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条搜索结果

鸟四生

金翅鸟王与龙之类,皆具卵胎湿化四种而生。经云:大海之北,有一大树,名曰居吒奢摩离,其树高一百由旬,枝叶遍覆五十由旬。此鸟王与龙等皆依此树四面而住,其四面各有宫殿,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宝庄严。(梵语居吒奢摩离,华言鹿聚。梵语由旬,华言限量。) 一、卵生,...

《三藏法数》 / 36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罗剎国

食人鬼之所住处。在大海之中。法华经普门品曰:「入於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称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西域记十一僧伽罗国曰:「佛法所记则曰:此宝洲大铁城中,五百罗剎女之所居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仙避死

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却后七日,皆当命终。共相议言,我等既得五通,以己神力,何所不办,岂不能避此难也。四人虽各往避,死终不免。佛以道眼,观见其死终不可避,而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梵语梵志,华言净裔。五通者,...

《三藏法数》 / 331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修罗居大海

法华文句五曰:「阿修罗有二种:鬼道摄者居大海边,畜生道摄者居大海底。」智度论十曰:「阿修罗,恶心斗諍,而不破戒,大修施福,生在大海边住。」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草繫比丘

佛在世时,有比丘,為贼以生草繫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芻在跋蹉国,游行人间為贼所执。贼相告曰:仁等今可净诸苾芻。是时贼中有一先是苾芻相近住人。告诸伴曰:何劳杀此,应以连根茅草可急缚之,令其饥渴自饿而死。...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鸣鐘功德

行事钞上之一曰:「增一阿含云:若打鐘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付法藏传五云:月支国栴檀罽呢吒王,与安息国王战而胜,杀九亿人。死后生於大海中為千头鱼,剑轮绕身而斫头,随斫随生。时有罗汉僧维那。王白曰:我闻鐘声时,苦痛少息,愿為我长打鐘。自此此寺至今长打。唐高...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菩萨四弘誓

一、心如大地,谓愿我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非善种,皆成圣果。 二、心如桥船,谓愿我心如桥船,运度众生,不滞中流,达于彼岸。 叁、心如大海,谓愿我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沾于法味。 四、身如虚空,谓愿我身如虚空,包含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证法性。

《三藏法数》 / 11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华严五为

一、正为,华严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唯为不思议乘菩萨说。又云:非余境界之所能知,普贤行人方能得入,是名正为。(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兼为,谓此经兼为未悟入众生闻者,而能信向成种。经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故地狱众生,十地顿超;...

《三藏法数》 / 39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风鼓山相击

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叁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復取第叁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死尸

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则既断比丘之生命,与死尸均也。智度论二十二曰:「眾僧大海中,结戒為畔际。若有破戒者,修不在僧眾。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尸宿。」金光明文句叁曰:「此则佛海死尸,华园烂肉,此四重人,应须懺悔除灭业障。」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乌荼

梵名Odra,或作Odivisa。东印度之国名。西域记十谓其国东南境临大海滨,有折利呾罗城,周二十餘里,入海商人,远方旅客,往来中止之路,其城坚峻,多诸奇宝云。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九方便

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二种无量

一、实无量,谓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101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

梵语摩訶叁母捺罗娑誐罗Mahāsamudra-sāgara,见梵语杂名。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龙宫

龙王之宫殿,在大海之底。為龙王之神力所化作。海龙王经请佛品说海龙王诣灵鷲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龙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无量珠宝,种种庄严,且自海边通海底造叁道宝阶,恰如佛往昔化宝阶自忉利天降阎浮提时。佛与诸比丘菩萨共涉宝阶入龙宫。...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譬喻

梵云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託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华严十类经

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

《三藏法数》 / 951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爱着

爱者恩爱、亲爱。着者,执着、染着。深执着於恩爱之境而难离之情也。与[爱执]同。為叁毒中,贪欲之烦恼。宝积经九十七曰:「如蝇见於吐,而生爱着心。」六十华严经二十五曰:「不能乾竭爱着大海。」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解脱者叁昧之异名也,叁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於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繫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华严为诸教本有二

华严,即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如来出现于世,初说此经,而后演说渐顿诸法者,盖大小渐次诸教,皆从此华严性海流出故。此经能统摄该括以为诸教之本也。 一、为开渐之本,开谓开设,渐即渐次,即叁乘之教也。佛初说华严根本一乘圆教,诸大菩萨信解证入如来智慧。时有叁乘权浅之机,...

《三藏法数》 / 327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宋帝王

十王之第叁。司掌大海之底东南沃燋石下黑绳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查对恶人所犯罪之轻重,推入大地狱,另发应至何几小狱受苦。受满转解第四殿加刑收狱。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海

在须弥山四方之大海也,须弥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铁围山围绕之。参照[九山八海]条。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山海空市

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於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捫摸日月,寧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僧伽吒

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大集会正法经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会。」此二经同本异译也。梵Saṁghāta。 又风灾劫时所起之风名。大宝积经叁十七曰:「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内心曼荼罗

即自灌顶曼荼罗也。又曰秘密曼荼罗。為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位品所说。其曼荼罗不观须弥等,只观大海,观大海中大莲华中有金刚莲华臺之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佛座

金刚界五佛之宝座也。一大日师子座师子為诸兽之王,於诸兽中游行无畏。毘卢遮那亦如是。為诸法之王,於诸法中不变无碍,故坐师子座。二阿閦象座。象之力用,於诸兽中无过之者,金刚部王皆据其上者,表坚力无碍也。又兔马象叁兽渡河象王独极底,象马车步四兵中,以象為第一,於诸兽...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楚江王

十王中之第二。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燋石下活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為恶之人犯何罪孽,推入大狱,另发应到何小狱受苦。满期,转解第叁殿加刑发狱。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法显

平阳武阳人,俗姓龚。叁岁度為沙弥。姚秦弘始二年己亥,与同学慧景,道整等发长安,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学戒律梵语。还,经叁年达青州。后就京师道场寺译出经律。遂寂於荆州之辛寺。寿八十有六。有自着之旅行记曰法显传。见梁僧传叁。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叁法显发见西...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心所法之名。於诸法之实体,与叁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為信乐。使心澄净是為信。唯识论六曰:「云何為信?於实德能信忍乐欲心净為性,对治不信乐善為业。」俱舍论四曰:「信者令心澄净。」颂疏四曰:「信者澄净也,如水精珠能澄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大乘义章二曰:「於...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智藏

智慧广大,包含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毘卢遮那智藏大海。」宗镜录十八曰:「一切眾生自心处内有八瓣,和合成莲华,此莲华中有正徧知海,是名毘卢遮那智藏,亦名莲华藏庄严世界海。」 又(人名)不空叁藏之讳。贞元释教目录十五曰:「大辩正大广智不空叁藏和...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叁种圆融

华严宗立叁种之圆融: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如水波相即也。说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生死即涅槃者。此门也。二事事圆融,如波与波相即不二也。说须弥芥子,大海毛端,互相入不相碍,说邪正不二,烦恼即菩提者。此门也。叁理理圆融,如水与水一味融和也。说万圣所具真理一...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山王

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為王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叁昧如山王。」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訶弥楼山等诸山王。」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法性海

法性深广,不可测量,譬之以海。菩萨处胎经曰:「法性如大海。」起信论曰:「法性真如海。」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水

印度之八大河也。涅槃经长寿品曰:「佛告迦叶:善男子!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阎魔罗、叁名萨罗、四名阿夷罗跋提、五名摩河、六名辛头、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唐太宗叁藏圣教序曰:「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结戒

结成戒律而护持也。智度论二十二曰:「眾僧大海中,结戒為畔际。」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枯木偈

传灯录曰:「大海山法禪师有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黑风

天晦暴风吹海,名為黑风。法华经普门品曰:「入於大海,假令黑风,吹其船舫。」罗什译仁王经下曰:「黑风赤风青风天风地风火风水风。」长阿含经二十一曰:「有大黑风,暴起吹海水。」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爱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大爱為海神之名,大爱蒙佛之神力说陀罗尼,免所有大海之危难。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翅鸟王

金翅鸟中之最胜者。用以譬佛。旧华严经叁十六曰:「佛子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以清净眼观察大海龙王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力搏开海水,悉令两闢,知龙男女有命尽者而撮取之。如来应供养,应等正觉,金翅鸟王亦復如是。安住无碍虚空之中,以清净眼观察法界诸宫殿中一切眾生。若...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圣

十界分凡圣时,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界称四圣,餘称六凡。 又罗什门人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四人曰关中四圣,或曰什门四圣。佛祖统纪叁十六曰:「罗什弟子有生肇融睿,时号关中四圣。」释氏稽古略二曰:「师之第子曰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 又禪林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弟子十德

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闍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於此不思议之缘起叁种秘密(即叁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海印

佛所得之叁昧名。如於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於佛之智海印现一切之法也。大集经十五曰:「譬如阎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為大海印。」宝积经二十五曰:「如大海,一切眾流悉入其中,一切诸法入法印中,亦復如是,故名海印。」探玄记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海云比丘

华严经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叁人中之第二。住於海门国常观海。探玄记十八曰:「海云者,此比丘,常在海岸观缘起大海及彼海上人法庄严徧布如云,从所观為名。」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瞿摩帝河

正法念经六十七曰:「有河名瞿摩帝,广半由旬,长叁百由旬,入於大海。瞿摩帝名牛也,以多饶牛故,名牛河。」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寂光海会

寂光為常寂,光土,海会為一会之大眾。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乃至天龙八部诸眾来集,如万川之朝宗大海,故称曰海会。大日经疏叁曰:「復次,眾生一会心中有如来寿量长远之身寂光海会乃至不退菩萨。亦復不能知。当知此法倍復难信。」演密钞四曰:「寂光海会者,寂光土也,海会眾也,即是...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点婆翅罗国

Atyambakela,西印度之境。临信度河,邻大海之滨。小乘僧徒多学正量部之法。见西域记十一。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二大罗剎女

一,无主罗剎女。二,大海罗剎女。叁,毒害罗剎女。四,断他命罗剎女。五,明智罗剎女。六,持弓罗剎女。七,持箭罗剎女。八,持犁罗剎女。九,持刀罗剎女。十,持轮罗剎女。十一,围轮罗剎女。十二,可畏罗剎女。孔雀经别有七十二罗剎名。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婆罗门避死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有四梵志,各得五通,欲免死,一上空,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皆不免死。佛因说苦空无常无我四法。见[山海空市]条。此经出於增一阿含增上品。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沃焦海

沃焦石所在之海。是眾生受苦之处。六波罗蜜经曰:「马头山,沃焦海。」超悟疏曰:「谓大海中,有沃焦石。海水无量,悉被消鑠,此是增上受苦之处。」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空海

虚空与大海。文句叁上曰:「当知今品乃是如来方便摄一切法,如空包色,若海纳流。」同记曰:「总包诸经色流,咸归今经空海。」 又(人名)日本真言宗之开祖,弘法大师,名空海。入唐,就青龙寺慧果阿闍梨,悉传受密法,归国后,弘通密典,遂啟日本所谓东密之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父母

梵语杂名曰:「父比多,母莽多。」Pitṛ(N.sg. itā),Mātṛ(N.sg.mātā)。梵网经下曰:「孝顺父母师僧叁宝。」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心地观经叁曰:「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业海

谓种种恶因。如大海也。四十二章经注曰:「罪始滥觴,祸终灭顶,恶心不息,业海转深。」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戒海

戒律之清净譬以海也。止观二下曰:「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同辅行曰:「律云:譬如彼死尸大海不容受,為疾风所吹置之岸上,犯重如尸眾海不受,作法摈治如疾风吹,飘出眾外如置岸上。」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实相无漏大海

真如实相,离一切之妄染,故曰无漏。是空真如也。而藏一切之功德,故曰海。是不空真如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无碍

一、用周无碍,於佛剎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之业用也。二、相徧无碍,佛在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之佛剎,神变种种,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相而眾相皆具,万德斯圆也。叁、寂用无碍,佛常住叁昧,而為寂,无妨利物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也。四、依起无碍,佛虽寂用无心,然...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牛迹

牛行之迹也。谓佛為牛王,佛之教法為牛迹。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大海内於牛迹。」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舍利代用品

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则可以米為舍利。又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马脑玻璃眾宝等造作舍利。(中略)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作舍利。」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四种观行

此乃懺悔者,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為无明所覆,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叁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於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沈渊,遂难出脱,观為罪之...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牛跡

牛行之迹也。谓佛為牛王,佛之教法為牛迹。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大海内於牛迹。」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元妙

涅槃之觉体,本来不可思议,故谓之元妙。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吴兴云:「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此喻寂而常照也。復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不思议

大海有八不思议,以譬涅槃。见[大海]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海八德经

佛说海八德经,一卷,秦罗什译。举大海之八德,比显戒经之八德者。见小乘部。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佛说海八德经》

食经

人以爱為食,爱以无明為食,无明以五盖為食,乃至不信以闻恶法為食等。譬如大海以大河為食,大河以小河為食,乃至溪涧平泽以雨為食。出於中阿含经十。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染着

爱欲之心,於外物浸染执着而不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着虚妄,為相所缚。」无量寿经下曰:「於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智度论十二曰:「此六波罗蜜,能令人度慳贪等烦恼染着大海,到於彼岸。」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王叁昧

又名叁昧王叁昧。又曰叁昧王。叁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叁昧名叁昧王,一切叁昧,悉入其中。」智度论七释之曰:「云何名叁昧王叁昧?此叁昧於诸叁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為第一。(中略)一切诸叁昧,皆入其中,故名叁昧王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逆喻

谓由果推因,由末究本之喻法。例如大海有本谓大河,大河有本谓小河,小河有本谓大池等。八喻法之一。见涅槃经二十九,叁藏法数叁十二。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德

大海有八德,以譬戒律。见[大海]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度沃焦

旧华严经名字品释迦牟尼之别号。沃焦者,在大海中吸入万流之焦石也,眾生犹如焦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唯佛能超度此欲,故号度沃焦。见[沃焦]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慈父

心地观经叁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悲母

垂悲於我之母也。心地观经二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