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条搜索结果

白象

象有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辞典》 / 379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光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於过去為波罗奈国王,称為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门来乞王之头。王许之,群臣諫,不听。使婆罗门捉刀斫头,以果其慈心。」经律异相二十五曰:「光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佛学辞典》 / 96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光天子形像

光之像以明星為菩萨形,置於中央,以日月為天人形,置於左右,学海餘滴四曰:「在佛工家造光像,明星為菩萨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光俱依其本,即宜為菩萨形。若约其迹,则宜并為天人形。今一是从本,二是就迹,本迹互显也。若约日月星辰阶位,则宜於日月后列明星。今...

《佛学辞典》 / 233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形像

日经一曰:「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执莲在鹅上。」日经疏五曰:「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伸餘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秘藏...

《佛学辞典》 / 142字 / 9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金刚经

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辞典》 / 1729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阎曼德迦

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威德明王,六足尊。五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令轮身。胎曼陀罗曰:「威德密号也,威德金刚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汉号不明。」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辞典》 / 93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光明佛

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訶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為父,瞿那為母。」

《佛学辞典》 / 55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涅槃四种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乐。此即涅槃之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寂静,名为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形像

不空羂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有说:一者面十臂,一者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之像多面六臂也。面六臂者面各有眼。经二十二曰:「不空王观世王音菩萨,身量横量十六指数,面六臂。正中面慈悲熙怡,如首戴梵天面,眉间一眼,首戴天冠冠有...

《佛学辞典》 / 283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矜羯罗

又作金伽罗Kiṁkara,不动明王八童子之第七,与制吒迦侍不动明王之左右者。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曰:「矜者问事也,羯逻者驱使也。(中略)此神作小童子形,有两种:一名矜羯逻,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伽,难共语恶性者是。」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童子秘要法品曰:「法波罗蜜慈...

《佛学辞典》 / 215字 / 8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母孔雀明王咒经

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薪,螫於黑蛇,苦痛甚,阿难向佛求救,佛為说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佛学辞典》 / 47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善财五十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光明王发心因缘

贤愚经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说,光明王自外国得白象,付之象师,使其调养。不久象能调从。象师以白於王。王乃驾象出游。象气猛壮,见牝象,奔驰至深林,王因伤身垂死。以责象师。象师言我唯能调身。不能调心。唯有佛能调心。王闻之。踊跃发菩提心。

《佛学辞典》 / 101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作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目,以八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辞典》 / 1215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光明王

释迦如来於过去為阎浮提之国王。称為光明。

《佛学辞典》 / 20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兔马象也。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乘為兽。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辞典》 / 420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毘卢遮那

密教之本尊日如来也。之梵语為摩訶。而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毘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日。今梵汉双取,故曰毘卢遮那。但以毘卢遮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辞典》 / 99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一蛇首尾

杂譬喻经曰:「昔有一蛇,头尾自諍,头语尾曰:我应。尾语头曰:我应。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应。汝无此术。尾曰:我使汝去,故得去,若我不去,则汝不得去。以身绕木匝,日不已,求食不得,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放我,听汝為。尾闻其...

《佛学辞典》 / 153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安乐行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菩提

佛之菩提,对於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為菩提而非。佛之无漏慧。乃為菩提而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得菩提。」法华论曰:「菩提有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為佛菩提。

《佛学辞典》 / 108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地震动,时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辞典》 / 355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金刚藏王

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藏。在眾中即...

《佛学辞典》 / 414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月支

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宛列传曰:「月氏在宛西可二千里,其南则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辞典》 / 189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莲华王

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癩,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得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与髓於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即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

《佛学辞典》 / 307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六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辞典》 / 495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觉世尊,前已為我等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辞典》 / 435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虚空网,四火院,五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辞典》 / 516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法藏

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辞典》 / 720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七识住

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辞典》 / 582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圆觉经

具名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光明藏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疏钞科卷,存中与下,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辞典》 / 433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白伞盖佛母

此佛母尊有威力,放光明,表覆盖一切眾生,以白伞為昧耶形,故名白伞盖佛母。佛母者,诸佛之母之义也。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曰:「於其空中华月轮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復迴,字种变成白伞金柄;柄上严唵字,其字放光復迴,字种变成白伞盖佛母。一面二臂具目,金刚...

《佛学辞典》 / 169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辞典》 / 1921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戴塔吉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辞典》 / 203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威德尊。」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辞典》 / 242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六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普遍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明王随求陀罗尼经

二卷,唐不空译。略称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眾,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剎说神咒,名普徧光明。(中略)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佛学辞典》 / 110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宝积经

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前后诸师译一会或译数会而别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译十六会十九卷,取旧来诸师所译二十会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為全本。宝积者法宝之集积也,為乘深妙之法,故目之為宝,无量法门摄在此中故谓之积。宝积经论一曰:「乘法宝中,一切诸法差...

《佛学辞典》 / 148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辞典》 / 604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乘有四种:(一)乘之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辞典》 / 882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梵王

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毘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见[梵天王]条。

《佛学辞典》 / 62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阿僧祇劫

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祇劫Asaṁkhyeyakal 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為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四十位,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為第阿僧祇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

《佛学辞典》 / 199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