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条搜索结果

多财

叁种饿之一。饿之多得食物者。见[饿]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搴帷

与[褰帷]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毘舍闍

Piśācā,又作毘舍遮,辟舍柘,毕舍遮。持国天所领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毘舍闍,梁云颠。」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云毘舍闍,又作毘舍遮,名也。饿中胜者也,亦言颠狂也。」同二十四曰:「毕舍遮,旧经中名毘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毘舍闍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健陀

又作乾陀、乾驮、健达。译曰赤色、黄色等,即袈裟之色也。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袈裟野Kaṣāya,译為赤色。」章服仪曰:「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蕃言,即是乾陀之色。」(Kanthā或Kanṭaka)。 又(物名)译曰香Gandha,大日经...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摩怛里

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女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一念叁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叁千诸法也。一心叁观,北齐慧文禪师於中论发之。一念叁千,天台大师於法华经发之。叁千者,地狱,饿,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七摩怛里

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译云七母,皆女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拏,二名娇吠哩,叁名吠瑟拏微,四名娇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药,则七母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五因

一、生因,生因者,即业惑也。谓诸众生因业惑而生此身,如诸草木种子,依地而生也。 二、和合因,和合因者,如善法与善心和合,不善法与不善心和合,无记法与无记心和合也。(无记法,即不善不恶之法也。) 叁、住因,住因者,谓如屋有柱则不倾堕,山河树木因大地故,而得住立...

《三藏法数》 / 288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夺魂

十王经所说叁之一。人将死时来夺魂之也。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二名夺精,叁名缚魄。」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饿

梵语,薜荔哆Preta,译曰饿。叁涂之一。法华经云:受地狱饿畜生之苦是也。又為六趣之一。饿趣常苦飢饿,由其所受果报不同,而有胜劣。有福德者,则為山林塚庙之神。下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刀杖之苦。杂心论八曰:「从他希求故,说饿。」婆沙论百七十二曰:「有说飢...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琰魔

Yama-rā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闍、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於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戒禁取见

如确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為生天之因,解脱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见也。此中亦含布施取苦行取等。以有迷取非理之布施或非理之苦行而思為清净之因或道者故也。但由印度之外道守邪戒者多,故谓之戒禁取。五见之一。俱舍论十九曰:「於非因道,谓因道见,一切总说,名戒禁取...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四仙避死

见[杀]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奇臭饿

梵语曰迦吒富单那。译曰奇臭饿。见玄应音义十一。参照[迦吒富单那]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夺衣

与[夺衣婆]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燄口

饿名。阿难独坐静室,其夜叁更,见一饿,名焰口。身体枯瘦,咽如针,口吐火焰。告阿难曰:却后叁日汝命尽,将生饿中。阿难恐,问免苦之方便。曰:汝明日為我等百千饿及诸婆罗门仙人等各施一斛食,且為我供养叁宝,则汝得增寿,我得生天。阿难以白佛。佛即说陀罗尼曰:诵...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起尸

毘陀罗法所用之名。菩萨戒疏咸註中曰;「毘陀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去杀人。」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见[毘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阿尾捨

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魅及病使附托於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琰魔使

极恶之人,琰魔王遣卒引取之。药师经曰:「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於琰魔法王之前。」善殊之赞解之曰:是药师如来方便力,使恶人梦见之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新译。名义集二曰:「婆沙云:者畏也,谓虚佉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為,谓彼饿,恆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者,胡言闍梨多(闍闭之写误),秦言祖父。眾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慳贪...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七灾难

七灾难者,谓佛为十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黑日出,或二、叁、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四...

《三藏法数》 / 453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鞭故尸

经律异相四十六曰:「昔外国有人死。魂还,自鞭其尸。傍人问曰:是人已死,何以復鞭?报曰:此是我故身,為我作恶。见经戒不讚,偷盗欺诈,犯人妇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财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堕恶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復言,是故来鞭之耳(出譬喻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施食

施饿之食也。又供养斋食於僧也。 又向食施咒愿,谓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叁命四安五辩。」禪苑清规曰:「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斋云叁德六味(云云),施食已,行者喝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转劫所

所地广七百由旬,周围上下俱是铁栅。内分八十一处。逐处皆有亭臺,判吏,设案记事。栅外另有羊肠细路十万八千条,盘曲湾通四大部洲。其内暗如煤漆。使聻道死生进出此路。外则望入亮如水晶,丝毫毕露。判派吏轮班把守进出。凡不孝及多杀物命之,发交所内,用桃条抽死為聻。改头换...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八难

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叁畜生;四鬱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瘖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叁...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迦吒富单那

又作迦吒布单那Katabhūtana,又Kaṭa ūtana,译曰奇臭。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吒布怛那,旧言竭吒富呾那,此云极臭,或言奇臭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吒布但那,唐云叫譟作灾怪。」首楞严经曰:「迦吒富单那。」梵语杂名曰:「迦吒布单那。」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欢喜会

盂兰盆会之异名。当日由供养自恣僧之功德而目连之母免饿之苦,故取欢喜之意而名之。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离怖畏如来

施饿之法,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即释迦如来也。秘藏记本曰:「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牟尼佛。(中略)离怖畏如来者,成所作智用变化身也。住六道四生界,為一切眾生作诸事业,无怖畏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海导师喻菩萨十种善法

大海浩瀚无边,须凭人导引,乃能顺济。然诸商众,自非一心敬信其言,随所指示,则何以获安隐而致利益哉?菩萨于生死大海,作大导师,令诸有情,皆得远离险难恶趣,证入真空涅槃,故以海导师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得他信许,菩萨于一切善法悉能了悟,精进勤修,为...

《三藏法数》 / 76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弥荔多

Preta,饿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开咽喉印

施饿法开饿之咽喉使能饮食之印契也。见[施饿]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阿修罗四生

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以其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 一、卵生,谓若于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趣所摄。 二、胎生,谓若于天中,降德贬坠,生于彼道。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叁、湿生,谓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

《三藏法数》 / 217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呵利陀

母名。见[訶利底]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七种懺悔心

欲為懺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以此為惭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业,常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应堕於地狱畜生饿,受无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叁、厌离心。我等於...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奥闍訶洛

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奥乌报反,此云吸人精气也。」梵Ojaāhāra。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帝释拜畜

未曾有经上云:「有野干為师子所逐,坠井中,将死,说偈懺悔於佛。帝释闻佛名,感未曾有,自天降,礼拜供养野干,听法要。」止观二曰:「上圣大人,皆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从请偈,天帝拜畜為师。」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红教

Shamār,喇嘛旧教之僧,用红色之衣冠,故有此名。教主蓄妻,血脉相承,行於西藏之南部。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教始名红教,西歷七百四十七年巴特玛繖巴斡者,被聘至西藏。此人住克什米尔之境,為印度之有名学者。於是巴师以其卓越天稟之能力,热心布教,亲自周行全国。其奇蹟甚多。...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褰帷

马鸣菩萨降伏辩婆罗门之故事。西域记八曰:「摩揭陀国波吒釐子城有一婆罗门,祠求福,高论剧谈。人来激难,垂帷酬对,终不面谈,以辩资於故也。马鸣菩萨闻之,奏王乞对论,来难婆罗门。婆罗门在帷中默然塞口。马鸣叱曰:何不释难?所事魅,宜速授辞。疾褰其帷,见其怪。婆...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不取正觉愿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其第一愿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畜生者,不取正觉。」乃至第四十八愿之结句皆然也。依此而谓之不取正觉之誓愿。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爱着害人,譬如也。叁教旨归中曰:「羈縻爱。」付法藏传叁曰:「爱罗剎女,常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饿食子

百缘经五说昔有一夫人,见其妾有妊大嫉妒,窃与毒使之堕胎。从命终為饿。一日一夜,生五百子,随生随食。俱舍论八曰:「饿母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尽而无饱。」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又作魙。音读如贱。或音接。相传死為魙。书此字贴於门以辟邪祟。谓之辟邪符。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浊恶处

谓此娑婆世界也。五浊十恶所行之处也。观无量寿经曰:「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畜生充满,多不善聚。」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夜叉罗剎

YaksaRakṣasa,夜叉与罗剎,皆恶之总名。夜叉译捷疾。罗剎译暴恶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希祀

之一,死后希望子孙追荐祭祀之类。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為六趣之一。神為八部之通称。有威云,有能云神。金光明经文句六曰:「者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金光明经叁曰:「神品。」最胜王经九曰:「诸天药叉护持品。」诸天药叉之类即神也。释摩訶衍论曰:「并及神,云何差别...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韦提求净土

韦提既被幽囚,生厌离心,愿生於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為眷属?唯愿世尊,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无财

无财饿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额上珠

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餘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夜叉吉蔗

吉遮為夜叉之所作者。法华经陀罗尼品曰:「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若人若夜叉,俱有此。」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譬邪见。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缘,则加之,发见。」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施食会

施食於神饿等之法会。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斛食

四角之木函,盛饭食而供於叁界万灵之牌前者。施一斛食之意。佛说救拔焰口饿陀罗尼经曰:「尔时饿白阿难言:汝於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佗恒河沙数饿并百千婆罗门仙等,以摩伽陀国所用之各斛施一斛饮食,并及為我供养叁宝。汝得增寿,令我离於饿之苦,得生天上。」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德尸罗城饿

往昔德叉尸罗住一饿。五百岁间不得食而食其子云。见付法藏传六。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寄库

辽志曰:「辽俗十月内,五京进纸衣甲器械。十五日,国主与押番臣,密望木叶山,奠酒。用番字书状同烧化,以奏山神,曰寄库。」今人焚寓钱於生前,作佛事寄属冥吏,以冀死后取用,盖辽俗也。宋无名氏董曰:杭有杨嫗,信庸僧寄库之说,月為一竹篓,置寓金银而焚之,付判官掌之。判...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子母

本名訶梨帝。译曰欢喜。以為五百子之母,故云子母。见訶梨帝条(CBETA註:疑為见[訶利底]条),增一阿含经二十二曰:「降诸神王,及降子母,如彼噉人。」初為恶神,后归於佛為护法神。金光明经叁曰:「訶利帝南子母等,及五百神,常来拥护听是经者。」最胜王经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莲华合掌

竪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為理智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叁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於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於行法最初...

《佛学大辞典》 / 65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臭毛

十类之一。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纸钱

真言宗祭供星天,专用纸钱。又禪林,於祈祷及盂兰盆会等雕纸如钱形,数十相连,与心经等於会毕时,焚化之,所以供神也。唐书王璵传曰:「汉以来葬者皆有瘞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為事,至是璵乃用為穰祓。」按,法苑珠林,纸钱起於殷长史。洪庆善杜诗辨证云:齐东昏侯好神之...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毘舍支

毘舍遮之女天女饿也。住於厕。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之饿中。毘舍支在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又曰道。神所趣之境土也。五趣之一。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无财饿

饿有有财无财少财多财等之种类,极无福分之饿,少分之食物不能下咽者,名曰无财饿。见[饿]条。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神分

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為始。若讚嘆法宝,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法事之初,对於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法乐庄严,威光倍增。」次為总神分般...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叁涂

四解脱经之说。涂者,途之义。一、火途,地狱趣猛火所烧之处。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处。叁、刀途,饿趣以刀剑杖逼迫之处。辅行一曰:「四解脱经以叁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作此涂者误。小狱通寒热,大狱唯在热,且从热说故云火途。从相噉边,故云血途。从被驰逼為名,故名刀...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饿

二爱之一。欲爱之异名。以凡夫爱着五欲,同於饿趣也。涅槃经五曰:「爱有二种:一者饿爱,二者法爱。」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六道

与[六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师子国饿

见[饿]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圣缘

圣道之助缘也。止观十曰:「若前世,外有缘,则加之,发见。外有圣缘,圣人加之,发正禪见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黏五处

智度论十六曰:「精进相者,身心不息故。譬如释迦文佛,先世曾作贾客主。将诸贾人,入险难处。是中有罗剎,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动,不听汝去。贾客主即以右拳击之,拳即着,挽不可离。復次左拳击之,亦不可离。以右足蹴之,足亦黏着。復以左足蹴之,亦復如是。以头冲之,头即復...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韦駄天

又作违陀天。婆罗门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师言是私建陀Skanda天之误,译曰阴天。金光明经神品曰:「风水诸神,韦陀天神,及毘纽天。」大方等大云经叁曰:「见事韦駄作韦駄像,见事天母作天母像。」涅槃经七曰:「梵天,大自在天,违陀天,迦旃延天。」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违陀天,...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有财饿

饿有叁种:一无财饿,毕竟不能食者。二小财饿,食脓血等者。叁多财饿,能得人遗落之食及祭饗之食者。叁界义说之。指后二者為有财饿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有生者有死,由於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杀人之幽也。止观七曰:「无常杀不择豪贤。」毘奈耶律叁十四曰:「於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於轮上应作无常大髼髮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叁、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於山海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饿叁障

一、外障,谓此饿,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头发髼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自舐口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 二、内障,谓此饿,咽或如针,口或如炬,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

《三藏法数》 / 183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神通力之禪定。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缘。则加之,发见。」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