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
《三藏法数》 / 282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於己色身内归依法报化叁身佛也。六祖坛经曰:「於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於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於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Nirmāṇakāya,叁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又与真如相应之佛身也。义林章七本曰:「应宜现身名应身。」胜鬘经宝窟上本曰:「与真如相应,一名為应身。」定应身之体,依经论有叁种之不同。一,依同性经,摄论,则对於地上之菩萨,现无量之相好身,為应身,现於地前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50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一、自性义,谓诸佛法身,皆依真如理体而为自性,是名自性义。 二、因义,谓诸佛于无量无数劫中,修习胜果之因,是名因义。(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叁、果义,谓诸佛永断一切烦恼等障,证得无上菩提之果,是名果义。(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业义,谓诸佛以...
《三藏法数》 / 355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莲华叁昧经谓依五智而生叁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為毘庐遮那佛,口业為普贤菩萨,意业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為阿閦佛,口业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為降叁世金刚。叁、平等性智之身业為宝生佛,口业為虚空藏菩萨,意业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為阿弥陀佛,口业為...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叁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立五结:一贪结,贪欲之烦恼。二瞋结,瞋恚之烦恼。叁身见结,我见之烦恼。四戒取结,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五疑结,狐疑諦理之烦恼。此五惑於欲界而起者,且為之不能超脱欲界,故谓之下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下分。见俱舍论二十一、大乘义章五末,四...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说法之印契也。有叁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与拇指之指头,餘指舒散,左手仰於心前,右手覆於其上,而勿使相着。二捻两手中指与拇指,无名指与头指散而稍曲,使小指直立,横左手安於胸上,竪右手安於乳。叁捻两手头指与拇指,中无名小叁指并舒,左手仰掌,安於胸上,以右手腕着於...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叁宝有四种:一、一体叁宝,又云同体叁宝,又云同相叁宝。叁宝一一之体有叁宝之义,佛之体上有觉照之义者,佛宝也,有轨则之义者法宝也,无违諍之过者僧宝也,乃至僧有观智者為佛宝,有轨则者為法宝,和合者為僧宝。二、理体叁宝,於真如之体上立叁宝。真如之理体视觉性法相,无违...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佛曰阿难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经: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质直。叁身无病苦。四常勤精进。五具足念心。六心无憍慢。七成就定慧。八从闻生智。见涅槃经四十。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或印之於纸上,或印之於净沙上,或印於虚空等,先於一前机备香花,置形木。次,叁礼,诵如来咒。次,净叁业印言。次,叁昧耶戒印言,针印。叁摩耶,萨埵鍐次,发菩提心印言,外缚定印。唵菩提质多摩陀波陀耶弥。次,劝请合掌诵:「我今香烟印如来(水虚空等随改),相好具足放光明...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叁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為正法轮身,现明王忿怒之相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為正法轮身,降叁世明王為教令轮身也。秘藏记钞二曰:「...
《佛学大辞典》 / 458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经中说叁种之叁昧耶,自叁部叁身之叁昧耶也,莲华即莲华部口业之应身叁昧耶,宝塔為佛部身业之法身叁昧耶,宝珠為金刚部意业之报身叁昧耶。案宝塔為佛部,一地為金刚部,宝珠為宝部,莲华為莲华部,长者為羯磨部。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法界,即一切众生本有之心,诸佛所证平等之理也,而云叁处入者,由菩萨根有利钝,行有浅深,故所证入先后不定,遂分叁处也。 一、十住初心入法界,谓利根菩萨,即于初住位中,破无明惑,证入法界平等之理,得不退转,是名十住初心入法界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
《三藏法数》 / 33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一、法身如虚空遍,谓法性之身,本体周遍如太虚空,无有障碍,诸佛众生,平等具足,故名法身如虚空遍。 二、智身如日光遍,智身即自报之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能遍破无明之暗,显发本有真身,譬如日光,无幽不烛,故名智身如日光遍。 叁、色身如日影遍,色身即应身也,谓究竟...
《三藏法数》 / 169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又名叁叁昧。密教谓身口意叁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叁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叁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於语,语等於心,犹如大海徧一切处同...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一、法身寿量,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强指法性为法身耳。言寿量者,此非报得命根,亦非连持之寿,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经云: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等。是也。 二、报身寿量,报身者,以如如智契如...
《三藏法数》 / 274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佛教立叁身,婆罗门亦立叁身。中论疏曰:「明叁天者,是彼家叁身。自在為本,如内法身。应為韦纽,如内应佛。韦纽脐中化為梵天如化佛也。」此与佛教之叁身稍异,其叁天即叁神一体观,由於时代而叁神有相违者。」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以伊字之叁点譬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见[伊字叁点]条。性灵集七曰:「叁点凝心,四量满怀。」梁高僧传八曰:「始自鹿苑,以四諦為言初。终至鵠林,以叁点為圆极。」 又密教称理智事為叁点,手镜钞上曰:「法身是自性身,般若是自是自身,解脱是他受用身,是名理智事叁点。即大日上...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一译无量寿Amitāyus,二译无量光Amitābha,叁译甘露Amṛta,密教称阿弥陀佛為甘露王,其大咒称十甘露明者是也。菩提心义九曰:「此佛亦名无量寿佛,梵云阿弥陀喻丽,又云阿弥陀婆耶没駄,此云无量光明佛。」因之以此叁名如其次第為法报应叁身之称号。但此為密教之说。显教唯取初之...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诸佛叁身之一。為济度眾生变现六趣有情之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為欲利益安乐眾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见[叁身]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一、转根本心得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转时,一切烦恼断灭已尽,即得法身。 二、转依本心得报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于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转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叁、转起事心得化身,起事心者,即第六...
《三藏法数》 / 174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密教立叁处之华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经立叁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叁行者身。今约此叁身而成义,则加持身即他受用报身,是阿弥陀佛也,其住处名华藏世界。由是过西方十万亿净土即有其处。青龙轨名弥陀為莲华藏。是五部中莲华部报身之土也。本地身即大日如来也,此佛之住处名...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叁种之自相,即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叁、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
《佛学大辞典》 / 498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阿字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諦。弥字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諦。陀字為如之义,故是中諦。又叁身者,取阿字第五转方便究竟之义為应身,弥為报身,陀為法身。日本慧心之阿弥陀部心集曰:「阿即空之义也,弥者即假之义也,陀者即中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束四智成叁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者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叁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叁身应用。何以故?為体性无相,从无本而立,亦无无住。」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摩醯首罗天与那罗延天梵天為一体,而亦叁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论,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说,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為因。摩醯首罗一体叁分,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也。」吉藏中论疏第一末,谓「外道明有叁天,即是彼家叁身,自在天為本,如内法身佛,应為韦纽,如内应身佛,韦纽...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与[叁昧耶形]同。但从佛身谓為身。法报应之叁身。密教如其次第谓為种子,叁昧耶,尊形之叁身。塔婆,宝,珠,莲华,五鈷等為大日之叁昧耶身。当於显教之报身。依通门,则一切之事物,尽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依别门,则以塔婆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乃至以莲华為弥陀之叁昧耶身等,各有别...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佛菩萨之本体,曰本地,由其本体示现种种之身济度眾生,曰垂迹。佛叁身中法身报身為本地,化身為垂迹。此本地垂迹之义,為法华经寿量品所说,又為大日经胎藏界四重曼陀罗所说,大乘摄化门之枢纽也。於胎藏界第四重,外金刚院摄印度古来诸天诸神,皆是大日之垂迹也。维摩经序曰:「...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法相宗所立之叁身也。佛地论,取唯识论之名。是又开真合应之叁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有二。唯為佛与佛之境界。他菩萨不能见闻,佛自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自受用身。是大圆镜智之所变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萨感见之,使彼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他受用身。是平...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法报化叁身之佛果也。菩提以佛果而名。法华论曰:「示现叁种佛菩提:一者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為示现故。(中略)二者报佛菩提,下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中略)叁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涅槃常恒清凉不变故。」安乐集上曰:「菩提有叁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叁者化...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台宗诸佛立叁身:一、色身,為叁十二相乃至微尘数之相好身,是解脱之德也。二、法门身,為叁德四无量五分六度七觉八圣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功德积聚之身,是般若之德也。叁、实相身,是所谓实相真如,叁身中法身之德也。止观二之叁曰:「别相者身有叁种:一者色身,二者法门身,叁者实...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有四种:法、报、应之叁身。自性、受用、变化之叁身。法、应、化之叁身。法、报、化之叁身是也。见叁字部叁身条附录。 又叁法身有二种。见[法身]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略名法身。佛叁身之一也。佛身如法性周徧十方,有无量无边之相好庄严,以无量之光明,无量之音声,度十方无量之法身菩萨,谓之法性身。智度论九曰:「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眾亦满虚空。」...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是最胜王经所说。合真开应之叁身也。开应者。於应身之中别应与化。即最胜王经分别叁身品曰:「一切如来有叁种身:一者化身,二者应身,叁者法身,如是叁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於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叁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叁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宗家所立之法身各异,其观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观,往生要集中本引诸经,明观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观如来也。盖丈六之佛身,具叁十二相,所谓该种种之德者,為叁身中应身之事,由凡夫之有差别心,作如是观耳,若离凡夫之有差别心,自无差别平等之心观之,则诸相尽寂灭,无...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大小乘通用之名目也。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品之功德為法身。以王宫所生相好之形為报身。以化獼猴鹿等為化身。若就大乘则即天台之法报应。又法相宗自性受用变化之叁身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论法身之体性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论,只以戒定慧解脱知见之五分功德為法身,称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诸家。叁论宗以实相為法身,实相者空理,真空无相,是法身之体性,真空无相,故现其无边之身相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同註:「肇曰:经云:法身者虚空身...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