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条搜索结果

叁仙二天

叁仙者:一、迦毘罗仙,数论之祖也。二、鵂鶹仙,胜论之祖也。叁、勒沙婆仙,犍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毘纽天。大部辅注一曰:「一、伽毘罗,此云黄头,头如金色;二、优楼僧佉,此云鵂鶹仙;叁、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叁仙也。一、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二、...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梅呾利耶

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迦出世成佛之菩萨名。又作梅怛丽药、梅怛梨、梅呾囉曳、梅呾利曳、梅呾利曳那。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叁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怛黎,并讹。」唯识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毘罗

河名。译曰难度。譬眾生之爱欲也。宝积经百十曰:「若有眾生染着毘罗河(隋言难度),彼等身体即生不白不黑云色。」梵Viraṇī。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华色為提婆所害

有华色比丘,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為同人也,何则?彼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呵之,復以拳打即时眼出而死。...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食堂安文殊像

印度之法,食堂安频头卢尊者像為上座,於此供。不空叁藏奏请於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萨為上座。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果名。赤而圆,有叁约之横文,佛颈成此相谓之紺成就。慧苑音义下曰:「紺,正云剑。乃西域果名。其色红色。復周叁约横文。而佛颈成就彼相。」梵Kamboja。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僧膳

僧之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乾子问无我义经

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犍外道诣大乘学者所,问无我之义,大乘学者為说无我之义,有偈颂。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韦天将军

姓韦,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将军,此南天王八将军之一也。為南山道宣律师示现,南山依之着灵威要略并律相感通传二书,律相感通传云韦将军,法苑珠林云天人韦琨,有拥护东西南叁洲佛化之宿愿,古来禪录多与韦駄天混一,非也。感通传曰:「有一天人来礼敬,叙暄凉已。曰:弟子...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萨遮犍子

犍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繫,萨遮是其名,译言,有,或諦,大有离繫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為鬱闍延城严炽王,说世出世之法,遂与王共诣佛所受记别。慧苑音义下曰:「萨遮,此云有也。」翻梵语九曰:「萨遮者实,亦云諦。」梵Mahāsatya-nirgrantha。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有叁种:一涅槃,译為灭。涅槃之体,无為寂灭。故名灭。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无為恬泊,名灭。」二弥留陀,楼陀Nirodha,译為灭。四諦中之灭諦也,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弥留陀之灭,通於因果。大乘义章一曰:「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弥留陀灭义通因果,是故灭諦有灭皆收。...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贤瓶

贤為善之义。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有德瓶。若人祈神天感得此瓶时,所求者如意由瓶而出云。大日经疏八曰:「有部毘中说: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四大弟子,犹如贤瓶,若人净心供养竟,希求世间现报,无不如愿。」见[瓶]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莲华女

或曰青莲华,或曰鬱盋罗华比丘,或曰嗢罗苾芻,或曰华色比丘,或曰莲华色,或曰莲华色女,或曰莲华婬女,或曰莲华女。皆是梵汉之不同,又译语之左右也,总取美女之容色而名之。而经论中有多数之莲华女,或同名同人,同名异人。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四药

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於药,分之為四:一时药,日日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Bhojanīya(译曰正食),麨,饭,乾饭,鱼,肉是也。又五种之佉闍Khādanīya(译曰不正食),枝,叶,华,果,细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时食与时浆,时食者蔓菁根,葱根...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执金刚

又云持金刚、金刚手。胎藏界叁部中金刚部之诸眾,标如来之智印,皆手执金刚,故云执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中略)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中略)金刚手秘密主如是上首。」同疏一曰:「梵云播,即是手掌。掌持金刚,与手执义同。故经中二名互出也。...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犍陀弗咀罗

译曰离击子。见[犍]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式叉迦罗

译曰学,又曰应学。宜学也。為突吉罗之异名。大日经疏五曰:「此中应学,旧译名為式叉迦罗。」大部补註二曰:「式叉迦罗,此名為学。」四分律四十一见「尸叉罽罗」,「突吉罗」梵Śikṣākāraṇī。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使者

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於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Keśinl,又作计设,继室。二、鄔波髻设U 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儞,乌波髻施,优婆计设。叁、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般遮

Pañca,又作半者。译曰五。瑜伽伦记一上曰:「梵言般遮,此云五。」梵语杂名曰:「五,半者。」 又(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又(天名)见[般遮于旬]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童子

宋太尉吕惠卿,游五臺山,见一童子。体黑被髮,以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且现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还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见童子於香几上,命画工图之。见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乌婆陀颇

译曰薄甘蔗糖。见善见律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沙弥律仪毘日用合参

叁卷,戒显订阅,济岳汇笺。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阿输伽树

翻梵语九曰:「阿叔迦树,应云阿输迦,译曰无忧。」僧伽罗剎佛行经曰:「阿舒伽。」名义集叁曰:「阿输伽,或名阿输柯。」悉多太子生此树下。此树又单名毕利叉Vṛkṣa,即嵐毘Lumbini园之无忧树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小乘叁藏

四部之阿含经等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為论藏。此叁藏之根本皆佛说,於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於小乘,故於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訶衍藏Mahāyāna iṭaka,以对小乘之叁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訶迦叶於耆闍崛山...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九眾

寻常之七眾,加出家,出家之二眾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眾。二、比丘,持具足戒之女眾。叁、六法,持六法之女眾。四、沙弥,持十戒之男眾。五、沙弥,持十戒之女眾。六、出家,持八戒斋之男眾。七、出家,持八戒斋之女眾。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眾...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如来宝菩萨

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梵号怛他誐多摩,译言如来宝。密号曰实相金刚。是為入释尊宝珠叁昧之尊,与大日经之毫相尊相当。黄色,左手持莲上有宝珠,右手為胎拳,立头指当胸,坐赤莲。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波罗提提舍

Pratideśaniya,又作波胝提舍,鉢喇底提舍那,鉢喇底提舍,略曰波罗提舍,波罗舍,提舍等。六聚罪之第四,犯戒律之罪名也。译曰向彼悔。此中有四戒,犯此戒者,必对餘一比丘懺悔,懺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行事钞中一曰:「波罗提提舍,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以...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楼毘

园名。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犍陀若提子

见[犍]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外道四见

疏云:外道所计,不出四见。谓数论计一,胜论计异,勒娑婆计亦一亦异,犍陀、若提子计非一非异。(梵语勒娑婆,华言苦行。梵语犍陀,华言离系。若提,母名,母子兼称,故名若提子。) 一、计一,谓数论师计:因中有果,因果不异,故名计一。 二、计异,谓胜论师计:因中无...

《三藏法数》 / 205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口*垔]

又作咽。佛之德相也。译曰鹿王。玄应音义四曰:「[口垔]又作咽,同於坚、於见二切,此译云鹿王。」见伊延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罗什别室

出叁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礪小检。修行者颇非之。什自得於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已来,不住僧房,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华,但...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四律五论

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 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曇无德部也。叁、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訶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种正食

见[半者]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林毘

林毘之略。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便

Vyañjana,又作便善那,[扁瓜]那,便社那。旧译曰味。新译曰文。能显之义,以文能显义故也。俱舍光记五曰:「梵云便那,唐言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於义。西国俗呼扇盐酢等,亦名便那,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等能显食中味也。旧译為味,译者讹也。」唯识述记二末...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爪镜

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中略)爪镜,蓍艸,杨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明蕅益梵网经合註六曰:「爪镜即圆光法。」或曰:「爪镜者,以药涂指上,咒之,光明如镜,见人吉凶。」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总持

梁武之女,就达磨得法。祖庭事苑八曰:「总持号也,讳明练。梁武之女,事达磨為弟子。悟道示灭,塔去少林五里许。事具褚询望所写塔碑。」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瓦器金器

声闻之戒,譬之瓦器,菩萨之戒,譬之金器。清净毘方广经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毘,如金银器破,还可修治,是菩萨毘。」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比丘八归敬戒

比丘当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当礼初受戒之比丘。不得骂比丘。不得说比丘之罪及其过失。当从大德之僧受具足戒。,犯僧残当从僧懺悔。每半月宜受僧教诫。宜从比丘叁月安居,夏满宜诣僧中求自恣之人。以上八法谓之比丘之八敬法。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毘那耶

二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也。梵Bhikṣuṇi-vinaya。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林微

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林毘

Lumbinī,园名。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梵语优婆罗叉U arakṣa,译曰律,毘Vinaya。译曰律者,义翻也(毘之正译曰灭,或调伏)。律犹言法,禁制之法也。又詮量,詮量罪之轻重也。大乘义章一本曰:「律者,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名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詮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毘之...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腊伐

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苾芻毘奈耶

Bhikṣuṇīvinaya,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毘奈耶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便膳那

Vyañjana,又作便善那,[扁瓜]那,便社那。旧译曰味。新译曰文。能显之义,以文能显义故也。俱舍光记五曰:「梵云便那,唐言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於义。西国俗呼扇盐酢等,亦名便那,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等能显食中味也。旧译為味,译者讹也。」唯识述记二末...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戒经

一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之戒本也。於比丘之布萨诵之。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那耶修摩

犍子之别名。百论疏上中曰:「犍子Nirgrantha,此云无垢。依经修行离烦恼垢,故以為名,亦名那耶修摩。」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杂藏

佛灭后,经典之结集。有二藏叁藏四藏五藏等之别。经量部為经律二藏之结集。萨婆多部為叁藏之结集。大眾部為四藏或五藏之结集。四藏者叁藏与杂藏也。此中摄一切菩萨之教行。增一阿含经序品曰:「方等大乘总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震多末

一作振多摩,又作震跢末Ciutā-maṇi,译曰如意珠。希麟音义六曰:「振多摩,或云真多末,梵语轻重也。此译云如意宝珠。」陀罗集经六曰:「真陀末,唐云如意珠。」大日经疏一曰:「真陀摩為诸宝之王。」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内眾

对外俗而言,故以僧為内眾。僧史略上曰:「佛制毘纠绳内眾。」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迦嚧

Karuṇin,译曰悲。大日经疏十曰:「迦嚧,悲也,麼也,体也。所谓大悲為体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十犍度

犍度為梵语Khaṇḍa,译作章篇。戒律,於作持门之戒,区别為二十类。四分律叁十一卷至五十叁卷。编集之為二十篇。如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稀那衣犍度、俱睒弥犍度、瞻波犍度、呵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諍犍...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苾芻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戒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迦罗

Kalā,又作哥罗,歌罗。分量名。慧苑音义上曰:「哥罗分,正云迦罗,此云竪,折人身上一毛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之一分。谓西域风俗,以十六升為斗,如此土以十六两為一斤。义译為校量分。」玄应音义四曰:「折一毛以為百分,一分為歌罗分,论以义翻名為力胜。以无漏善法...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比丘

俗曰僧。

《佛学大辞典》 / 5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父六亲

谓佛令比丘避于讥嫌,不得于非亲之女,及比丘洗浣故衣。若父母之亲,可使洗浣。故说父六亲及母六亲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华言女。) 一、伯,伯者,即父之伯。于己为伯祖也。 二、叔,叔者,即父之叔,于己为叔祖也。 叁、兄,兄者,即父之兄,于己为伯也。...

《三藏法数》 / 170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半满教

涅槃经以梵书之悉曇章阿阿(引)等半体字譬小乘经,毘伽罗论之成字譬大乘之经典。曇无讖叁藏依之判一代教立半满之二教。谓小乘為半字教,大乘為满字教也。大乘义章一曰:「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华严玄谈四曰:「...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毘奈耶

Vinaya,一作鼻那夜,毘那耶,又云毘,鞞迦。叁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毘母论一曰:「毘,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毘。」大乘义章一曰...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乌耆

又作阿耆[仁-二+乌]夷。新疆之东北部。见慈恩传二。Agni。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显教十重戒

显教中,又有深浅两种,其深者,千钵经所说之十重是也,但此唯约於心性,说实相之理為十重,未别说其戒相,盖其戒相即梵网所说之十重戒也。经五说:「一者如来一切心法,金刚自性,本来清净,毕竟寂灭。菩萨若於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觉心真净,了见心性无染无着。是故菩萨能持十...

《佛学大辞典》 / 517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Bhojaniya,又作。译言正食。新译噉食。米饭等可噉食之五种正食也。行事钞下二曰:「四分中有五种(此云正食),谓麨、饭、乾饭、鱼、肉也。」玄应音义四曰:「食,译云可食。」有部毘奈耶叁十六曰:「有五种食(是含噉义也)成足食。云何為五?一饼,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迦兰陀竹林

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係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犍外道,后奉佛為僧园,是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

《佛学大辞典》 / 71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甘露饭

梵名阿弥都檀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王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為师子颊王,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之為休罗,眾许摩訶帝经二以為星贺贺努。又其兄弟有异说,起世经十,起世因本经十,佛本行集经五,及智度论叁,以為有净饭等叁兄一妹。眾许摩訶帝经二,五分律十五,彰所...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流毘

又作留毘。园名。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四辈

比丘、比丘、优婆塞、优婆夷之四眾也。又,人、天、龙、鬼之四眾也。药师经曰:「四眾:苾芻、苾芻、鄔波素迦、鄔波斯迦。」盂兰盆经曰:「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同圭峰疏曰:「四辈者,僧士女,或云人天龙鬼。」参照[四眾]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乌婆计设童子

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於端严(计设)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為童子形,叁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竪大头小叁指,餘指屈,当胸,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赞寧

佛祖歷代通载二十六曰:「沙门赞寧,随钱王归朝(指宋太祖时),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唐天祐中,生於吴兴之德清金鹅别墅,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着述毘,时人谓之律虎。文学日茂,声望日隆。武肃诸王公族咸慕重之,署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兴国叁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化行

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道俗。但汎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五食

一者,,翻云噉食。此有五种:谓饭麨乾饭鱼肉。二者。佉闍,翻云嚼食。此有五种:谓枝叶华果细末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马鸣着作

大乘起信论一卷,大宗地玄文本论二十卷,佛所行讚五卷,十不善业道经一卷,六趣轮迴经一卷,犍子问无我义经一卷。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梅呾囉曳

见[梅呾利耶]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染心

爱着之心,婬欲之心。行事钞中一之四曰:「僧祇云:可畏之甚无过女人,败正毁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毘,闻声起染亦尔。」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四节

禪林於结夏,解夏,冬至,年朝,谓之四节。义堂日工集曰:「凡称四节,乃百丈业林也。结解则天竺佛制,冬年则中华俗节。百丈以随方毘,礼贵同俗,遂有四大节之仪。」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懺悔功德

懺悔罪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懺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四分律毘增一法曰:「佛告比丘言:汝自懺悔,於我法中能至诚如法懺悔者,便得增长。汝懺悔应...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野狐精

野狐之精灵,变幻誑人者。传灯录十二(潭空章)曰:「有欲开堂,师曰:女家不用开堂。曰:龙女八岁成佛。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试一变。曰:变了也,野狐精。」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莲华色

劝受戒之人。见[莲华女]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流弥

园名。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出家之女子也。梵语曰比丘。比丘之语,通於男女。之音,示女性。僧史略曰:「汉明帝既听刘峻等出家,又听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案此為中国有之始也。善见论曰:「者女也。」文句二之上曰:「者,天竺女人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愚钝物

吐罗难陀比丘骂迦叶尊者為愚钝物。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吐罗难陀苾芻,从外而来,欲入住处,遇河水泛溢,见迦摄波在板桥上。吐罗难陀作是念:此愚钝物,今可治之。速往桥边,用力蹋板。时迦摄波,遂即落河,衣服并湿,鉢沈水底,锡杖随流。迦摄波曰:姊妹汝无过犯,乃是具寿...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正食

见[半者]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佛说阿难陀目佉呵离陀邻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大丛树间。有精舍名交露庄严。与大比丘众三十万人俱。时佛欲放躯命。自期三月当般涅槃。尔时佛告贤者摩诃目揵连。令到三千大千国土。尽呼其中声闻辟支佛种。及发摩诃衍者皆使来会。目犍连即时受教。稽首佛足作礼而去。自以功德便一举足蹈须弥顶。承佛威神...

《佛说阿难陀目佉呵离陀邻经》 / 元魏北印度三藏佛驮扇多译 / 4760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牵道八道行城

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毱,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明蕅益梵网合註六曰:「牵道八道行城者,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戏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右绕

敬礼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绕於右也。无量寿经上曰:「稽首佛足,右绕叁匝。」象器笺十曰:「四分律云:客比丘於塔边,左行过,护塔神瞋。佛言:不应左行过,应右绕塔而过。萨婆多毘毘婆沙云:右绕者顺佛法故,所以右绕。」寄归传叁曰:「言旋右者,梵云鉢喇特崎拏Pradakṣiṇa,鉢喇...

《佛学大辞典》 / 596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式叉

式叉摩那之略。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念佛陀罗

念佛与陀罗也。念佛為南无阿弥陀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捡挍

又作检校。谓於事点捡典挍而监查之也。四分律所谓:「应寻究修多罗毘,捡挍法律。」百一羯磨所谓:「言共印持者,如捡挍营作之苾芻,创起基石,将欲兴功,告共住诸苾芻曰:诸具寿,仁应共知,於此处当為僧伽作净厨。」是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女僧

即[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六外论

一因中有果论,是如雨眾外道,计因為常恒,具有果性者。雨眾外道者,数论师之大弟子,十八部之主也。二从缘显了论,是如数论外道,又如声显论师,计法自先即有,但依缘而显者。叁去来实有论,是如数论外道,又如时论外道,又如小乘萨婆多部,计过去未来為实有之事如现在者。四计我...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佛菩萨自变化為也。又以佛菩萨通力化作比丘形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越毘

违越毘即戒律也,如真言所言越法罪或越叁昧耶。行事钞中之一曰:「女人败正毁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毘。」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犍度

Bhikṣuṇī-khaṇḍ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明比丘戒律之篇章名。犍度有聚之义,蕴之义。篇章之异名也。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菩萨善戒经

一名菩萨地,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有叁十品,第一序品与大宝积经优婆离会第二十四同。佛在给孤独园说叁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时有优婆离由禪定起请广说决定毘,佛為分别声闻菩萨之持犯不同,次勅文殊使说究竟毘,第二品以下并与瑜伽论中之菩萨地同意,弥勒菩萨以此经為宗,成十...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便社那

见[便那]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四眾

一发起眾,如法华经会座因舍利弗叁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击扬发动,令如来有所说,是曰发起眾。二当机眾,正当座之机眾也,如诸声闻正闻本经得证悟之益者。叁影向眾,如文殊观音来自他方,助佛化,庄严法座者。四结缘眾,薄福眾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僕呼

Bahujana,译曰眾生。见[萨埵]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道俗

出家之人曰道,在家之人日俗。智度论十曰:「佛弟子七眾:比丘、比丘、学戒、沙弥、沙弥、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餘五眾是出家。」註维摩经二曰:「肇曰:大士美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而终日道法也。」中论疏一曰:「道俗者。智度论云:声闻法中未说...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鞞婆沙论

十四卷,尸陀般阿罗汉造,苻秦僧伽跋澄译。广说有部之法相者。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飢遇王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飢国来,忽遇大王。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后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苾芻

又作煏芻Bhikṣuṇī,即比丘也。者女声。男僧云苾芻,女僧云苾芻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王膳

飢遇王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飢国来,忽遇大王。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后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