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 条搜索结果

华氏城

梵名婆吒梨那,波吒釐子Pāṭali utra,揭陀国之故城也。本名拘苏补罗城,唐名香花宫城Kusma ura,以王宫花多故也。后改為波吒釐子城,佛灭后无忧王(阿育王)迁都於此。西域记八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多故以名焉。逮乎人寿数千载,更...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伽梨

Saṁghāti,比丘叁衣之一。新称伽胝,伽致,伽鵄,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為叁衣中之最大者,故称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叁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录司

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度牒。十五年,始置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正司。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休勒

Mahoraga,新称睺罗伽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伽蓝

寺内空虚之室,俗谓之伽蓝堂。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戒贤

天竺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叁藏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為叁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竭陀国,那烂陀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二十八宿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Yā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叁重之天处。具称须焰。略称焰。又,旧称炎。译曰善时。新称夜。译曰时分。宝积经叁十七曰:「灭焰天宫乃至徧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叁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此翻善时。去忉利叁百叁十六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入供佛閼之土器也。见[閼]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伽胝

又作伽致,伽鵄,伽知,伽胝Saṁghāṭi。见[伽梨]项。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官也。录之事。偽秦姚兴,以[(丰力)/石]為正,选為悦眾,法钦慧斌二人為录。录之名始於此。见高[(丰力)/石]传。后唐宪宗元和二年於左右街置录,以沙门端甫任之,是為唐代录之始。当於偽秦之正,后魏之沙门统,中之总管也。见释门正统四。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剌那那

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曰宝积。经中作罽那者误。智度论七曰:「剌那那伽罗,秦言宝积。」玄应音义叁曰:「剌那那伽罗,卢割切。光讚经作罗邻那竭菩萨,此译云宝积。旧维经汉言宝事,放光经作宝来。案梵本云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臺,或云宝藏,皆一义也。经文有作罽,君例...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訶菩提伽蓝

Mahābodhisamghārāma,译曰大觉寺。在竭陀国菩提树园之北门外。锡兰王所建。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北门外,訶菩提伽蓝,其先伽罗国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观阁叁层,周堵垣墙,高叁四丈。极工人之妙,穷丹青之饰。」法显传曰:「於阿育王塔边造訶菩提伽蓝甚严丽。」求...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官名。元魏之世有沙门都统之名。原為一官。至齐乃二分之。始有沙门都之称。下於统一等。又隋世有国都之称。见史略中。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官名。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官,称為正。魏改之,称為统。有沙门统,统,沙门都统叁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统。孝文帝世初任曇曜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世初起大统之称,以曇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求那

Guṇa,由原质之意言之,原质者,必有活动,為作者之意,遂為德之意。胜论师六句义中之第二。译曰依,依止。地水火风等实体之色声香味等之德也。因而十句义论谓為德句义,而求那之数有不同。百论疏上中曰:「求那此云依諦,有二十一法:谓同异合离数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智勤...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一偈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陀,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三藏法数》 / 59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偏衫

南山旧律家之说,叁衣之下覆於左肩之片衣云祇支,覆於右肩之片衣云覆肩衣(义净新律家谓祇支,覆肩,為梵汉两语而一物也),魏代缝合此二物名之為偏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也。资持记作褊衫。说文:褊、衣也。六物图曰:「此方往古并服祇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Sāṁkhya,正曰企耶,译曰数。外道之论名。玄应音义十曰:「佉,此语讹也,应云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為宗,旧云二十五諦。」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佉,此翻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依数起论名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百论疏上之中曰:「佉,...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0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天竺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佛灭后鑠迦罗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伽蓝...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又作恒天。印度恒河之河伯也。见[殑]条。祖庭事苑七曰:「主河之名是女,非鼻闻香,未见其缘。」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0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官之公任始於支那。后秦姚萇以[(丰力)/石]為正,后魏皇始年中以法果為沙门统,是支那官之始也。见史略中。 又(杂语)以為在家者之官也。事物纪原七曰:「自隋文帝以沙门彦琮為翻经馆学士,后始命以官。及唐又以不空為开府仪同叁司试鸿臚卿。宋朝会要曰:太宗时法...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耶迦叶

Gayākāśya a,又作竭夷迦叶、耶迦叶簸,罗汉名。耶,译曰象城,叁迦叶之一。光宅之法华疏一曰:「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眾,住在耶城中。如来往化,即捨邪从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答罗子品

“尔时,于此阎浮提地,复更别有一大导师,名曰罗。其命已终,彼徒众主,即长子,名曰优陀罗罗子,主领彼众。其优陀罗,常为彼众,说生非想非非想法,近王舍城,一阿兰若林中而住。是时菩萨,遥闻其名胜前罗逻所说之法,闻已思惟:‘我今应当至优陀罗罗子边,行于梵行。’...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039字 / 10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官之一。后秦姚萇始以[(丰力)/石]為正。史略中曰:「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曰也。盖以比丘无法如马无轡勒牛无贯绳,渐染俗风,将乖雅则。故设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归於正,故曰正也。此偽秦[(丰力)/石]為始也。」又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迦叶

叁迦叶者兄弟也,皆為佛弟子。长云优楼频螺迦叶,又云鬱為,译曰木瓜林,次云耶迦叶,译曰城,次云那提迦叶,译河,又译江。十二游经曰:「叁年為鬱為迦叶兄弟叁人说法,满千比丘。」法华文句一曰:「毘婆尸佛时,叁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缘感报,遂為兄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耶山

新称羯闍尸利沙山,旧称耶山、闍山、种山等,译曰象头山。有二处,一在灵鷲山附近,一在菩提道场附近,见[羯闍尸利沙]条。西域记八,记近於菩提道场之耶山曰:「城西南五六里至耶山,溪谷杳冥,峰巖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自昔君王,驭宇承统,化洽远人,德隆前代。...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耶城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乔答弥

旧称憍曇弥。新称乔答弥。乔答之女声,即呼乔答姓之女曰乔答弥,如言女性之比丘為比丘尼也。见[憍曇弥]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二十种外道

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9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殑耆

河女神名。见[殑神]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Yāma,具曰须夜Suyāma,苏夜。欲界六天中第叁天名。旧曰燄天。译言时分,善分。以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故也。智度论九曰:「夜名善分天。」探玄记六曰:「夜者,若具云苏夜。苏者,此云善也。夜者,此云时也。」佛地论五曰:「夜天者,谓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黄门

梵语般吒阿毘曇,译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祇律曰:「是不能男,有於六种:一、生,谓从生不能男。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叁、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四、因他,谓因前人...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Saṁghāti,伽胝之略,袈裟名,自九条至二十五条之袈裟也。可洪音义一曰:「胝丁尼反,袈裟名也。旧译云伽梨,此云复衣。从九条已上,至二十五条,皆名伽胝。」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赐紫

史略曰:「则天朝法朗译大云经,陈符命言,法朗等皆赐紫袈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八斛食

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於一切大会之眾使之充足。涅槃经十曰:「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释门正统叁曰:「大经云:如来受长者八...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典座

禪林主大眾床座及斋粥等杂事之役也。史略中曰:「典座者谓典主床座九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祇律六曰:「佛住舍卫城,尔时有比丘名陀驃罗子,眾拜典知九事。九事者:典次付床座,典次差请会,典次分房舍,典次分衣物,典次分花香,典次分果蓏,典次知煖水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八方天

东方因陀罗,帝释天也。南方燄罗,燄天也。西方嚩嚕拏,水天也。北方毘沙门,毘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东南护,火天也。西南涅哩底,罗剎天也。西北嚩庾,风天也。约於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9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纲司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却崎

见[祇支]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9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9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戒刀

比丘所持之小刀。供割切叁衣之用。史略上曰:「禪师则[卄/凶/ㄆ]笠,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為道具。」释氏要览中曰:「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许畜月头刀子為割衣故。今比丘畜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他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金毘罗陀迦毘罗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毘罗陀,或曰金毘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醯那罗延,金毘罗陀迦毘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阿利夜叁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涂香

六种供具之一。涂香於身手以供养佛也。智度论九十叁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同叁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木等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擣以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伽梨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9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乌芻沙

Ucchusma,又作乌枢沙,乌芻涩,乌芻瑟,乌枢瑟。乌素沙。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為清净之德,因之於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或云乌芻沙,此云秽迹。旧翻為不净洁,皆讹。新翻為...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