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1 条搜索结果

佛说老母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舌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

佛说老母》 /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 754字 / 1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11日

施食获五福报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法数》 / 205字 / 1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切法高王

佛说一切法高王。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一品

之全部有由多品合成者。分一品而书写之,名曰一品。各均可书写其一品。而其例则由书写供养法华為始。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两

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叁两,卖於病家,得金钱五枚,奉於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见涅槃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大般涅槃

常略称為涅槃。有大乘小乘之二。小乘之大般涅槃叁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无懺译称為北本涅槃。分十叁品。二叁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涅...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叁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叁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叁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藏法数》 / 357字 / 1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律、论、咒之不同。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反於[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惟、叁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邪定也。维摩弟子品曰:「不捨邪,入解脱。」同净影疏二本曰:「言邪者,翻正说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乃至邪定。」普贤观曰:「难无不歷。」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随愿往生

具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别名普广菩萨,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之第十一卷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切流摄守因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之略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十二部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寒地狱

以上大地狱外,更有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陀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叁頞哳吒Aṭaṭa,四矐矐婆A a a,五虎虎婆Hahādhara,此叁者逼於寒而自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鉢罗Ut ala,此云青莲华,严...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1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万劫之事,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说阿弥陀之异名。此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故名。同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门释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前,悬谈一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佛说,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同本。说心意之相。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佛说意经》

解脱

第一内有色外观色。初观不净。观道未强。不能坏灭内身。但观外色死尸膀胀。能除欲缚。故名解脱。第二内无色外观色。习行积久。观道增强。能于自身作亡身灭色想。唯观外色死尸膀胀。第叁净解脱。青黄赤白可爱之色。名之为净。观净离缚。名净解脱。第四空处解脱。希求无色。名之为空...

《法门名义集》 / 289字 / 1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向出生菩萨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涅槃相

化身佛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十二见

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