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者实相般若。二者观照般若。叁者文字般若。实相般若以理为体。体绝虚假。目之为实。印体表彰。名之为相。亦可以其无相为相也。观照般若以智慧为体。体是般若。观照是用。体用合说故名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以音声言教诠提为体。文字非般若。何以名般若。一能生般若。二能诠般若。因...
《法门名义集》 / 121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流转真如,谓有為法流转之实性也。二实相真如,谓显於二无我之实性也。叁唯识真如,谓染净法之唯识实性也。四安立真如,谓苦諦之实性也。五邪行真如,谓集諦之实性也。六清净真如,谓灭諦实性也。七正行真如,谓道諦之实性也。流转安立邪行之叁真如不通於佛,又实相唯识清净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无量无数之义理,谓一切诸法也。诸法无量,各具义理,故云无量义。 又实相之异名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法华嘉祥疏二曰:「无量义者,凡有二种:一者实相之体不可限量,谓体无量。二者从实相一法出一切教,谓用无量。此体用并有深所以故称為义...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汉语普徧之义,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檀。天台随於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曇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曰法华宗。日僧日莲所立之宗也。其宗因谓事理不二,一心唱妙法莲华经之题目,则一经所詮诸法实相之功德,自然圆融,即身成常寂光之妙果云。又谓天台传教,弘迹门迹化之理之法华,我则弘本门本化之事之法华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法数》 / 452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福德门,福德门者,谓布施、持戒、忍辱等,是为福德门。入福德门,则一切罪业皆除,所愿皆得也。 二、智慧门,智慧门者,谓了知一切诸法即是实相,是为智慧门。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97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卷,萧齐曇摩伽陀耶舍译。佛将於法华说无量之法归於实相之一、先说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故谓之為法华之开经。又法华论列法华十七名,无量义经,其一名也。是法华之实相,有自生无量义之理,故以為别名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法之所依也,...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叁性之一。空烦恼所知二障而显之真理。诸法真实之体性也。曰真如、曰实相、曰法界、曰法性、曰涅槃、皆同体异名也。為圆满成就诸法功德之实性,故名圆成实性。从其具德也。唯识论八曰:「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心柔智顺,於实相之理不乖角,故云柔顺。堪安住於其位地,故云忍。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闻如是法,得柔顺忍。」注「肇曰:心柔智顺,堪受实相,未及无生,名柔顺忍。」无量寿经上曰:「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叁者无生法忍。」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菩萨名。诸行无行经下说喜根胜意二菩萨之事。智度论六引此。文殊师利白佛言:昔有佛名狮子音王。时有二菩萨比丘,一名喜根,容仪质直,不捨世法,又不分别善恶,不讚少欲知足,不讚戒行头陀,但说诸法实相。语诸弟子,一切诸法,婬欲相、瞋恚相、愚痴相,即是诸法实相,方便教弟子...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叁、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
《三藏法数》 / 19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勒那叁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叁、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大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即法华之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叁,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叁七九,故名為大。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為事。...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实相般若,实相般若者,谓本觉之理,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 二、观照般若,观照般若者,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
《三藏法数》 / 134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之判释也。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而显真实,乃本经一部之主意。开方便者,指四十餘年之方便说,开示此為方便。不开示之,谓為闭方便门。至於法华,方便之说,装如真实,闭方便之门,故不得见真实之义。然今以开示方便為方便,而知...
《佛学大辞典》 / 611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对小乘之叁法印称大乘之实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实相印之名。即诸法实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叁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
《三藏法数》 / 522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我者自在之义。凡夫虽认自己之身心為我。然身心无一自在者,思為我者。惟迷倒之见耳。无我之实也。悟此理即為小乘之知见。然彼但知无凡夫之倒我小我,更不知佛之有真我有大我。佛所证之涅槃,真我也,大我也,佛得八自在,离一切之繫累,於万法自在,以之為涅槃之大我。涅槃经一部...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心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观五曰:「结跏束手,缄唇结舌,思想实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金刚者,金中最刚,故云金刚。而小品般若以金刚立题者,具有坚、利二义焉。(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一、坚义,坚义者,谓金刚之坚,万物不能碎坏。以喻般若之体,真常清净,不变不迁,烦恼不能乱,邪魔不能动,此即实相般若也。 二、利义,利义者,谓金刚之利,能碎坏万物。...
《三藏法数》 / 16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於实相之妙理,断疑生信也。天台以之為法华经一部之功用。法华玄义九曰:「用是如来之妙能,此经之胜用。如来以权实二智為妙能,此经以断疑生信為胜用。祇二智能断疑生信,生信断疑由於二智,约人约法左右互论耳。」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