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条搜索结果

叁结

一见结,我见也。二戒取结,行邪戒也。叁疑结,疑正理也。见惑中此叁者过最重,故以此叁结為见惑之总称,断此叁结為预流果。涅槃经叁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叁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大乘四果

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三藏法数》 / 396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叁种大师

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 二、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

《三藏法数》 / 233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十地寄乘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叁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叁乘;惟不动、善慧、法云叁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叁乘者,声...

《三藏法数》 / 870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苏陀夷

Sudāya,Sudāna,又作须陀须陀那,沙弥名。译曰善施。俱舍光记十四曰:「苏陀夷,此云善施。年始七岁。佛问:汝家在何?彼答言:叁界无家。称可佛心。未满二十,佛许僧中羯磨受戒。」旃陀越国王经详说之。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声闻叁道

一、见道,谓声闻因断叁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

《三藏法数》 / 247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八种人起塔

一、如来塔,如来有叁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叁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

《三藏法数》 / 68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八种塔

如来塔,菩萨塔,缘觉塔,阿罗汉塔,阿那含塔,斯陀含塔,须陀洹塔,转轮王塔也。此八人灭后,為必当立塔者,故有此名。翻译名义集所说。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初果叁结

结,即见惑。众生由此见惑结缚,不能出离生死。声闻之人,断此惑尽,即证初须陀洹果,故名初果叁结。(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一、身见结,谓众生于五阴等法中,妄计为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是名身见结。(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 213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须陀

新称戍陀罗Śñdra,旧称首陀。天竺四姓之最下姓。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罗,农人也。旧曰首陀,讹也。」 又(饮食)Sudhā,又作首陀,苏陀。天之甘露味也。玄应音义四曰:「须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云白也。随相论云:须陀,此云善。陀,是言贞实也。」见[苏陀]条。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四乘十地

大乘同性经下於四乘各说十地:(一)声闻乘十地:一、受叁归地,初受叁归戒之位也。二、信地,信根成就之位也。叁、信法地,信四諦理之位也。四、内凡夫地,修五停心观等之位也。五、学信戒地,叁学成就之位也。六、八人地,见道之位也。七、须陀洹地,预流果之位也。八、斯陀含地...

《佛学大辞典》 / 624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须陀洹向

须陀洹分因果之二位。自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间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為须陀洹向。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须陀洹果

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对於前之向位而称為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须陀般那

见[须陀洹]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五果迴心

小乘五果之圣者,迴心转於大乘之年限,各有差异。涅槃经谓须陀洹果之圣者,得涅槃经八万劫,斯陀含果经六万劫,阿那含果经四万劫,阿罗汉果经二万劫,辟支佛经十千劫。姑证大乘之佛果。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十八有学

有叁说:(一)成实论之说。於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為二,与此同。是俱舍七圣中之前二也。叁无相行。前二人入於见道,空观相续而无相之间在者,(本宗如俱舍宗不别观四諦之行相),此叁為须陀洹行(新作向),四须陀洹果,五斯陀...

《佛学大辞典》 / 454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

逆流

须陀洹之译名,新作预流,旧作逆流。以初背生死之流而入涅槃之道故也。大乘义章十七本曰:「须陀洹者,是外国语。义释有叁:(中略)二随义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叁途生死,永不受故。」楞严经四曰:「今欲逆生死欲流,反穷流根至不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