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闇女,授人以祸。此二人常同行不离。」功德天又曰吉祥女,黑闇女又云黑耳女。见[黑耳]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沙弥名救蚁。杂宝藏经四曰:「昔有一罗汉,畜一沙弥,知此沙弥却后七日必当命终,与暇使归家,至七日头命还来。沙弥辞师便去,於其道中见眾蚁子為水漂流,命将绝,生慈悲心,自脱袈裟,盛土堰水,取蚁子置高燥处,遂悉得活。至七日头,还归师所。师甚怪之,寻便入定,以天眼观知,...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鉢授沙弥使洗,鉢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两手捉绳床脚,其师去时与[绳床]同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沙弥得饭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染着,即作恶愿。我当作福夺此龙宫殿。龙言后...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Mahiśāsakāḥ,律部之名。译曰化地。就宗计而义翻為不着有无观。优婆毱多五弟子之一。此律主之部宗称為弥沙塞或化地部。律本名五分律。支那译有叁十卷。律藏分派五部之一也。又小乘十八部中有化地部,佛灭叁百年中自一切有部别立者。玄应音义二十叁曰:「化地部,第叁百年中从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言得袈裟之一丝,及触袈裟一度。皆得无量之功德也。文句记叁中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同私记叁本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者:龙得袈裟一缕,免金翅鸟难;牛角一触架裟,免畜身。」往生要集指麾钞九曰:「龙得一缕者,广见法苑四十七,经律异相四十八,大部补注六等。牛角一...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如来为诸众生但欣生恶死,而不知出离之方,故以二女喻之。盖二女行止共俱,不相弃舍。亦犹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尝暂离也。 一、功德天,经云:如有女人,入于他舍,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宝。闻已欢喜...
《三藏法数》 / 365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赤色之净衣也。於蜜教修法随本尊而异其色。五大明王中,军陀利明王為南方,故真言师之净衣為赤色。 又赤色之袈裟也。见[赤袈裟]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七灾难者,谓佛为十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黑日出,或二、叁、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四...
《三藏法数》 / 453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七条以上之袈裟有二种:一曰平袈裟,又云一色袈裟,以一种之色体而製者。一重无里,二曰衲袈裟,以诸种之色体,杂糅补衲者,必附里重厚製之。经律中谓之衲衣,又云粪扫衣。此乃补纳朽故破弊之布帛以為法衣者,其实為最贱之粪扫衣,然為修头陀行之高德比丘法衣,故以之為最贵之物而...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曰白分Śukla akṣ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於满之间為白月,称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為黑分,即Kṛṣṇa akṣa又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与后之白月而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Uttarāsaṅga,又作嗢多罗僧,优多罗僧,郁多罗僧伽,嗢怛罗僧伽等。袈裟名。叁衣之一。译曰上衣。玄应音义十四曰:「鬱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伽,或云优多罗僧,或作沤多罗僧亦犹梵言讹转耳,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慧...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象器笺十九曰:「业林谚语,名罗纱之直裰曰道具衣。」啟蒙随录曰:「道具衣由禪宗而名,又云装束衣。」又明着衣之次第曰:「於表裤着道具衣,掛九条或七条之袈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gha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牙声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伽(去引)字门,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伽字时,是摧稠密无明闇冥声。」庄严经曰:「唱伽字时,出除灭一切无明黑闇厚重翳膜声。」此由Ghaṭana(合)及Ghana(稠密)之语释之也。 又ga悉曇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叁种坏色。是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叁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叁色成故。」见[袈裟]条。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唐高宗之中宫恼產,请法师玄芳加护之。正月一日中宫施纳袈裟等,寻王子生,光明盈殿,因号佛光王子,许使出家。见慈恩寺传九。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纹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画,故名。王维诗曰:「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十驾齐养新录曰:「释子以袈裟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杭州刺史卢元辅磨崖刻七言诗,首句云:水田十里学袈裟。」板桥道情曰:「水田衣,老道人。」案时俗妇女以各色帛,寸...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白色之僧衣也。是為非法。僧史略上曰:「近有衣白色者,失之太甚。佛记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此得非是乎?(中略)南方禪客多搭白衲。」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僧伽𥠖,梵语僧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袈裟之异名。袈裟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為邪所倾动,又条相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轮经四曰:「被殑伽沙佛解脱幢相衣,於此起恶心,定堕无间狱。」释氏要览上曰:「又名幢相,谓不為邪所倾故。」应法记曰:「条相四围有同佛塔,故云幢相。」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纺织火鼠之毛而製之,火不能烧,有垢则投於火而浣之。法苑珠林叁十五言魏明帝时西国献之。叁才图会二十七亦载之。又石绒所织之布,亦曰火浣布。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优婆毱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修,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胜义僧,谓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是名胜义僧。 二、世俗僧,谓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仪,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僧。 叁、哑羊僧,谓愚痴鲁钝,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及于微小之罪,不能发露忏悔,是名...
《三藏法数》 / 180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叁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眾德,故名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於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
《佛学大辞典》 / 53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為縵衣。又曰縵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毘奈耶二十叁曰:「织作鉢吒。」注曰:「言鉢吒者,谓是大[(畾/(冗-几+互))毛],与袈裟量同,总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衣[(畾/(冗-几+互))毛]。前云衣者,梵本皆曰鉢吒也。此云縵条。」大日经叁曰:「鉢吒為裙。」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智度论六曰:「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黑;又復所梦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毘婆沙论叁十七曰:「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於[木兰色]。此名香染者,以取乾陀罗香树之汁染之也。谷响集五曰:「宝楼阁经中云:若以乾陀罗树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龙。自註云乾陀罗树香,安息香也。翻译名义集叁云:乾陀罗耶,正言犍达,此言香。金刚顶念诵经四云:若出家人,合着乾陀色...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今云忏悔者,华梵兼称也。谓比丘有罪,须请大比丘为证,具此五法而行忏悔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大比丘即上座也。) 一、袒右肩,谓行忏悔时,须着袈裟,当袒右肩,以便执侍作务使令也。 二、右膝着地,谓行忏悔时,当右膝着地,以显翘勤恳切...
《三藏法数》 / 25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紫而浅黑,非正黑。若黑為五方之正色。服之者非法也。僧史略上曰:「并部幽州,则尚黑色,若服黑色最為非法也。何耶?黑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问緇衣者何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阿难问迦叶曰:世尊传金襴袈裟外,别传何法?迦叶答曰:阿难。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剎竿。难於言下大悟。」见会元一阿难章。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黑色之僧衣也。释氏要览上曰:「今禪僧多着黑黲衣。若深色者,可是律中皂黑衣摄,用墨锭,与杂泥不远故。若淡而青白者,可是律中青衣摄,以用铜青板绿杂墨染故。」是叁种如法色之一。参照[黑袈裟]条。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俗云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纳物,自面前覆背边,而御寒热,令赤子生长。正垂出胎,乃向產门,逆头而生。尔时身先生,衣那后出,故谓后物。於是量赤子臂长,切其脐尾,而以吉酒洗见之时。於其衣那,...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五灯会元曰:「宣览禪师传龙潭栖止,一夕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灯度与师。师拟接。潭便吹灭。师於此大悟。便礼拜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為沙门,剃髮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经七日。」...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卧时之资具。床榻被褥等。智度论叁十曰:「卧具者,床榻被褥幃帐枕等。」 又四分律名叁衣袈裟曰卧具,十诵律曰敷具,从其形似而為名也。萨婆多论五曰:「敷具者,衣名也。」行事钞中之二曰:「言卧具者,是叁衣也。即叁衣总名卧具,犹如此方被之相,故取通号。」同下之一曰:「此...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迦叶自释迦如来受袈裟,於鸡足山入定,以传之於弥勒。毘奈耶杂事付法藏传以為粪扫衣,西域记以為金襴衣。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世尊告大迦叶,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世,(中略)弥勒当取迦叶僧伽梨着之。」智度论叁曰:「迦叶即着从佛所得僧伽梨,持衣鉢捉杖,如金翅鸟现上昇虚...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叁种如法色之一。以木兰树皮染成。其色赤而带黑。行事钞下一之一曰:「余於蜀都亲见木兰树皮,赤黑色鲜明,可以為染。微有香气,有用作香者。(中略)善见云:善来比丘,瓦钵贯左肩青色,袈娑赤色鲜明(准此木兰色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梵语曰支缚罗Cīvara,又曰缚萨怛罗Vastra,五条乃至二十五条之袈裟,并覆肩裙类之总名。袈裟由其衣之色而附以名。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阿闍世王授决经曰:「阿闍世王,请佛饭食已,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更復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灯。於是王乃勅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因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大...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比丘名。那為那伽之略,象之梵语,先者先时也(Sena军也)。此人生时,有一大象,於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那先。生於佛灭后,应宿愿而出家,得阿罗汉果。那先前世有故旧,是亦应宿愿而為边小之国王,名弥兰陀。国王善问难,那先一一解答之。那先比丘经上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叁,略出经叁,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羂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线)。二、白青黄赤黑(摄真实经下,大集轨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经作杂,又轨云绿)。叁、白黄赤青黑(大疏六所说受染色,又十六所明五宝色,陀罗尼集经七...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对於黑业之称,总谓善业。以善為清白之法,又感清白无垢之果故也。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為白。」毘奈耶杂事八曰:「大王当知白业白报,黑业黑报,杂业杂报。是故应捨黑杂二业,当修白业。」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安陀会衣Antarvāsa,五条袈裟。二鬱多罗僧衣Uttrāsaṅga,七条袈裟。叁僧伽梨衣Saṁghāti,九条乃至二十五条袈裟。见行事钞下之一。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Civara,又曰至缚罗。译言衣。寄归传一曰:「袈裟乃事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叁衣并名支伐罗。」饰宗记五末曰:「支伐罗译之為衣。」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法华经陀罗尼品所说:一、蓝婆,正法华谓之结缚。能繫缚眾生而杀害之,故名结缚。若从於归佛之后,则缚烦恼之贼。二、毘蓝婆,正法华谓之离结。即结缚人,或脱离之而得自在,故名离缚。若从於归佛之后,则远离烦恼之结使。叁、曲齿,正法华谓之施积。齿牙生於上下甚可怖畏,故名曲...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南海诸国之总称。如今之爪哇及附近诸岛皆是也。寄归传一曰:「唯崑崙捲头体黑。」宋高僧传一曰:「附崑崙船,离南海,至訶陵国界,遇大黑风。此崑崙皆指南海诸国,非崑崙山也。参照[崑崙国]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六地藏六使者及延命地藏胜军地藏等,并非有本经本轨之典据,但据日本中古台密一流之相传耳,其本经轨之说,如大日经疏五曰:「地藏菩萨,於种种间饰杂宝庄严地上,以金银颇胝水精四宝,為莲华座,令穷极巧丽。其菩萨在华座上,光燄周徧,其身如在胎藏。(中略)此圣者主持宝王心地...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智度论十示过去之业因不同,故现在之果不均曰:「有一黑蚖怀摩尼而卧,有一罗汉乞食不得。」言蚖於前世破戒,犹以有福分,今堕於蚖,尚怀宝珠云。止观七下借之以喻有解不能行曰:「虽闻不用,如黑蚖怀珠,何益於长蛇者乎?」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讳允炆。明太祖之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即建文帝也。燕王迫金川门,帝将自尽。王鉞曰:先帝升遐时,附一篋,命临大难时发之。即进一红篋,封锁甚严。帝碎篋观之,内有度牒叁叶,一云应文,二云应能,叁云应贤。并有袈裟,帽鞋,剃刀及白金十锭。帝曰:命也。即令程济祝髮,改名应文...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七位之尊。密号曰圆寂金刚。四缘觉之一。白黄色,比丘形,右手掌向外,垂指当胸,左手执袈裟二角,置脐下,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唐朗州德山院释宣鑑,姓周氏,剑南人。幼出家,深明经律,最达金刚经,时称為周金刚。不信南方禪宗之道,山欲破碎之。负金刚经疏钞到灃州。见一婆子卖油糍,欲买之作点心。婆指其担云:这箇是甚麼?师曰:金刚经疏钞。婆云:我有一问,若道得,我当供上座油糍。若道不得,别处买去...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袈裟之异名。以袈裟之形相与敷物同也。十诵律七曰:「六群比丘以纯黑羊毛作敷具。」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名袈裟。(中略)或名卧具,或云敷具(皆谓相同被褥)。」 又敷於佛前之卓上者。汉字书卓围。经论曰敷具。十住论九曰:「诸佛师子座,金薄幃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香木名。白色之旃檀也。旃檀有赤白黑紫等之别,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為摩罗度,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见[旃檀]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传灯录曰:「耽原為惠忠国师侍者,云须要觅箇护身符子。异日携篮入方丈。国师曰:篮里有甚麼物?曰青梅。曰何用?曰供养。」陆游诗曰:「求僧疏搭袈裟展,鉢盂却要护身符。」谓度牒也。今谓恃势藐法者所託庇之人。曰护身符。又西藏新志中曰:「藏民均带护符於身,以丝束经典一页,...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像图汇叁,谓一、比丘大黑,其本地大摩尼珠,為如来之标帜,僧形之大黑也(偽经之大黑天神圆满陀罗尼经有本地之记)。二、摩訶迦罗大黑女,為大黑之后。叁、王子迦罗大黑,為大黑之王子。四、真陀大黑,為施福之标帜,而持真陀摩尼。五、夜叉大黑,為降魔夜叉之标帜,而持金刚轮...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女菩萨也。是皆由大日如来流出,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刚波罗蜜菩萨,為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函,右手结阿閦如来之印。金刚者,金刚坚固菩提心也。此菩萨為东方阿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二宝波罗蜜菩萨,為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轮,宝者...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那,商诺迦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支那建安所造之茶盏也。象器笺二十曰:「宋蔡襄茶录云:茶色白,宜红盏。建安所造者紺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為要用。」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空,假,不空假也。齐书周顒传:「顒汎涉百家,长於佛理。着叁宗论,立空假名,立不空假名;设不空假名难空假名,设空假名难不空假名;假名空难二宗,又立假名空。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顒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叁衣与鉢也。二者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观出家受戒之时,最初即以衣鉢具足為条件可知也。后為袈裟与铁鉢之意。禪家以道授受,谓為授受衣鉢。传灯录一曰:「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復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六祖坛经曰:「五祖忍大...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洞山良价禪师為广接上中下之叁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為重离卦,第二取重...
《佛学大辞典》 / 1038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由星宿之法定吉日良辰,為印度之古法,宿曜经,摩登伽经,舍头諫太子二十八宿经等详说之。大日经疏四曰:「良日辰者,谓作法当用白分月,就中一日叁日五日七日十叁日,皆為吉祥,堪作漫荼罗。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胜,至此日常念诵,亦应加功也。」宿曜经上以偈说:「一叁五九十...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四缘觉之一。麟喻独觉也。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第八位。密号曰清冷金刚。形瘦,色黄白,左掌向外,立於胸之胁,右手执袈裟角,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宋天台人,名道济,李氏子。就灵隐剃度,狂嗜酒肉,人称济颠。居净慈寺,火发寺燬。济行化严陵,以袈裟笼罩诸山,山木尽拔,浮江而出。报寺眾曰:木在香积井中,六丈夫勾之而出,盖六甲神也。见清一统志。师临终,作偈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Kāśya iya,又作迦叶维,迦叶毘,迦叶波。本為人名,以為律部之名。佛灭后百年,优婆麴多之门有五弟子,各立异见,律藏分五部。迦叶遗為其中之一人,故名其部曰迦叶遗部。可洪音义叁上曰:「迦叶毘,亦云迦叶维,亦云迦叶波,亦云柯尸悲与,此云饮光。此部律此土无文。」拾毘尼义...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悲华经八曰:释迦如来,昔於宝藏佛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一或犯重邪见之四眾,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於叁乘受记。二天龙人鬼若恭敬袈裟少分即得叁乘不退。叁若鬼神诸人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则饮食充食。四眾生共违反,念袈裟便生悲心。五若在兵陈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讚嘆袈裟德之偈文。出於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為着袈裟,当正着时依善见论復说偈讚云: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眾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檀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餘华开敷佛,无量寿佛,鼓音佛之叁如来共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谓,毘庐遮那白,是净法界之色。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為最初。宝幢如来赤,既发菩提心,於明道之中,降伏魔怨,灭除...
《佛学大辞典》 / 456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叁衣中安陀会之异名。安陀会衣為五条。袈裟之最下者,惟独居院内或行道时着用之,故名為院内道行衣,入聚落会大眾时不得着之。六物图曰:「安陀会名下衣(最居下故或下着故),从用名院内道行衣(入聚随眾则不得着)。」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具曰涅槃寂静印。叁法印之一。佛决定而说涅槃寂静之理,使眾生离烦恼生死。為涅槃寂静之法印,经中有此法印者,為真实之佛说。犹如世之印契也。又保证得涅槃证果之印契也。大集经五十叁曰:「若有眾生為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设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乐印之所印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阎魔王之公判庭。十王经曰:「大城四面周围铁墻,四方开铁门,左右有檀荼幢,上安人头形,人能见人间,如见掌中菴罗果。右黑闇天女幢,左泰山府君幢,(中略)左神记恶,形如罗剎,常随不离。悉记小恶,右神记善,形如吉祥,常随不离,皆录微善。总名双童。(中略)其王以簿推问亡...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