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条搜索结果

八热地狱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僧璨

禪宗东土六祖之第叁。得法於慧可禪师,隐於舒州皖公。后遇周武破灭佛法,往来太湖县司空。隋开皇十二年得沙弥道信付法。煬帝大业二年寂。唐玄宗謚為鑑智禪师。见传灯录叁。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憍慢之高譬如也。释门归敬仪上曰:「慢上耸,俯视於人物。我室四蒙,包藏於见爱。」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别译阿含经四谓人之老病死衰耗,如四之压迫。坏即衰耗也。文曰:「老能坏壮年盛色,(中略)衰耗之能坏一切荣华富贵,妻子丧没,眷属分离,钱财亡失。」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王舍城

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毘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五之第一即灵鷲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毘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灵鷲

旧称耆闍崛(巴Gijjhakūṭa),新称姞栗陀罗矩吒Gṛdhrakūṭa,译曰灵鷲,鷲头,新译鷲峰,鷲臺。又称灵,灵岳,鷲岳。形似鷲,名又以上鷲鸟多,故名。摩竭陀国之正中名上茅城,五周围如城郭,是為摩竭陀国之旧都。自此东北四五里,有王舍城,毘婆娑罗王之新都也,自此东北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顿棒

「洞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云:查渡。门曰:夏在甚处?云:湖南报慈寺。门曰:几时离彼?云:八月二十五日。门曰:放汝叁顿棒。明日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叁顿棒,不知过在甚麼处?门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於此大悟。」见五灯会元十五洞章,无门关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伊兰拏

名。在中印度伊烂拏鉢伐多国。现今附近惟有温泉涌出,不见喷火。西域记十,形容此,谓含吐烟霞。蔽亏日月云。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八海

谓须弥等九与周於各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海总数,以须弥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成列迴绕,而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鱼腹儿

阿罗汉拘罗之事也。付法藏经曰:「拘罗生婆罗门家,其母蚤亡,父更娶妻。拘罗年幼,后母瞋忿,掷诸河中。值一大鱼,即便吞食。以福缘故,犹復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诣卖之。拘罗父见,即随买,持以归。以刀剖腹,儿在鱼腹出声,唱言:愿父安养,勿令伤儿。父开鱼腹,抱儿出...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鷲,对於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海龙王

一时,佛在灵鷲。无量之眾围绕时,忽海龙王率无数眷属诣佛处,佛為说深法,则大欢喜。请佛降海底龙宫,以受供养说法。佛许之。时龙王化作大殿,以紺琉璃紫磨黄金庄严,宝珠瓔珞七宝為栏楯。极為广大。又自海边通金银琉璃叁道宝阶,使至於龙宫。以请世尊及大眾。世尊乃率无量之大...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小乘十八部

据宗轮论之说,佛灭后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眾二部,其第二百年由大眾部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之五部,又於第二百年末出制多部,西住部,北住部之叁部,合有八部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眾部则為九部。又上座部於叁百年之初,分為萨婆多部与雪部(萨婆多部...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清凉国师

华严四祖。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阴人,姓夏侯氏。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日记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年十一,出家。尝以十事自励,尝问径钦西来宗旨,默受印记。住五臺,疏华严经。后居京师,德宗迎入内,赐号清凉国师。生歷九朝...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在给孤独园,语波斯匿王云:有大石,上连于天,下连于地,从东方来,所历之处,卉木丛林有生之类,悉皆摧碎;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以此四,喻众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老,谓人之老迈,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则彼少年...

《三藏法数》 / 338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涅槃

对於生死之河而譬涅槃於。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又佛之入涅槃,如日之入,故譬涅槃於。涅槃经十四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大日经疏二十曰:「如是大涅槃迹极通本,眾生有缘薪尽,即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日既隐於涅槃,故黑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质直

质者正也,正直之心,无諂曲也。佛道在悟达眾生本有之天真,故示其意曰质直是净土。法华经寿量品曰:「眾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眾僧,俱出灵鷲。」又曰:「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维摩经佛道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灵岳

灵鷲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赵州勘婆

「五臺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臺路向甚麼处去。婆云:驀直去。僧纔行叁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麼去?后有僧举似赵州。州云:待我去勘过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其答。州还,谓眾云:臺婆子,我勘破了。」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叁十一则,从容录十则。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北臺

五臺在北地。故云北臺。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铁围

围绕一世界之铁云铁围,有大小之分。围绕大千世界者,云大铁围。法华经曰:「铁围大铁围。」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高王观世音经

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也。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谓之观世音救生经,又云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谓之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谓之救苦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曰:「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孙敬德,於防所造观音像。及年满还,常加礼事。后為劫贼所引,禁...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七金

七金者,谓皆有金色光明故也。七重环绕须弥外,高广形量,次第减半;如须弥高八万四千由旬,双持止高四万二千由旬之类是也。(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叁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一、双持,双持者,谓二相倚也。又言持双者,文互用耳。此高...

《三藏法数》 / 359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万福寺

在福州福清县黄檗。黄檗宗之本也。参照[黄檗]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前正觉

在摩竭陀国尼连河之附近。西域记八曰:「鉢罗笈菩提Prāgbodhi,唐言前正觉。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天梯

天台之异名。辅行一曰:「有云本名天梯,谓其高可登而昇天,后人讹传,故云天台。」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持边

七金之外边,围绕护持其餘之六金者。梵名尼民陀罗。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比丘虚受信施则死后為大肉以偿其债。辅行一曰:「虚受信施后為肉。」楞严经八曰:「誑妄说法,虚食信施,(中略)為大肉,有百千眼无量咂食。」僧护经曰:「佛告僧护,汝见肉者,是地狱人也。迦叶佛时是出家人,為典座。五德不具少有威势,偷眾僧物,断僧衣裳,故入地狱作...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合来无逃避处。」 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能坏一切壮年之...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佛法之高,譬如也。涅槃经十九曰:「法欲颓,法船欲沈。」大集经五十六曰:「法河永枯涸,法欲崩颓。」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叁须菩提

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叁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於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鐘

禪剎之鐘有叁:如大鐘、殿鐘、堂鐘是也。大鐘号令闔之诸堂,即悬於鐘楼者,每日昏晓及法会之节打之。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黄檗宗

宗名取於福清之黄檗。唐贞元五年,正干禪师传六祖之法,开创此,断际禪师住此,大振法道,名遂着。希运寂后,临济义玄之门裔,大為繁兴,尔后黄檗之道场,与临济之宗风,一其盛衰,隆於宋,废於元,至明代復兴。崇禎九年,隐元住此,尤能中兴黄檗之古道,清顺治十一年,应日...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延命地藏

对於延命普贤而说延命地藏。延命地藏经谓:「时佛住佉罗陀,告帝释曰:有一菩萨名延命地藏,见此菩萨体,闻此菩萨名,眾病悉除,寿命长远,尔时帝释白佛曰:世尊!何故名延命地藏?佛告天帝释,心无生灭,故名延命。时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调御法性;一名掌恶,在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杀鬼

有生者有死,由於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毘奈耶律叁十四曰:「於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於轮上应作无常大鬼髼髮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叁、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於海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毘富罗

Vi ula,又作尾布罗。译曰广大。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毘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毘富罗法界。」 又(地名)Vi ula,又作毘布罗,鞞浮罗,名。译曰广博胁。在摩竭陀国,常人所见,故佛处处引之為喻。瑜伽伦记叁上曰:「广博胁者,旧云毘富...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马头

形似马头,故名。增一阿含经叁十四曰:「去伊沙更有,名马头。」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如来禪

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点石

竺道生在虎丘,对石讲涅槃经,使石点头之故事也。见[道生]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七日轮出

七日轮出者,劫末之相也。天地始终谓之一劫,劫尽坏时,火灾将起,一切人民,皆作恶业,遂使天久不雨,所种不生,诸水泉源,皆悉枯竭。久久之后,风入海底,取日宫殿于须弥边,置日道中,遍照世间,草木凋落。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消竭海水,大地烟起,乾坤洞然,直至...

《三藏法数》 / 552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须弥

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八海与铁围也,...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百丈野狐

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四天华梵

四天即四天王,皆帝释之外臣也。又称护世者,以能护持世间故也。(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兼举也。) 一、提头赖吒天王,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东黄金。(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255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灵鷲,观音菩萨说一根本咒与一结界咒与一奉请咒。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不自惜身命

為法而捨自己之身命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眾僧,俱出灵鷲。」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大权修利菩萨

护伽蓝神之一。右手加额為远望势之像是也。原為大唐阿育王之镇守,修利或作修理者非是。育王临东海,渡海者每望祈船中安全,以其手加额者,遥望其船而保护之之意,其证為月江印禪师之育王录曰:「僧问:大权菩萨因甚以手加頞?师云:行船全在枢稍人。」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支硎

在江苏吴县西南。晋支遁隐此。平石為硎。有平石。故支遁得名。有梁武帝报恩寺。又称报恩。东址有观音寺,亦称观音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梵音

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叁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闍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玄门无碍十因

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弥楼

名。译曰高,光。或谓与须弥一体。或谓為别体。依法华经则為别也。法华嘉祥疏十一曰:「弥楼此云高,又云光。」慧琳音义十五曰:「弥楼即须弥楼也,皆梵语讹转也,唐云妙高,或云妙光。」大部补註十曰:「有人谓弥楼,此云光明,即七金也,金色光明故...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鸡足

梵Kukkuṭa ada,迦叶尊者入定之,在摩揭陀国。又曰狼迹。西域记九曰:「莫訶河东入大林,野行百餘里,至屈屈吒播陀,(中略)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陀Guru ada,唐言尊足。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昆奈耶杂事四十曰:「旧云鸡足,由尊者在中...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妙乐

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 又(人名)天台六祖荆溪湛然,住常州之妙乐寺,讲法华,号妙乐大师,师之法华文句记称為妙乐。法照之读教记及蒙润之四教仪集註有言妙乐记者,即文句记也。唐文粹六十一李华左溪大师碑铭曰:「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传...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莲叶千子

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名曰仙。有梵志在彼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

虎丘

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或名武丘。东晋太和叁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曇諦,岌法师等,相次入,以讲经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為禪僧掛锡之所,及绍隆来住,眾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