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条搜索结果

南岳磨砖

传灯录五南岳章曰:「开元中,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麼?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菴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麼?师曰:磨為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禪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车若不行,...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漏尽无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说障道无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法。无能如实难言。受障法...

《法门名义集》 / 197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名曰尸罗Ś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為戒。叁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瓔珞本业经下曰:「一切眾生,初入叁宝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玄应音义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轮世界

此世界之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為叁轮世界。而简别於莲华藏世界等。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结界

五种结界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故说此五种之名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忧陀那

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怀兔

梵语Śaśin(Śasś者,兔也,Śaśin者月也),印度之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月也。因而因明论示世间违之过借之為其宗法。因明入正理论曰:「世间违者,如说怀兔非月。」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胜处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转

一者示转。二者劝转。叁者证转。示转者。谓显示有作无作四谛之。是苦是集是灭是道。名示转。劝转者。谓劝知劝修四谛之。经言。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是之劝转也。证明转者。佛言。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灭我已证。道我已修。是名证转。经云。叁转法...

《法门名义集》 / 125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智净,谓依真如内熏之力,及教法外熏之力,如实修行,满足方便,破识心生灭之,成纯净圆常之智,是名智净。 二、不思议业,谓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无量功德之,常无断绝,随众生根,种种示现,令得利益,是名不思议业

《三藏法数》 / 105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道种性有十回向

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所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义理与状也。五教章下曰:「佛果义。」 又义理之状也。叁藏法数十五曰:「义,即能詮教下,所詮义理之。」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实

真如也。一,平等之义,名平等之实曰一实。叁藏法数四曰:「一实諦,谓一实中道之理也,无有虚妄,无有颠倒,名一实諦也。」四教义一曰:「诸佛菩萨之所证见,审实不虚,谓之為諦。」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八

如来八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尊形

有二样。降魔之大黑,现忿怒。施福神之大黑,现爱乐,忿怒之形像。叁世最胜心明王经谓有一头二手。慧琳音义谓有一头八臂。神愷大黑天神法谓有叁面六臂。而日本所图者。皆叁面六臂。福神大黑之形像,宜以寄归传所记者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圆帽。负囊。持小槌。踏米袋。...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雪山伽王那兰陀。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大目犍连舍利弗。摩诃迦旃延波多。阿难陀摩诃迦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复又菩萨万八千。皆得不退转陀罗尼辩才。如是等恒河沙数众中转大法轮。尔时迦夷城宫内使。来诣佛所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波斯匿王使我咨...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 三藏不空译 / 1736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佛说回向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

《佛说回向轮经》 / 1541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歌利王害忍辱仙

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捨王来佛处。佛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耶?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耶?佛曰:我虽...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转轮王

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闍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叁十二,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性种性有十行菩萨

此是叁贤位之中品。一欢喜行。前观解既满。今如解而得自行化人。离于邪倒庆子除得之利故。曰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行既转深。利他行弥广故。曰饶益行。叁无嗔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舍。怨亲平等。憎爱无二故。曰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以无厌心度人不倦。利行增进无休无息故。曰无...

《法门名义集》 / 304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执花印

大指与拇指捻如执花之形,餘指申散而竪之,即是。大日经疏十六曰:「执花印空风捻,如执花形,餘指申散而竪之。」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合

世界為微尘之集合者。故称世界為一合。华严经大疏演义钞曰:「一合者,眾缘和合故。揽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阴等,以成於人,名一合。」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嗔恚叁种发

一、非理嗔,谓行人修禅定时,嗔觉欻然而起,无问是理非理,他犯不犯;无故而发嗔恚,障诸禅定,是为非理嗔。 二、顺理嗔,谓行人修禅定时,外人实来恼我,以此为缘,生于嗔觉,续不息;亦如持戒之人,见非法者,而生嗔恚。嗔虽顺理,亦障禅定,是为顺理嗔。 叁、诤...

《三藏法数》 / 178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空王佛

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而成佛。见...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观音观

观经十六观之一。观念极乐之观音菩萨身也。观经曰:「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陀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中略)其餘身,眾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不及世尊。」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皆实,故名实。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法数》 / 230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眉间白毫

佛叁十二之一。佛之眉间有白毛,内外映彻如白琉璃,宛转右旋。观无量寿经曰:「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法华经序品曰:「佛放眉间白毫光,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参照[白毫]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

《三藏法数》 / 806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色蕴有五种

一、自,自者,即色身诸法自,谓坚是地,湿是水,暖是火,动是风,各别不同故也。 二、共,共者,即色身诸法和合之也。谓此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也。 叁、所依能依,所依能依者,谓色身。四大种子是所依,四大造色是能依也。(四大者...

《三藏法数》 / 218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布施偈

又名叁轮清净偈。叁轮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净者,於此叁轮无念无所得也。心地观经所谓:「能施所施及施物,於叁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帝释网

悬於帝释宫之宝网也,略云帝网。华严诸师取以譬诸法重重无尽之缘起。又為天竺幻术者之咒名,以此咒能如帝释之网现一切事故也。大日经五曰:「咒术网所惑,同於[帝释网]。」同疏十五曰:「此幻师真言,名帝释网。犹如彼网於一切事显示,现有种种,而实无有一一实事,故名帝释网...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轮樘

轮塔者俗称也。樘者柱也,不作塔,仅形容塔上之九轮而立幢柱者。梵名计都Ketu,译曰幢,。幢与[]同义故也。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曰:「今為汝说轮樘中陀罗尼法。」菩提心义十曰:「金光明云南方宝,新译经云宝幢,幢同是鸡都。例如旧云信,新云妙幢。」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十二大人

一者足下安平。二者足下千辐轮。叁者纤长指。四者肤足跟。五者手足网缦。六者手足柔软。七者肤[跳-兆+专]肠如伊尼近鹿王。八者踝骨不见。九者平身立手摩两膝。十者阴藏如马王。十一者身圆满如尼呴类树。十二者身毛上靡。十叁者一一毛右旋。十四者身如金色。十五者圆光一寻。十六者...

《法门名义集》 / 256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或缘空华水月等,...

《三藏法数》 / 327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十二

具名叁十二大人。此叁十二,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也。具此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广长舌

叁十二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髮际。智度论八曰:「问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答曰:舌如是,语必真实。如昔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髮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无虚妄,何况至髮际?...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佛顶法

依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以金轮,白伞,光聚,高,胜,五佛顶尊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顶轮王身為金色,瞻仰如来,左手执开莲华,於华臺上侧,竪画一金轮。右手扬掌,身背有圆光。白伞盖佛顶身為金色,视一字顶轮王,左手当胸,执开莲华。於华臺上画白伞盖。右手执...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