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条搜索结果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功德六种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般若

一、实般若,实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故名实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如是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叁转。一云:是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叁云: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

《三藏法数》 / 558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遍处定

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叁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外观色、二内无色外观色、叁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

《三藏法数》 / 601字 / 9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谓一真法界之,从本以来,离虚妄,离言说,离名字,离一切诸法之,故名一

《三藏法数》 / 43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合

一合者,盖言众尘和合而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尘不有,但众生不了,妄执为实。若是实有,即应世界不可分为微尘,若是实无,不应微尘合为世界。是知执有执无,皆不当理。经云:如来说一合,即非一合,是名一合。是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海印叁昧有十义

海印是喻。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叁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叁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叁昧法性平等,离诸名,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是名无心能现。 二、...

《三藏法数》 / 440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种般若

一者实般若。二者观照般若。叁者文字般若。实般若以理为体。体绝虚假。目之为实。印体表彰。名之为。亦可以其无也。观照般若以智慧为体。体是般若。观照是用。体用合说故名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以音声言教诠提为体。文字非般若。何以名般若。一能生般若。二能诠般若。因...

《法门名义集》 / 121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一面观音

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顏面之观音也。依叁部经轨,其影像有叁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叁寸,作十一面,当前叁面作菩萨面,左厢叁面作瞋面,右厢叁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

《佛学大辞典》 / 608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漏尽无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说障道无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法。无能如实难言。受障法...

《法门名义集》 / 197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南岳磨砖

传灯录五南岳章曰:「开元中,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麼?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菴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麼?师曰:磨為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禪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8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名曰尸罗Ś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為戒。叁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瓔珞本业经下曰:「一切眾生,初入叁宝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玄应音义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轮世界

此世界之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為叁轮世界。而简别於莲华藏世界等。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结界

五种结界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故说此五种之名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忧陀那

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怀兔

梵语Śaśin(Śasś者,兔也,Śaśin者月也),印度之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月也。因而因明论示世间违之过借之為其宗法。因明入正理论曰:「世间违者,如说怀兔非月。」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胜处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转

一者示转。二者劝转。叁者证转。示转者。谓显示有作无作四谛之。是苦是集是灭是道。名示转。劝转者。谓劝知劝修四谛之。经言。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是之劝转也。证明转者。佛言。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灭我已证。道我已修。是名证转。经云。叁转法...

《法门名义集》 / 125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智净,谓依真如内熏之力,及教法外熏之力,如实修行,满足方便,破识心生灭之,成纯净圆常之智,是名智净。 二、不思议业,谓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无量功德之,常无断绝,随众生根,种种示现,令得利益,是名不思议业

《三藏法数》 / 105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道种性有十回向

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所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义理与状也。五教章下曰:「佛果义。」 又义理之状也。叁藏法数十五曰:「义,即能詮教下,所詮义理之。」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