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普慈闿士安隐从定觉起,与诸婇女共至法来宫门外立,自念言:“我用经法故来。师今在内,我无宜坐卧矣。须师出,上高座说明度无极,尔乃坐矣。”诸女亦效立。 “是时,法来适教中宫诸婇女。说经道已,沐浴澡洗,更着新衣,上明度台坐惟诸定。如斯七岁,不动不摇。普慈闿士及...
《大明度经》 /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 306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方便之法门。与以假益之法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之外修诸行诸善,欲往生极乐者,则誓临终来迎其人也。此為日本净土真宗所立。教行信证文类六本曰:「久出万行诸善之假门,永离双林树下之往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准前印上。开腕以手侧相拄。仰掌以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魔诃梵摩(去声)耶(二)堙醯夷醯(三)莎诃(四) 此印咒法。能摄无量无数陀罗尼印法门悉皆来集。若日月蚀时。咒酥二十一遍。以印印酥食者。令人聪明日诵万偈。此印法门。日藏如来授与观世音菩萨。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20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三藏法数》 / 39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 二、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
《三藏法数》 / 233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又名密坛。行灌顶圣式之坛场,梵谓之曼陀罗。坛者非唯筑土之谓,且谓随於其法布列诸尊以作圆满之都会也。因此曼陀罗亦译為轮圆具足。此法由金刚智始。宋高僧传一(金刚智传)曰:「开元已未岁,达於广府,勅迎就慈恩寺,寻移荐福寺,所住之剎,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度於四眾。」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来迎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形像善悦慈爱,相好端严缠天衣天冠,以瓔珞庄严,手持銈鸣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一、见道,谓声闻因断叁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
《三藏法数》 / 247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毘耶离国有婬女,名庵罗婆利。舍婆提有婬女,名须曼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盘那。有叁人各各闻人讚叁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心着不捨。便於梦中梦与从事。觉竟心念彼女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是悟一切之法皆如是耶?於是诣颰陀婆罗菩萨所问是事。菩萨答言诸法实尔,皆...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净土门中多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而往生极乐,独净土真宗之极意,谈平生业成於平生信受弥陀本愿之一念,往生之业事成辨已,则更不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也。但平生业成之念佛行者,决无不来迎者,有因缘,固有预来迎之人,而获得他力金刚之信心者,决不期待其来迎,谓之不来...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一、如来塔,如来有叁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叁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
《三藏法数》 / 684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金刚智,名。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叁藏者尊称。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於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叁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支那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佛菩萨自极乐来迎念佛之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会法事讚曰:「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是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之誓愿也。然净土门中净土真宗之一流不敢期此来迎。见[来迎不来迎]条。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叁施之一。向他為恭敬礼拜等也。智度论十二曰:「恭敬施者:信心清净,恭敬礼拜。将送迎逆,讚叹供养。如是等种种,名為恭敬施。」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经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為,锁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莫知所由来。奘礼拜勤求。僧口授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道路开闢,虎豹潜形,魔鬼藏迹。至佛国,取经六百餘部而归。其...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於念佛之行者临终时来接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眾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眾生於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一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為涅槃。」仁王经中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对於招唤而言。谓释迦自此土劝说往生弥陀之净土也。观经玄义分曰:「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提婆达多造叁逆罪在生坠於无间地狱:一、破和合僧得五百弟子,此五逆罪之破和合僧也。二、僧还和合,则起恶心而以大石掷佛,佛足出血,此五逆中之出佛身血也。叁、华色比丘尼见之呵彼,则以拳杀尼,此五逆中之杀阿罗汉也。彼更入毒於爪中,欲於礼佛时中伤佛,未到佛处,地自然破裂...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观音菩萨化為马郎之妇称曰马郎妇。唐元和年中陕右有一美女,人见其姿貌欲求為配。女曰:我亦欲有归,但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彻诵者二十人。女曰:女子一身岂能配眾?应诵金刚经。旦通诵者犹十数人。女復授以法华经七卷,约叁日,至期独马氏子能通经,女使具礼成姻。马氏迎之...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五十一、贤面悭贪受毒蛇身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贤面,财宝无量,不可称计,多诸谄曲悭贪嫉妒,终无施心,乃至飞鸟驱不近舍。有诸沙门及婆罗门,贫穷乞丐从其乞者,恶口骂之。勤求资产,积聚为业,不修惠施。其后命终,受毒蛇身,还守本财,有近之...
《撰集百缘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8179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為预流向。為断见道十五心间叁界见惑之位。是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叁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叁品之位。...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Anāgāmin,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於色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还。大乘义章十一曰:「阿那含者,此名不还。小乘法中,更不还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於有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Anāgāmin,又作那鋡。阿那含之略。小乘第叁果之名。译曰不还,不来。还来欲界之义也。可洪音义二下曰:「那鋡,第叁果,此云不来,生色界不来人间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又曰九品净剎,九品安养,九品莲臺。有九品差别之净土也。愿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别,故所生之极乐净土,亦有九品之殊。其说虽基於观无量寿经。而彼经但谓眾生之机,有九品之别,各修其品之行者,有来迎之真化,华开之迟速,悟道之早晚。实未明言极乐有九品之别。惟据无量清净平等觉...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叁缘之功力:一、亲缘,眾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谓眾生之叁业与佛之叁业不相捨离也。二、近缘,眾生愿见佛,佛即应念而现至目前也。叁、增上缘,眾生称念佛,则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终之时,佛圣眾皆来迎,不為...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齐鄴西龙山云门寺僧稠,能修禪法。尝山行见两虎斗,以锡杖中解之而去。齐文宣帝為建云门寺。屡幸寺,稠师守比丘之法,都不送迎。或人以此谗於帝,帝大怒,欲自来加害。稠师冥知之。避寺去二十里,孤立道傍。帝至而问之。曰:恐鲜血不净,污精舍。帝下马悔谢,躬负师还寺。见唐高僧...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藏教俱修析空观而证偏真之理,此有四门:一有门,有部宗(旧曰毘曇宗)是也,以立叁世实有法体恒有故也。二空门,成实宗是也,以立叁假而空我法之二者故也。叁亦有亦空门,毘勒论是也,以双照实有与空理故也。四非有非空门,那陀迦旃延经是也,以双非有空故也。毘勒论迦旃延经不来...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有来迎引接之愿,故净土门之念佛者,多要临终之正念以期佛之来迎。然在净土真宗以期来迎為修诸行之杂修杂行期。专修念佛之行人,於闻信之一念,往生之行事成办,故不期终之正念佛之来迎。是念佛门中独特之宗旨也。末灯钞曰:来迎者,為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天台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氏,其母梦吞白鼠而生师。卜者曰:白鼠者,龙所化也。七岁,喜往伽蓝,僧口授普门品,一徧成诵。十八岁就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初从慧旷学律,兼通方等诸经。陈文帝元嘉元年时,思禪师止光州大苏山,师往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
《佛学大辞典》 / 78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南宋龙舒人。字虚中又称龙舒居士。為国学进士,着六经训传数十万言。一旦弃之,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课千拜。绍兴叁十年。请观音加佑,校辑大阿弥陀经,叁年终其功。有五十六分。又着龙舒净土文十卷。乾道九年正月厉声念佛,感佛来迎,立化。见乐邦文类叁,佛祖统纪二十八等...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众说法,天龙鬼神、四辈弟子严整具足。于是摩诃迦叶,垂发弊衣,始来诣佛。世尊遥见叹言:“善来!迦叶!”豫分半床,命令就坐。迦叶进前,头面作礼,退跪自陈曰:“余是如来末行弟子,顾命分坐,不敢承旨。”大众佥念:“此老道士,有何异德,乃令世...
《中本起经》 / 后汉西域沙门昙果共康孟详译 / 55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日本弘法十住心论所立,十住心之第七,觉知自心本来不生也。是说叁论宗之意,不生者举彼宗所说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八不中之第一不而略他之七不者,即觉一心不生乃至不常之道理而离一切戏论妄想之住心也。住於此位之行者心相,即当於叁论宗。大日经住心品说:「心主自...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又曰发遣。真言法修法事已,解界之后,奉送召请之佛於本宫,又奉还自心所观之佛於心内本土,谓之拨遣。轮王经二曰:「合掌顶礼,依方拨遣。」 又释迦如来使此土之眾生,往生弥陀之净土,谓之发遣。观经玄义分曰:「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眾生善根发动曰机,大悲為之感动曰应,机应相称曰道交。法华文句记一曰:「诸佛不来,眾生不往。机应相称,故曰道交。」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前言涅槃為灭等者,是字释也,更有义释涅槃Nirvāna者。婆沙论二十八曰:「涅名稠林,槃名為出。出蕴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织,涅名為不,以不织故,名為涅槃。如有缕者便有所织,无则不然,如是若有业烦恼者便织生死,无学无有业烦恼,故不织生死,故名涅槃。復次槃名后有,涅...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载罪人运於地狱之车。自车发火者。智度论十四记提婆达多欲伤佛,而生入地狱事曰:「復以恶毒,着指爪中,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到,於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观佛叁昧经五曰:「佛告阿难,若有眾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铜狗张口,...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眾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眾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是也。為修诸功德之人临终时,来迎引导之愿,故亦曰临终现前愿,现前导生愿,来迎引接愿,至心发愿愿。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人俱,皆得应真,郁俾罗等。彼有一卿,名曰那罗陀。故有梵志,字曰沙然。精修仙行,延纳来学,好仙弟子,凡有二百五十人。门徒之中,有二人高足难齐:一名优波替,次曰拘律陀,才明深远,研精通微。沙然得病,自知将终,告于二贤:“此诸新学,志...
《中本起经》 / 后汉西域沙门昙果共康孟详译 / 872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即本原自心也。六祖坛经曰:「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宗主也,要如义,事物之主要名宗要。法华玄义一曰:「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来。故言宗要。」高丽元晓之略疏多称宗要。如法华经宗要,无量义经宗要,楞伽经宗要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坐禪而身不动,至鸟巢於其顶上也。观音玄记下曰:「尚闍梨,得第四禪出入息断。鸟谓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鸟母不来,即更入禪,鸟飞方起,是禪满相。」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宝积经百十六曰:「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是故舍利弗,若见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何以故?於诸法中住平等故。」是说实相观也。谓诸法之实相,以寂灭无相之故,无生死...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莲宗九祖之第七祖也。宋淳化中住南昭庆。慕庐山之风,结净行社。士大夫与会者百二十人,王文正旦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见佛来迎,泊然而化。年六十二。见莲宗九祖传略。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一卷,宋施护译。佛在鹿野苑中,梵寿国王,偶至一寺。寺僧以佛顶华鬘迎之。王受戴头上。忽然头痛,医不能疗。使其妹勤见佛。佛叁请观自在菩萨使说救济之咒并画像念诵之仪轨。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