋,口中吐火。白阿难曰...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金毘罗陀迦毘罗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毘罗陀,或曰金毘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醯那罗延,金毘罗陀迦毘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阿利夜叁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乌芻沙

Ucchusma,又作乌枢沙,乌芻涩,乌芻瑟,乌枢瑟。乌素沙。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為清净之德,因之於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或云乌芻沙,此云秽迹。旧翻為不净洁,皆讹。新翻為...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毘鐸佉

Piṭṭaka,又作鐸佉。伽蓝名。译曰嚼杨枝。西域记一曰:「象坚窣堵波北山巖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於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為茂林。后人於此建立伽蓝,名鐸佉,唐言嚼杨枝。」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金毘罗神

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殑伽

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叁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世界四持

经云: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能持普光尼庄严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一、能持风轮,谓此风轮,能持香水海,而使安住,故曰能持风轮。 二、所持香海,谓此香水海,因为风轮所持而得安住,...

《三藏法数》 / 217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弗婆提

Purvavideha,新曰毘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毘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毘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阿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陀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光网童子印明

以左手作拳申头指,稍屈第叁节,如鉤形,立大指而押之。是鉤印也。真言曰:「归命係係俱耶揭多。」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唯识

梵语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刹

刹,梵语具云刹,华言土田,即国土也。谓一佛所化之境,以大千世界而为一刹也。(大千世界者,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为一世界;一千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也。)

《三藏法数》 / 98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地藏六使者

地藏菩萨念诵仪轨说地藏尊之六使者:一焰使者,化地狱。二持宝童子,化饿鬼。叁大力使者,化畜生。四大慈天女,化修罗。五宝藏天女,化人。六摄天使者,化天。此念诵仪轨虽云為不空译,然与延命地藏经,莲华叁昧经等,皆為疑似之本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迦陵频伽

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毘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毘伽罗,羯陵伽罗,迦毘伽罗,鶡鵯伽罗,羯脾伽罗,羯伽罗,迦毘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十二应

由观音普现色身叁昧应现之叁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叁十叁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叁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叁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劫比罗天

又作金毘罗天,俱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罗,天名也。」见[迦毘罗]条。劫比罗者Ka ila,金毘罗者Kumbhira,俱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少/(兔-、)]

Manomaya,又作[少/(兔-、)],奴末耶。译曰意生身。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从自意化生之身也。华严疏二十曰:「[少/(兔-、)]者,此云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玄应音义一曰:「[少/(兔-、)],正言奴末耶,此云意生身,言诸天等从意化生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阿育王一子一女出家

阿育王有一子,名哂陀,有一女名僧伽密多,王弟帝须比丘,请王令二子出家。王问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哂陀时年满二十。推目犍连帝须為和尚,訶提娑為阿闍梨,受具足戒。僧伽密多年十八岁,推曇波罗為和尚,受六法。此為王登位后六年之事也。哂陀...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又湿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旧曰休勒,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由罗

Mayūra,又作裕罗,庾囉。译曰孔雀。大威德陀罗尼经曰:「由罗,此云孔雀。」慧琳音义八十二曰:「裕罗,唐云孔雀。」梵语杂名曰:「麼庾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又作莫耆,蚔,醯,蛇。药名。放光般若经九曰:「譬如拘翼有药名祇,有蛇蚖飢行,求索虫欲食之。虫遥见蛇蚖,走趣药所,蛇欲得往,以药气故不能得前。何以故?以药威德故使蛇中道还。」智度论五十六曰:「譬如憍尸迦,有药名祇。有蛇飢行索食,见虫欲噉。虫趣药所,药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住於如意宝珠王叁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法。经题之宝,即如意宝珠,标眾生心性之宝珠,且标佛舍利之宝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道

一、难行道,论云: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尘境粗强,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梵语阿跋致,华言不退转。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于此世界能忍受诸恶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

《三藏法数》 / 177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