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罗,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罗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又作金毘囉,禁毘罗,宫毘罗。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毘罗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毘罗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教」是也。 又(动物)译曰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毘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大之义,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毘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梵Kṛtya,巴Kicca,又作吉蔗,鬼名。译曰所作,起尸鬼也。玄应音义六曰:「吉遮,正言讫栗着,此译云所作也。」因明大疏上曰:「讫栗底者造也。」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嘉祥之义疏十二曰:「吉遮此云起尸鬼。」见[起尸鬼]条。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八宗之一。俱舍论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区分有十八部,异论纷纷。如来灭后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罗汉,依健駄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结集大毘婆沙论二百卷,由是十八部中萨婆多部之宗义确立。此论為由六足论之义而解释发智论者。故本宗之大义,集成於此。其后经五百年,世亲菩萨出世,初於...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又作迷怛罗。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毘陀罗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為某故作毘陀罗,即诵咒术,是名毘陀罗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禪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叁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又作帝隶路迦也吠闍也。帝隶者叁,路迦也者世,吠闍也者降。降叁世明王也。大日经疏十曰:「帝(入声)隶(二合)路迦(二合此是叁世也)吠闍也(此是降胜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0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Kumbīra(鳩鞞罗,俱尾罗),一作金毘罗(俱吠罗)译曰蛟。玄应音义五曰:「蛟龙,梵云宫毘罗,有鳞曰蛟龙。」西域记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毘罗兽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 又Kubera,北方毘沙门天王之别名。阿育王经六曰:「復语鳩鞞罗(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7日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叁卷,失译,般泥洹经叁卷,是為同本异译,说八相成道化身之释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状者。是化身佛之实录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经。说可得涅槃之观行。大乘之涅槃经,西晋竺法护译佛...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0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7日Kuvera,天神名。大日经一曰:「日天月天,龙尊等,及俱吠滥。」同疏二曰:「俱吠罗。」案可与宫毘罗為一。见[俱毘罗]条(梵名Kubera者為旧形Kuvera者,新形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Viśāla,神王名。佛祖统纪叁十七曰:「染武帝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乃遣郝騫等往西竺求之,(中略)郝騫谢文华等八十餘人,应詔西行求像。至舍卫国,从王乞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叁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午时既就。顶放光明,际霪香雨。騫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10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0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旧云嫉妒女,又曰怒神。恶鬼名。即起尸鬼也。演密钞五曰:「遮文荼者,此是夜叉趣摄,能以咒术厌祷害於世人,世人亦有行此法者。」法华经云:「若吉遮,若人吉遮,即是也。」法华文句十曰:「吉遮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见[起尸鬼]条。梵Chamaṇḍa。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0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10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王名,释尊因位為尸毘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叁十五曰:「尔时毘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毘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菴罗树华,发心菩萨,是叁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7日又作波旬踰,波卑面,新作波椽,波鞞,梵音Pā īyas,又Pā īman,巴Pā imā之转讹也。慧琳师云:波旬者,略波卑椽之卑為波。[句-口+目]误作旬也。如荼毘闍毘作耶旬之类。波旬者恶魔名,译為杀者,恶者。注维摩经四曰:「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义林章...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毘陀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毘陀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於毘陀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王形。」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梵语曰迦絺那。译言功德衣。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见[迦絺那]条。四分律四十叁曰:「安居竟,有四事应作。何等為四?应自恣,应解界,应结界,应受功德衣。」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