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9 条搜索结果

八大童子印言

第一慧光童子。种子為,昧耶形為五股金刚杵,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竪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囉摩帝入嚩囉(金刚慧光)菩地质多(菩提心)曩(种子)」。 第二慧喜童子。种子為,形為股鉤,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竪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1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业之敬意而為拜也。西天无此法。释氏要览中曰:「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拜者盖表业归敬也。」寄归传曰:「凡礼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仪也。欲致敬时及有请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中略)足跟双竪,脊顶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头。然其膝下迴无衣物,復还合...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唱伽陀也。行事钞下曰:「围绕匝,唄讚契。」资持记下之四曰:「契,契犹徧也。」大藏法数十六曰:「婆沙亿耳尊者以契声颂所解法,佛言:善哉!音义云:契者一节一科。」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心印

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义。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实义也。犹如经宗之所谓法印,一实相印。以此佛之心印直印於眾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黄檗传心法要上曰:「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1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一切男女我父母

心地观经二曰:「一切眾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世间

过现未迁流谓為世,彼此间隔谓為间。有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為法分类為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眾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為五阴世间。二、眾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国土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1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世觉母

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毘卢舍那之大智,為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七、

在昔过世无量尘数之劫,时有菩萨名曰喜根,于大众中讲摩诃衍。文殊师利时为凡人,出家修道专精苦行,行十二头陀福度一切,遇值讲法,因而过听喜根菩萨说实相法,言淫怒痴与道不异,亦即是道亦是涅槃。文殊尔时闻而不信即便舍去。到喜根弟子家,为说恶露不净之法,喜根弟子即时难曰...

《杂譬喻经》 / 272字 / 1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

军荼利明王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曰:「师曰:胎藏界图,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1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大般涅槃经序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经》 / 855字 / 1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八邪

反於[八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惟、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不捨八邪,入八解脱。」同净影疏二本曰:「言八邪者,翻八正说八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乃至邪定。」普贤观经曰:「八邪八难无不经歷。」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法船

佛使人渡生死海到涅槃之岸,故譬以船筏。涅槃经一曰:「无上法船,於斯沈没。」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旧华严经五曰:「兴造正法船,普拯所应度。」付法藏传六曰:「欲出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十讲

法华经二十八品与开经之无量义经一卷及结经之普贤观经一卷,合為十以十日讲之。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道行般若经序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经;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经》 / 544字 / 1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殑河女

此女爱念其子共没於殑河,死,生於梵天。心地观经曰:「昔有女人抱其子,渡於恒河水瀑流。以汎水故力难前,与子俱没无能捨,為是慈念善根力,命终上生於梵天,长受梵天昧乐,得遇如来受佛记。」性灵集八曰:「殑河女人,因爱子而生天上,坐海丈夫,发慈悲以成大觉。」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1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七日思惟

佛成道后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眾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於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理佛

法身之异名也,佛身中报化二佛為事佛,法身佛為理佛。是通途之义也。 又台家所立六即佛中之理即佛也。恶之眾生,亦具法性之理,与佛无异,是為理佛。又称素法身,唯具法身之理体而无功德之庄严也。天台观经疏曰:「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一百〇七、天祀主缘

昔日有一婆罗门,事摩室天,昼夜奉事。天即问言:“汝求何等?”婆罗门言:“我今求作此天祀主。”天言:“彼有群牛,汝问最在前行者。”即如天语,往问彼牛:“汝今何以为苦为乐?”牛即答言:“极为大苦,刺刺两肋,柴戾脊破,驾挽车载,重无休息。”时复问言:“汝以何缘,受是牛形?”牛答...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95字 / 1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藏法数》 / 1095字 / 1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七、

昔佛般泥洹去百年后,有阿育王爱乐佛法,国中有二万比丘,王恒供养之。诸九十六种外道生嫉妒意,谋欲败佛法,自共聚会思惟方便。中有一人善于幻化,便语众人:“吾欲作幻,变恶鬼形索沙门,闻之必散亡。当知其不如,必来归吾等道矣!”异道所奉神,名摩夷首罗,一头四面八目八臂,诸...

《杂譬喻经(上下卷)》 /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 553字 / 1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七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纯陀犹有疑心。唯愿如来重为分别令得除断。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汝当说之当为除断。文殊师利言。纯陀心疑如来常住以得知见佛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何以故。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42字 / 1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一化

指如来一代之教化而言。天台观经疏曰:「此约一化以明通。」 又一时化益之意。法华玄义一上曰:「一期化导,事理俱圆。」论玄义曰:「释迦小乘一化,徒然虚设。」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女人求愿经

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龙种上尊王佛

文殊菩萨之本地。首楞严昧经下曰:「龙种上如来。」心地观经曰:「龙种净智尊王佛。」智度论二十九曰:「龙种尊。」法华文句记二曰:「龙种上尊王。」异名同体也。见[文殊]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

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於鹿苑说小乘经化声闻缘觉。、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