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条搜索结果

四智

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转...

《佛学大辞典》 / 671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四方

密教次第东南西北,东方為因陀罗方,南方為焰魔罗方,西方為嚩嚕拏方,北方為毗娑门方,又东北為伊舍尼方,东南為护摩方,西南為涅哩底方,西北為嚩瘦方。是皆因护方神而名之。见大日经疏五。又以四大,四显色,四佛,阿字之四转等各配於此四方。见[五大]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金

叁密之异名。其性常住坚固。故曰叁金刚。密教之六大即叁密也。地水火之叁大為身密,空风之二大為语密,识大為意密。日本觉鍐之显密不同颂曰:「显理无六境,密照之叁金。」 又言金银铜叁者。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家

密教之宗家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惊觉真言

為惊觉叁世十方诸尊之陀罗尼名。密教之修法唱之。见鱼山集略。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指环

又曰指釧,草釧,草环,茅环。密教之法,续草作环,以此穿於无名指。苏悉地经一曰:「作法时,当用茅草而作指釧,着於右手无名指上。(中略)以着此草环故,罪障除灭,手得清净,所作皆成。」又曰:「其茅环者,称无名指量,以茅叁缠作金刚结。」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两部大经

密教所依之经典中,善无畏叁藏译之大日经七卷,与不空叁藏译之金刚顶经叁卷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隐所法

密教行者上厕时所修之法。入一切秽所亦修之。法於顶上观囕字,於左右胁观长之吽字,念乌瑟沙摩明王。盖以上此尊住於不净餐食之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昧耶戒

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叁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於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懺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叁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相好印相

阿弥陀之相好印相,有显密之别,密教有胎金之别,显教有坐立之别。密教中四方之四佛,惟阿閦等叁佛,胎金两部,各改其方易其名,独於西方之阿弥陀无所改易,是為表无量寿佛之灭度无期也。其相好,胎藏界為金色之螺髮形,结定印,目稍闭而视下,是乃法藏比丘出家成道之相。金刚界為...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部母

密教之叁部五部,各立部主与部母。见[胎藏界]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普贤叁昧耶印真言

密教所传普贤菩萨之印与真言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密宗

密教之宗旨。即密教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迦叶

又作迦摄。Kāśya a,迦叶波,迦摄波之略。译曰饮光。古代之姓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梵言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慧苑音义上曰:「迦叶,具云迦摄波,此曰饮光,斯则一家之姓氏。」佛十大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之罗汉,谓之摩訶迦叶,略称迦叶。见[饮光]条。 又(天...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微细身

密教立法身有微细之色形,周徧於法界。秘藏记末曰:「凡佛者捨有漏五蕴等身,有无漏五蕴等身,无漏五蕴等微细身。微细身如虚空。」同下曰:「法身微细身五大所成,法身微细身虚空乃至草木一切处无不徧,是虚空是草木即法身。於肉眼见麤色,於佛眼微妙之色。」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劝请

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尊也。其劝请分四方為四种。各随其修法之方角,而劝请其方面之善眾也。最胜王经叁曰:「劝请诸佛转大法轮。」十住毘婆沙论五曰:「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广弘明集叁十...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牛粪

梵语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风俗以牛粪為最清净者,净物必用之。密教之仪轨,亦傚之。以牛粪涂坛去污秽為法。大日经疏四,示牧牛场之迹造曼陀罗事曰:「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徧地重积,梵俗以為净。」又说造坛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诸...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两界曼陀罗

毘卢遮那佛集法界眷属,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坛场,谓為曼陀罗。密教中此曼陀罗有二大宗:一為金刚界,一為胎藏界。胎藏界由於眾生本具之理德,金刚界依於如来始成之智德。各以大日為中心,恆沙之诸尊集於此,依自己之本誓而垂化用也。以此坛场之状。图於两轴,亦曰曼陀罗。见[曼陀...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摩地法

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叁密平等之叁摩地故也。菩提心论明叁种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谓之叁摩地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六大观

在显教,观六大之空不净也。在密教,观六大之圆融无碍也。嘉祥仁王经五曰:「作六大观,四大空识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真言宗八祖

一大日如来,二金刚萨埵,叁龙猛,四龙智,五金刚智,梵云缚曰罗菩提,六不空,七惠果,惠果以下,吾国未闻有继之而為祖者。日本则以空海继之而為八祖。诸宗中以如来加列祖中者,仅真言教而已。且显教相承,仅為法之相承,不问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以亲就师受灌顶為限,故谓...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土曜

九曜之一。在密教,位於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方。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佛叁名

一译无量寿Amitāyus,二译无量光Amitābha,叁译甘露Amṛta,密教称阿弥陀佛為甘露王,其大咒称十甘露明者是也。菩提心义九曰:「此佛亦名无量寿佛,梵云阿弥陀喻丽,又云阿弥陀婆耶没駄,此云无量光明佛。」因之以此叁名如其次第為法报应叁身之称号。但此為密教之说。显教唯取初之...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昧耶身

与[叁昧耶形]同。但从佛身谓為身。法报应之叁身。密教如其次第谓為种子,叁昧耶,尊形之叁身。塔婆,宝,珠,莲华,五鈷等為大日之叁昧耶身。当於显教之报身。依通门,则一切之事物,尽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依别门,则以塔婆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乃至以莲华為弥陀之叁昧耶身等,各有别...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严华藏

密严国与华藏世界也,密严国密严经说之,华藏世界华严经说之,皆為他受用之报土,初地已上断一分无明之法身菩萨所生之净土也。但华藏世界属显教,密严国属密教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印

妙法之印璽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為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故曰法印。该摄佛法,而立叁种之法印,称曰叁法印。智度论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何等是佛法...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授职灌顶

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於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眾宝庄严,於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护符

书真言种子等之秘符,持之则常為神佛加持护念,避一切之疾病危难等,蒙长寿增智之利益云。密教说种种之符。叁种悉地轨曰:「五部真言,是一切如来无比甘露之珍浆,醍醐佛性之妙药。一字入於五臟,万病不生,况修日观月观。」秽迹金刚禁百变法门经说神变之符四十二曰:「秽迹金刚说...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合掌叉手

合掌而交叉手指也。密教所谓金刚合掌。观无量寿经曰:「合掌叉手,讚嘆诸佛。」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报应叁身

台家所立之叁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叁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叁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為自受用报身。对於初地已上菩萨应现...

《佛学大辞典》 / 740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业不二门

十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叁业,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叁平等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华护摩

静明法印云:密教之护摩,围陀梵志之行也,药王之烧臂烧身,真实之护摩也。法华药王菩萨烧臂烧身之行為最上乘之大行,真法供养之密行。所谓烧两臂者空二偏而归于中道之意也,烧身者烧别教假中显圆融叁諦之意也。又依迹门之意,以不变真如為本,故云烧臂烧身。依本门之意,以随缘真...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散杖

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后世以梅木换之。大日经疏二十曰:「洒水谓閼伽水也。閼伽别有方法如悉地中说耳。然此洒水有二法:若以茅作小束,置閼伽碗中而洒之,洒时顺洒,右旋洒也。若直用手洒亦得。」真言修行钞二曰:「教舜口传云:散杖汉朝始作之。天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平等戒

密教之略戒,為叁昧耶戒之译名。见[叁昧耶戒]条。大疏演奥钞十叁曰:「叁业平等,是為此戒。叁业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处眾恶永息,故立戒称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昧耶界

言叁昧耶之法门也。密教之总称。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归

又曰叁归依,叁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為药者。叁、归依僧,归依僧宝以為友者。此叁归由师受之谓之叁归戒。叁归戒有二称:一、翻邪叁归,二、重受叁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叁归者,谓之翻邪叁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輒先受叁归者,谓之...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种身

台宗诸佛立叁身:一、色身,為叁十二相乃至微尘数之相好身,是解脱之德也。二、法门身,為叁德四无量五分六度七觉八圣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功德积聚之身,是般若之德也。叁、实相身,是所谓实相真如,叁身中法身之德也。止观二之叁曰:「别相者身有叁种:一者色身,二者法门身,叁者实...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十六菩萨

有二种:一者金刚界四方四佛各各之四亲近也。一者表贤劫千佛因位千菩萨之十六菩萨也。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第一成身会举果上之千佛,第二叁味耶会以下,举因位之千佛也。今选取千菩萨中主要之菩萨十六尊,代表千菩萨耳。但千菩萨中前四菩萨已成道。其餘者第五弥勒以下九百九十六尊...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元辰星

或曰元神星。可称為本命星之里星者。於本命星祈寿命,则於元辰星,祈官位荣禄除病恼除忧患等。又修本命星供时,宜向此元辰星之方,供养佛菩萨。本命星為阳星,则元辰星為当於其第八之星,本命星為阴星,则元辰星為当於其第六之星。如子年為阳,丑年為阴,寅年為阳,卯年為阴,可以...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刚智叁藏

金刚智,名。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叁藏者尊称。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於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叁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支那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地水火风空五指

密教之说从小指至拇指如其次第,以配於地水火风空之五大。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语

以密意说之语也,如如来说涅槃是隐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云密语,涅槃经九曰:「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叁者水,四者马。(中略)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復如是。」永平之正法眼藏有密语一章。 又密教之陀罗尼云...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经

密教之经典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秘密身

一种子,二印塔,五鈷宝珠等叁昧耶形。叁形像,刻铸画泥之佛像。為法报化之叁身。是密教之叁本尊也。大日经本尊叁昧品曰:「诸尊有叁种身,所谓字印形像。」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行法中间立座作法

密教行者於修法中间有要事立座时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间,依要事立座时,结五股印,诵吽字,然后却去。传云:念诵之时有要事立座出时,蟠念珠安坛上而出云云。」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男女

密教之深旨,以男女為智慧禪定之标帜。大日经疏叁曰:「如本尊形,女是禪定,男是智慧。」同五曰:「女人是叁昧像,男子是智慧像。」同十五曰:「诸尊色类种种不同,大而言之略有二种:谓男及女。男是智慧故為首,女是叁昧為次之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大

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為性,以不障為用。胜论於九实中摄之,数论於二十五諦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徧於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於五大。有情则於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叁昧门

叁解脱门之异名。见[密教叁叁昧门]项。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四教叁密

身口意之叁业也。是真言密教之教之妙行。故四教叁密,為显(天台)密(真言)二教之兼称。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刚随心法

密教修法之名。见陀罗集经七。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开元叁大士

叁国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开元八年)金刚智叁藏率不空叁藏至京师,勅居於慈恩寺。智传龙树之密教,所至筑坛度人,时称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為开元叁大士。」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真言

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叁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為体性,故总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字相字义

凡解真言分字相字义二段,以初释字相后解字义為法。字相之释,通於显教,字义之释,為密教特有之深义,例如释阿字為无,非,不,是字相也,又如释訶字是因缘之义,是字相也,如释阿為本不生之义,訶為因不可得之义,是字义也。而不可得即阿字本不生之义。故无论如何之字,入之於阿...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之五分法身

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叁昧耶戒也。定者,安住於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叁标注。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曼殊室利经

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多罗菩萨之仪轨也。密教之金刚萨埵,即显教所谓曼殊室利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十法界

密教之十法界与显教相异,以五凡五圣為十法界。五凡者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天也。五圣者声闻,缘觉,菩萨,权佛,实佛也。见秘藏记钞六。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慧矢

密教之法门以定慧一双配於左右。弓為定之标帜,矢為慧之表示。爱染明王所持之弓箭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智

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於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理秘密教

日本台密於密教中立理秘密,事理俱密之二教,华严法华等之一乘教為理秘密,且立大日释迦同体之义。东密不许之也。菩提心义一末曰:「问:仁王经云五千女人现身成佛者,是於佛世闻仁王经而成佛也?菩萨处胎经云:魔梵释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现身成佛者,是於无佛世自观而成佛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护摩

密教所行之阿弥陀修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香汤

密教有以香汤洗身之法,加合香药叁十二味。见最胜王经七。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眾

密教之眾徒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轨

密教之仪轨也,如大日经仪轨,仁王经仪轨等是。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法

有通别之二称。通称行於密教。护摩念诵之总名也,不显露示人。故曰秘法。别称分大法、准大法、秘法、通途法之四段,而第叁段之别目也。苏悉地法,五秘密法等之传法,许於灌顶已后者,总曰秘法。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十法界

显教依法华经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之六凡与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為十法界,密教依理趣释经以地鬼畜人天之五凡与声缘菩权佛实佛之五圣為十法界。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成道因果

密教之阿弥陀,為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於大日成道之外,不说阿弥陀成道之因果,说之者仅显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说弥陀之成道者总有四处。 其一者法华经化城喻品谓叁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长名智积。闻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

《佛学大辞典》 / 123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叁摩耶形

密教弥陀条。(CBETA註:疑為见[密教阿弥陀]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俱密

真如实相等之圆理曰理密。印契禁咒等之叁密曰事密。而法华為理密之秘密教,大日金刚等之诸经,為事理俱密之秘密教。是日本慈觉之判释,台密诸师以之与东密抗衡者也。慈觉之苏悉地经疏一曰:「诸叁乘教是為显,(中略)未说事理俱密故也。(中略)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為理密。若...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灌顶部

密教之经典,以行灌顶之式传授其奥义故也。稽古略叁曰:「於灌顶部,诵出一品,名楞严经。」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普贤叁昧耶

密教之普贤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佛体色性率都婆

密教之法,以率都婆為大日如来之叁昧耶形,故云佛体,是為四大所成之法,故云色性。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显教

真言宗判一切之佛教為显教密教之二,总释尊所说大小乘之契经為显教,大日所说之金胎两部為密教。见[显密]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密叁昧耶戒

略曰叁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叁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叁昧耶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叁业平等不二、為戒之本义,故曰叁昧耶戒。异於显教之诸戒,故曰秘密。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非想非非想天

旧曰非有想非无想。无色界有四天,此為其中之第四天,叁界之最顶也,因而亦曰有顶天。非想非非想者就此天之禪定而名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无如下地之麤想,故曰非想,尚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俱舍颂疏世间品叁曰:「非想非非想天,谓此定体非前七地麤想,名為非想。若想全无...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真言十地

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準於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

《佛学大辞典》 / 39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界标帜

密教之意,谓一切种种之俗事,皆悉為无上菩提之标帜。大日经疏四曰:「种种世諦门,皆是法界标帜。所谓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会之晨也。(中略)定日者,日喻本尊身,月喻修习瑜伽行。」演密钞五曰:「谓军旅既行,幢旗為前导,则识其主也。法界标帜亦復如是,诸佛如来於一切大会...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

对显教而言,谓大日如来所说之金胎两部教法也。是為法身佛内证之境界。深密秘奥,故云密教,又為对未灌顶人不许显示之教法,故云密教。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又曰:「自性受用佛,自受法乐故,与自眷属各说叁密门,谓之密教。」日本东密於此密教立事理...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散善

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对定善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前十叁观為定善,后叁观為散善。观经玄义分曰:「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凝心。散即废恶修善。」菩提心论曰:「又乘散善门中经无数劫。」 又从密教所判,一切之显教為散善门,密教為叁摩地门。叁摩地...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唄

密教之梵唄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四波罗夷

一不捨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捨离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而示导?叁不应慳吝法戒,诸胜法為大圣之遗财,若慳吝不与,则与盗叁宝物同。四不饶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饶益之行,应普摄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缘。大日经具缘品说此...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九品净土

又曰九品净剎,九品安养,九品莲臺。有九品差别之净土也。愿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别,故所生之极乐净土,亦有九品之殊。其说虽基於观无量寿经。而彼经但谓眾生之机,有九品之别,各修其品之行者,有来迎之真化,华开之迟速,悟道之早晚。实未明言极乐有九品之别。惟据无量清净平等觉...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道场观

密教之世界观也。密教道场观之器世界观,空轮,风轮,水轮,金轮之四、与[显教]同。其金轮上大乳海中有金龟,周徧於法海,其背上生大莲华,其上有八峰须弥山。即观下方之空轮為我心之空,观风轮為法身,观水轮為大悲,观金轮金龟為佛性,观须弥為法身,观八海為八识,观七金山為七...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等

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叁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叁等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為本,密宗叁等。」见[叁平等]条。 又诸佛修行及法身及度生之叁事平等也。俱舍论二十七曰:「由叁事故诸佛皆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辩故,叁由利他等究竟故。」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方五智

密教於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见[五大]条下「密教五大。」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两部两宗

两部相望而论事理因果之一双门,為由密教总体上判之者。原来此两部為一密教之两宗,各自具备法门,彼此不庸相待,金刚界有五相成身,则胎藏界有五轮成身。因之金刚界称為金刚顶宗,胎藏界称為大日宗,瑜伽宗等。以分彼此。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世间相常住

是示俗諦常住之金言,大乘之极说,台家之眼目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於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法位者,真如也。住於法位者,谓十界叁千之诸法住於真如也。即性具之谓也。故真如常住,世间之相亦常住也。智度论十九曰:「中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世...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九显一密

真言宗判十住心中前九住心為显教,后一住心為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种轮身

密教所说。见[教令轮身]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