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条搜索结果

十功德品

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说是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真实甚深!甚深甚深!所以者何?于此众中,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四众,天、龙、鬼、神、国王、臣、民诸有众生,闻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无不获得陀尼门、三法、四果、菩提之心。当知此经,文理真正,...

《无量义经》 / 萧齐天竺三藏昙摩伽陀耶舍译 / 3576字 / 1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阿氏多尊者

十六汉之一。出於叁藏法数四十五。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曰秣菟(原注亦谓叁波訶),曰萨他尼湿伐,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曰毘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注荼半托迦

Cūḍa anthaka,十六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见[汉]项。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伽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具史

又作瞿史。好声鸟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悉怛多般怛

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鉢多之略,见[堙那]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婆须蜜多

同婆须蜜。 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叁知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门

山门之制形如闕,开叁门,故亦曰叁门。又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叁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叁门者,只有一门亦呼為叁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叁解脱门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叁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戍缚迦尊者

十六汉之一。见[汉]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一界

一世界也。楞严经一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又十界中任何界之一。玄义二上曰:「九界之权,一界之实。」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金毘

又作金毘囉,禁毘,宫毘。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毘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毘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教」是也。 又(动物)译曰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梵语修多,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毘陀

又作迷怛。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毘陀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為某故作毘陀,即诵咒术,是名毘陀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禪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叁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Vihāra āla,维那之别名,译曰次第,司僧中之次第顺序者。行事钞下二曰:「维那出要律仪翻為寺护,又云悦眾。本正音婆逻,云次第。」 又(杂语)Bāla,译曰愚夫,旧翻為毛道生者,误婆為缚而译之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金刚经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去声),此云...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1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庆友尊者

十八汉之第十七。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1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

复次,夫知足者虽贫名富,不知足者虽富是贫,若圣智满乃名大富。 我昔曾闻,有优婆塞,有人讥呵云最贫穷,而优婆塞乐佛所赞知足之法即顺法相,而说偈言: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时优婆塞说偈已语彼人言:“如佛所说知足则富,汝今何故称...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859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九字曼荼

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也。其曼荼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1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五十二身像

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或名五通曼荼。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叁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叁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大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謨(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訶路洒拏(大忿怒)欠(空)佉[[口皿]](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俱毘

Kumbīra(鳩鞞,俱尾),一作金毘(俱吠)译曰蛟。玄应音义五曰:「蛟龙,梵云宫毘,有鳞曰蛟龙。」西域记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毘兽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 又Kubera,北方毘沙门天王之别名。阿育王经六曰:「復语鳩鞞(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剌那那伽

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曰宝积。经中作罽那者误。智度论七曰:「剌那那伽,秦言宝积。」玄应音义叁曰:「剌那那伽,卢割切。光讚经作邻那竭菩萨,此译云宝积。旧维摩经汉言宝事,放光经作宝来。案梵本云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臺,或云宝藏,皆一义也。经文有作罽,君例...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

《三藏法数》 / 171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