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 条搜索结果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佛乘

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说法。」同品曰:「於一佛乘,分别说叁。」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难

一、值佛难,谓众生因无始惑业,轮回六道之中,四趣不得见佛闻法,固不在言;设得人身,若生在东西北叁洲者,佛不出现于彼,皆不见佛;得生南洲,而或居边地,或着邪见,佛虽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见佛;而况佛不常出,值遇良难。故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此举人之值佛难...

《三藏法数》 / 542字 / 1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谛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无实无相无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无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1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无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1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上界天

五类诸天之一。色界无色界之诸天也。见秘藏记末。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如

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於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1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无碍解

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於意业而谓為解,谓為智,约於口业而谓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无滞,名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詮之义理而无滞,名為义无碍。叁辞无碍,又云词无碍。於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1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

昔有一比丘被摈,懊恼悲叹涕哭而行,道逢一鬼,此鬼犯法亦为毗沙门天王所摈。时鬼问比丘言:“汝有何事涕哭而行?”比丘答曰:“我犯僧事,众僧所摈,一切檀越供养尽失,又恶名声流布远近,是故愁叹涕泣耳。”鬼语比丘言:“我能令汝灭恶名声大得供养。汝可便立我左肩上,我当担汝虚空...

《杂譬喻经》 / 306字 / 1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说法

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与八万菩萨摩诃萨说是偈赞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万菩萨之众,今者欲于如来法中有所咨问,不审世尊垂愍听不?” 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时,恣汝所问。如来不久当般涅槃,涅槃之后,普令一切无复余疑。欲何所问...

《无量义经》 / 萧齐天竺三藏昙摩伽陀耶舍译 / 2430字 / 1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善法堂

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叁十叁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度五神通品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念具足度五神通,逮诸菩萨无量神足,能动天地、变身无数更合为一,彻视无碍石壁皆过。譬如鸟飞无所触碍,能履水蹈虚、身出水火、手扪摸日月、身至梵天。有是神通不自贡高,不见贡高,用本空故。谁有能起是神足者?唯有得萨云若者乃能起是耳。舍...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838字 / 1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七知

在涅槃会上,住於大乘知七善法,具足梵行也。一、知法,知十二部经能詮之法。二、知义,知经中一切文字语言所詮之义理。叁、知时,知可修寂静,精进,捨定,供养佛师,布施,忍辱,般若等之时。四、知足,於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知止足。五、知自,知悉自己之戒,多闻,慧...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1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一句投火

菩萨為闻一句之法而入大火坑也。佛祖统纪智礼传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华严经叁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令叁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於梵天...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如来十身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藏法数》 / 370字 / 1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百〇五、求毗摩天望得大富缘

昔有兄弟二人,家计贫困,兄常日夕,精勤礼拜求毗摩天,望得大富,而遣其弟,耕田种殖。如是求请,经历多时。时毗摩天,化作其弟,至其兄边。兄瞋弟言:“何不垦殖?来此何为?”时弟答言:“兄在天寺,昼夜祈请,望得大富;弟于今日,亦欲效兄,斋戒求愿,望获大富。”兄语弟言:“卿...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20字 / 1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叁人婬女梦

佛在世有叁人為伯仲季,闻毗耶离国有婬女,名菴罗婆利。舍婆提国有婬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槃那。叁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於心,便於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耶。於是到颰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学五眼品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应般若波罗蜜者,从何所来而生是间?于是间去复生何所?” 佛告舍利弗言:“菩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于兜率天上来生是间,或于他方佛国来生是间,或从人道中来生是间。从兜率天上来者,终不失般若波罗蜜,诸陀邻尼、诸三昧门、诸众智门悉皆在前。从他...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3355字 / 1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佛在波罗捺国為四眾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於罗,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於忉利天。见贤愚经十叁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品,经律异相四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妙音菩萨

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谓释迦如来放肉髻白毫二光,照东方八万亿世界,过此有国名净光庄严,佛名净华宿王智如来。妙音菩萨自彼世界,与八万四千菩萨,共来灵鷲山,时雨七宝莲华,百千音乐自鸣。花德菩萨问佛:此妙音菩萨植何善根,有此神力?佛言:过去有云雷王佛,此时妙音菩萨以十万种...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百部

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叁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

复次,夫少欲者,虽有财物心不爱着,犹得称之名为少欲。 我昔曾闻,有优婆塞,彼优婆塞时有亲友信婆罗门法。时彼亲友善信婆罗门,弊衣苦行五热炙身、恒食恶食卧粪秽中,即唤优婆塞言:“汝可就此观婆罗门,汝颇曾见清身自苦高行之士少欲知足如此人不?”优婆塞言:“如此高行可诳...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749字 / 1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佛说五仙人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与诸菩萨俱。佛告诸会者:“乃往久远无数劫时,有五仙人,处于山薮。四人为主,一人给侍,供养奉事,未曾失意,采果汲水,进以时节。一日远行,采果水浆,懈废眠寐,不以时还。日以过中四人失食,怀恨饥恚,谓其侍者:‘卿给使...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871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内四供养

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眾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阿閦如来之叁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